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于秋色之中

 冰海明月 2017-09-13

作者  |  清源


走过了夏季的炎热酷暑,告别了八月的无常风雨,终于与一抹浅浅的秋意相遇在字里行间。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文字里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往往比现实的景色更加的令人神往,尤其是在四季的南方秋意变化不大的时候,但你若细心回首,它却早倚窗前笑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迁客骚人都会有的一种普遍的情怀。


忙里偷闲之时,翻开与这一个季节有关的诗篇,你会看到徘徊于沅湘之地的屈原面对秋日里的洞庭湖最早发出的“袅袅秋风兮,洞庭波兮木叶下”的那一声感喟。


你会看到翩翩君子的宋玉于《九辩》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而让秋的悲凉萧瑟的色彩影响了五千年的文学。


你还会看到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对它的延续......



正因为有前人对秋的悲凉进行了渲染,后世的诗人似乎皆以此为基调,在秋日里纵情长啸。


经历了漂泊战乱的诗圣杜甫,面对夔州的秋意也不由的写下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篇。在一个意境空阔的时空里寄托了“万里悲秋”的复杂情感。


马致远的一首《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温暖的色调,不仅没有消除他心中的那种“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感,反而加重了自身对“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或许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无奈,也是那一个时代与之相似的文人的无奈.....



面对同样的季节,有人悲秋,也有人颂秋,在看似悲凉的季节里寻求这一季的无限胜事。


心随物移,境动而意动,心境与外在的景是彼此影响的。


所以,面对秋天魏武帝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改前人的萧瑟悲秋之风,反而寄寓了一种豪迈慷慨之气。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远赴交趾逢滕王阁之盛宴,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空间之感,意境又是如何的空阔,亦无悲秋之感。


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秋的赞美。


王维寄情山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使得秋色有了一种空灵之感......


由此可见,世事洞明,非正即负之理,看来并不是绝对的。



面对生活,纵然无法处处如意,但也没必要时时“悲秋”,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学会调适,其实也很重要。


文学里的秋,也正因为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才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其实生活也亦如此,懂得如何克服一些必须遇到的挫折,才能体会什么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纵然无法真正的看到文字里描绘的一些秋天的景色,但是身边的秋意其实也并不是很淡。有时淡有淡的好处,浓有浓的味道,就如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淡与浓调和适度就是一幅水墨的图画。



早晨起来,书馆的钟声成了我准时的闹钟,虽然也有没响的时候,但每天固定的时刻醒来如常,只是在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里,那钟声穿过秋日的天空总是有一种无形的“及时当勉励”的味道,这也是身边的一种秋意之距离美。


若是恰逢休息的时刻,恰好窗外开始下了一场秋雨,在早上或晚上,我就不会出门,于一个人的书房(其实也就一张书桌)里,静静地于灯下重温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听着雨声,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其他的烦心事想太多也没什么用,倒不如装一下清高也好。


那些细细的秋雨,不太浓烈,但恰到好处飘动你的思念,而夜里窗外的落叶,却像宋词里跳出来的婉约音符,若能将所有情感装订成一帧唯美的画卷,铺开,墨香翩翩,将属于自己的风彩一一卷起,写满眷恋,每一滴记忆,都是温暖的回忆。



秋雨淅沥柔和成了一种秋天最美的诗意,而蝉声却成了秋日的颂歌,相得益彰。


浅浅的秋意,即使没有“昨夜一叶惊尘梦,今早却见远山黄”的壮美景象,但秋的金色总是可以说得的。不仅收获的瓜果大多为秋的颜色,就连秋天窗外不绝于耳的秋蝉之声也似乎是金色的。


“西陆蝉声昼不绝”,而秋雨恰好润泽了蝉声中的那一缕缕干枯之感。所以秋风邀约起微雨,蝉声,总在在尚未泛黄的叶间来回的穿梭,这样的时刻若能静下来体会,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其实无论是钟声、秋风、秋雨、还是秋蝉,在我看来皆“最是人间丹青手,亦难敌过造化工”,用言语难以道尽,唯有的是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罢了。


而秋天像一首诗歌那样缠绵,让人向往,令人陶醉,有时可意会难以言传。


所以当漫天落叶的浪漫,硕果累累的喜悦,秋雨的婉约,给这个季节增添了几分细腻,几分成熟,几分娴静。


情不自禁地悄悄细语的时候,用一颗自己才懂得的“诗心”慢慢诉说秋的故事,如品一杯茶,浮与沉总是不一样的味道,浓到淡是最初的味道,若能从淡品到浓这才是真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