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辜的古典音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9-13

在民主法制的现代社会,竟然有些人跳出来高叫着要革古典音乐的命,原因是古典音乐被所谓小资产阶级所控制,成了奴役大众的工具,古典音乐当初是服务欧洲贵族的,不是服务百姓的,宁可要听一百遍鲍勃迪伦,也不要听一遍莫扎特。这真是从何说起?岂有此理!好无辜的古典音乐啊!


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中是有逐渐淡出的趋势,原因可不是因为有一个什么阶级说古典音乐“高尚”和“神圣”,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这种事情可不是哪个阶级说一说别人就相信,何况大众怎么会远离“高尚和神圣”的事物?你怎么这么诬蔑大众的素质?人家也是有智商、有判断能力的啊。


古典音乐的淡出实在是现代社会发生的变革所致,首先是娱乐方式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的更具有吸引力的、快节奏的娱乐方式与文化生活层出不穷,新的传播媒介也占据了大众的休息时间,比如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体育比赛、流行歌曲演唱会、电影等等。这是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在众多文化活动形式的竞争中,古典音乐并不占有优势;其次是商业化的运作,使古典音乐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众多明星级人物的出场费持续攀升,导致普及古典音乐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市场化的结果就是既然不能盈利,那就只能选择倒闭,好在很多古典音乐演出团体能够在政府部门拿到一笔可观的补贴,才不至于走向消亡。现在,在世界各地,每年的古典音乐演出活动有升温的趋势,这是和大众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古典音乐不断坚守、降低身价、贴近大众的结果。但这部代表古典音乐庸俗化,相反古典音乐在调整中更加得到了高雅的完善和发展,现在仍然产生广泛影响的“本真”运动就是鲜明的例证。


(题外话,古典也流行的观点似有不妥,如果说古典在当下可以流行,那就不是古典了。当然,古典并不都都是精品,流行也不尽是庸俗。)


我们要普及古典音乐,这是每个喜欢古典音乐的人责无旁贷的。但普及古典音乐决不能以牺牲古典音乐的高雅性而转向庸俗为代价。说古典音乐要庸俗化才能普及、才能深入大众的人,你也太小看大众了,难道大众对庸俗的东西有超乎寻常的偏好么?偏好庸俗的艺术的人是不是庸俗的人呢?你这不是等于说广大的人民都是庸俗的人吗?说这样的话的人是个什么居心?要普及古典音乐还是要多创造条件为大众接触古典音乐提供机会和时间,以及一定的相关知识传播。人们有一天可以花较低的票价欣赏音乐演出、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参加音乐娱乐、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收入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这才是普及古典音乐的正道。在这个过程中,古典音乐还是以古典音乐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而大众在参与古典音乐活动之中收获了快乐和艺术享受。假如真的革了古典音乐的命,而将庸俗化的音乐、虚假的古典音乐、伪装成古典音乐的其他音乐,向大众兜售、推介,打着古典音乐的旗号,其实藏着一颗庸俗音乐的内心,那岂不是和那些生产假药、贩卖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没什么两样?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扯虎皮,到头来不但作为真正的古典音乐会受到名誉损害,更坑害了广大消费者!只有将这些用心险恶的、坑害消费者的骗子绳之以法,才能为民除害、伸张正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