分享

108天|针灸12 针灸学各论 皮外伤科病症+真题穿越

 SweetShine1 2017-09-12


第三节  皮外伤科病证


一、瘾疹

治法

祛风止痒,养血和营。

主穴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合谷 血海 委中 膈俞[血之会穴]。

配穴

风热袭表 大椎、风池;风寒袭表 风门、肺俞;胃肠积热 足三里、天枢;

血虚风燥 足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 天突;恶心呕吐 内关。

方义

 

 

*曲池 合谷疏风解表,清泻阳明;

*膈俞活血祛风;

*委中 血海理血和营。


二、湿疹[新]

治法

清热利湿。

主穴

曲池 阴陵泉 阿是穴 血海 风市。

配穴

湿热浸淫 合谷、内庭;脾虚湿蕴 足三里、脾俞;血虚风燥 膈俞、三阴交;

阴囊湿疹 箕门、曲泉、蠡沟;肛门湿疹 长强;肘、膝窝湿疹 尺泽、委中;

面部湿疹 风池、颧髎。

操作

患部阿是穴用毫针围刺。

方义

*曲池清泻阳明热邪;

*阴陵泉清化湿浊;

*血海活血祛风;

*阿是穴 风市疏调局部经络之气,祛风止痒。


三、蛇串疮

治法

泻火解毒,通络止痛。

主穴

阿是穴 夹脊穴 支沟 阳陵泉 行间[足厥阴肝经荥穴]。

配穴

肝经火毒 侠溪、太冲;脾经湿热 阴陵泉、血海;瘀血阻络 合谷、血海;

便秘 天枢;心烦 神门。

方义

*夹脊穴调畅患部气血;

*支沟 阳陵泉清泄少阳之邪热;

*行间疏肝泻热;

*诸经合用,清热泻火、通络止痛。

操作

皮肤局部围针、浅刺;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1.5寸,行捻转泻法,可用电针。[2007.179]


四、痄腮

治法

泻火解毒,消肿散结。

主穴

翳风[足少阳之会] 颊车[足阳明经穴] 外关[手少阳之络穴] 合谷[大肠之原穴] 关冲[手少阳井穴]。

配穴

温毒在表 风池、少商;温毒蕴结 商阳、曲池、大椎;温毒内陷 劳宫、曲泉、大敦;高热 大椎、商阳;睾丸肿痛 蠡沟、太冲;神昏抽搐 水沟、十宣或十二井。

方义

*翳风 颊车宣散局部郁滞之气血;

*外关 合谷清泄郁热而解毒散结;

*关冲疏利少阳之气机;

*诸穴合用: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注】

*取患侧角孙穴。局部消毒后施以灯火灸。一般轻者治疗1次即可;若肿势不退,次日再灸。


五、乳痈

治法

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主穴

足三里 期门 膻中 内关 肩井。

配穴

肝气郁结 太冲;胃热蕴滞 曲池、内庭;火毒凝结 厉兑、大敦点刺放血;

乳房痛甚 少泽、梁丘;恶寒发热 合谷、曲池;烦躁口苦 行间。

方义

*足三里清泻阳明胃热;

*期门疏通厥阴肝郁;

*膻中 内关宽胸理气;

*肩井经验效穴。


六、扭伤[踝关节扭伤]


治法

主穴

方义

急性期

疏调经筋;

缓急止痛。

阿是穴 阳池[或太渊]。

*阿是穴疏导局部气血。

*阳池缓急止痛,加强疏导足少阳、太阴经气血。

恢复期

舒筋活络;

消肿止痛。

阿是穴。

*局部取穴以疏通经络之瘀滞,恢复气血之流畅,发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功,加速受伤经筋络脉的修复,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配穴

急性期:a.足少阳经筋及阳跷脉病证 悬钟、丘墟、申脉;

        b.足太阴经筋及阴跷脉病证 三阴交、商丘、照海。

恢复期:a.足少阳经筋及阳跷脉病证 丘墟、足临泣、申脉;

        b.足太阴经筋及阴跷脉病证 商丘、照海、水泉。


七、神经性皮炎[新]

治法

疏风止痒,清热润燥。

主穴

阿是穴 曲池 膈俞 血海。

配穴

风热袭表 外关、风池;肝郁化热 肝俞、行间;血虚风燥 肝俞、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阿是穴围刺,并可艾灸。

方义

*阿是穴宣散局部风热郁火,通患部经络气血,使患部肌肤得以濡养。

*曲池祛风清热止痒。

*血海 膈俞调和营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八、项痹[新]

治法

舒筋骨,通经络。

主穴

颈夹脊 阿是穴 天柱 后溪[八脉交会穴] 申脉[八脉交会穴]。

操作

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颈夹脊针刺时强调针感传至患侧肩背、前臂。

方义

*颈夹脊 阿是穴 天柱疏调颈部气血,舒筋骨,通经络;

*后溪 申脉疏导颈项,肩胛部气血。

辨证

①辩经络:

*督脉,足太阳经证:颈项、后枕部疼痛,项部僵紧不舒;

*手太阳经证:颈项部不舒,压痛明显,疼痛可延前臂尺侧放散,第4—5手指麻木;

*手阳明经证:颈、肩、上臂的外侧和前臂桡侧发生放射性疼痛、麻木,可伴有拇指、食指、中指麻木。

②辨证候:

*风寒痹阻:久卧湿地,夜寐漏肩所致颈项脊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冷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脉弦紧;

*劳伤血瘀:外伤后出现颈项、肩臂疼痛、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项部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甲冈上下窝及肩峰有压痛,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劳伤血瘀;

*肝肾亏虚: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弱。


九、膝骨性关节炎[新]

治法

通经活络,壮骨止痛。

主穴

膝眼 梁丘 阳陵泉[筋之会穴] 血海 阿是穴 大抒[骨会]。

操作

毫针常规刺。

方义

*膝眼 梁丘 阳陵泉 血海 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通经活络之痛;

*骨会壮骨止痛,以治其本。

辨证

*寒湿证:膝关节冷痛肿胀,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瘀血证:膝关节疼痛剧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加重,伴有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肝肾亏虚:膝关节痛势隐隐,喜揉喜按,劳则加重,舌淡,脉细。

——内容来自《中综知要》——


真题穿越( 选自《真题知要)


2007N179X(临床类).治疗蛇串疮可采用的针刺方法有(  )

A 局部围针  B 皮肤针叩刺后加艾灸  C 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罐  D 毫针泻法





    【答案解析】答案选择 D。蛇串疮是由热邪火毒引起,根据针灸治疗原则实则泻之,热者疾之的原则,治法是泻火解毒,通络止痛。方法可采用局部围针、皮肤针叩刺后加艾灸、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罐令其出血泄热、毫针泻法。

   【知要链接】蛇串疮的治疗——《中综知要》P800

   【真题穿越】此题考查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