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暴涨三星借势崛起今年上半年,处理器、主板多不景气,显卡市场虽然也爆发了一波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唯有闪存设备(NAND)、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等存储芯片市场持续高涨。事实上,这两种产品已涨价持续一整年了,且现在依然看不到回转的迹象。 存储芯片究竟有多重要? 作为集成电路的三大品类之一,其目前广泛应用于内存、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和固态存储硬盘等领域,其销售额占整个芯片产业的比重超过25%,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半导体发展水平。 要知道,即便是以高利润著称的苹果,也曾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感慨:“存储芯片价格变动影响了该公司业绩。”而去年饱受Note7手机爆炸负面影响的三星,却因内存芯片价格暴涨,在2017年开局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事实上,内存芯片价格的大幅上涨已成为三星愈发强势的最大原因。它也使三星在第二季度芯片销售额上首次超过了英特尔,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除非内存芯片价格今年下半年出现急剧下滑,三星很有可能会成为芯片行业领导者。 市场需求增长国产意义重大目前,全球NAND闪存芯片市场仍被韩国三星、韩国海力士、美国美光、美国英特尔和东芝等少数科技企业垄断。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器、PC和智能手机市场,我国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极为庞大,全球大约一半的存储芯片产能都是被中国消耗的。特别是智能手机企业一直饱受存储芯片短缺的困扰。 此外,存储芯片产业对我国来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信息安全。当前社会信息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发展信息安全的问题将更为凸出。由于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存储芯片中,因此,它成为信息安全中的重要一环。而这无疑让我国加速发展自己的存储芯片产业更多了一份紧迫感。 不过,面对国产存储芯片的窘迫现状,不少公司已开始发力。目前,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三大厂商正在加紧存储芯片工厂建设,预计明年正式投产。据悉,此举将一举打破日韩的垄断,降低国内厂商对国外存储芯片企业的依赖。 加速国产化 打破缺“芯”痛目前,国内厂商正积极开展存储芯片相关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特别是长江存储和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承担的3D NAND Flash存储器研发项目已取得新进展。在政策支持之下,随着技术等逐渐成熟,存储芯片行业发展迎来了拐点。 与此同时,为了加速国内存储芯片的发展,三大存储芯片企业均从中国台湾招聘了不少存储芯片人才。而随着日本存储芯片企业尔必达的倒闭,部分日本存储芯片技术人才也来到了国内。 而且,虽然目前三星已在DRAM和NAND Flash两种最主要存储芯片的市场、技术和资本上获得领先优势,但其竞争对手如美光、海力士、闪迪等并不甘心位居其后。 鉴于他们拓展新兴市场的意愿十分强烈,因此如果能实现用市场和资金换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未尝不是一种好选择。而这无疑给国内存储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 END – 微信搜索关注“ 华夏幸福产业园 ” 公众号,获取更多行业前沿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