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宾文荟 | 老汪:认知植物 认知生命

 F1裴小明 2017-09-13


2017年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我发表了“未来植物基因组学:从读到写”主题演讲,与全球各地专家共同探究植物科学与自然哲学。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一直重视植物基因组与农业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愿携手各方,连接植物科学与社会,共建绿色永续地球。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和谐共存的绿色地球。生活在一个工业的时代,人们更多的关注于物质。但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什么叫生命。未来植物基因组学的从“读”到“写”,使我们有机会更加了解植物、了解自身,了解生命。

 

生命由简到繁,天书由小到大

 

从DNA到蛋白质到生命体,一个受精卵就是生命的开始。人是从受精卵到胎儿,植物也一样。高等植物经历开花,授粉,受精的过程,而低等植物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在整个生命体的进化中,动物跟植物同样遵从基因的基础。

 

DNA的结构很简单,由两条很长的糖链构成骨架,通过碱基对结合在一起,就象梯子一样,这个梯子再环绕自身中轴形成一个双螺旋。稳定的螺旋结构中有4种最常见的碱基,根据英文首字母分别称之为A、T、C、G。不光是植物,人和一个病毒也存在共同性,两者基因基础都是ATCG。

 

生物在不断的基因漂移中进化发展,生物的进化与发展从某一个时间点分开,但也互有相同的东西,如何来认识其中的分歧和共同性非常重要。

 

从基因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差别0.1%,人与猴子差别1.2%,人与猪差别5%......我们与植物的基因有17%相同,不同的部分无非是ATCG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SARS 病毒有 3 万多碱基,而人则是3×109碱基。

 

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讲起植物,就务必要从农业切入。人类发展历史中,亚洲的水稻,美洲的玉米、中东的小麦、南美的土豆……这些农业的发展,支撑了人类繁衍,支撑了大航海时代,支撑了工业兴起。

 

大型的农业研究中,从国际上第一个水稻基因组开始,华大基因主持和参与了全球188个农作物种类中,超过2/3重要作物的基因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更好的挖掘和利用与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抗虫、抗病等相关的优异基因打下良好基础。

 

水稻基因组计划作为典型,其科研杂志封面也成为了深圳国家基因库造型的设计来源,我们让这个理念传承、延续了 15 年。

 

2017年8月,华大农业谷子育种新成果:新型光温敏不育系材料及多个抗除草剂新品种在河南省长垣县亮相。华大小米目前已经在谷子育种和深加工研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同时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进行了谷子品种试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中国金谷”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因存读写,全球植物数字化

 

我们打造全球最大的基因存读写的平台,加上国产化工具的支撑,技术、性能、成本均自主可控。与全球的机构全面合作,将更多的植物数字化,从分子层面更多认知这些植物,拯救和复活濒临或灭绝的物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2017年7月,华大基因主持启动“万种植物基因组计划”,计划在五年内通过对1万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推进生物多样性、进化、生态保护及各种重要基础科研和农业应用转化问题的研究。同月,国家基因库组织“全球基因组生物多样性联盟亚洲研讨会”,为亚洲地区非人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保存提供平台。

 

全球基因组生物多样性联盟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绿色生态,从华大每一处做起

 

自然已经很美了,我们还在做的,是从我身边的环境做起,希望做得更有意思,让观赏植物更多样性,让室内环境绿化室外化

 

 

华大是生命时代的引领者,是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的探索者。从每一个华大员工和家属开始关注和管理自身健康,从每一处华大的办公环境开始生态化。我们有了健康美丽的人生,健康美丽的环境,才会有健康的产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