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这部电影震惊了,感觉国产科幻片有希望

 恶魔传说 2017-09-13

  2017-08-31 14:00:34

今天讲讲这部独立制作的科幻片。

它的来头不小。

入围科幻届竞争激烈的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
入围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情片奖;
入围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故事片奖项。

还有不少荣誉就不一一介绍了。
 
 
《孤岛终结》是一部网大。

但是“网大”就等于烂片吗?

很显然这是一种“偏见”,但这偏见并不奇怪。

因为在国内网大充斥着太多浑水摸鱼者、投机取巧者、粗制滥造者,太多厚颜无耻的蹭IP、打情色擦边球、妖魔乱舞的辣眼作品。

不过网大真的不只有烂片,美国的Netflix有很多精良的网络电影、电视作品,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还讨论过网大到底算不算是电影的命题。

如果都是粗制滥造,网络电影也不会撼动院线。就网络电影而言,它们使院线媒介产生的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质量不输院线片的作品。

而国内也有不少优质的网大作品,比较著名的《老男孩》,动画电影《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豆瓣评分8.4,之前介绍过的网剧《杀不死》两个月后评分依旧坚挺在8分以上。

所以好的作品与从哪里出品没关系,关键还是本身的质量。

《孤岛终结》就是接近这样的一部作品。




影片只有两位主演角色林夏和致远。女主林夏是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男主致远是从事太空探索的研究员。

故事背景是近未来的世界末日,一次超新星爆发导致核辐射,地球上的人类最多只能生存8个月。人类生存的希望都寄托在人工智能超级电脑TESS的身上,然而TESS却似乎让人无法捉摸和掌控。林夏带着TESS在最后的二十四小时里展开了对整个人类的救赎。

虽然牵扯到全人类的命运,但《孤岛终结》中完全看不到个人英雄主义。

影片讲的是实实在在的硬科幻。




片头引用的这段阿西莫夫的名言非常具有启示性,这不仅是对于剧情发展的暗示,勾起了电影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

其中很多原理都是基于基本的科学精神,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




这种基于现实的严谨态度正是一部硬科幻最需要的科幻精神。

《孤岛终结》虽然没有很多预算,但每分钱的特效都花在了刀刃上。超新星爆发、极光、末日景象,在不多的特效镜头中,影片都全力以赴,没有用五毛特效应付了事。

比起那些用五毛特效操着两亿美金新的“道具科幻片”,《孤岛终结》非常良心。




特效不过是辅佐剧情的一种参考,真正科幻片哪个不是故事为王呢。

影片的故事给观众留足了有深度的思考空间,人的生命能否量化、一个人的生命和十个人的生命哪个更加珍贵等等。

它没有选用宏大的科幻视角,而是单纯从女主角林夏的角度将末世氛围一层层展现出来。拯救世界的终极命题并非影片重点,片中更多从情感的角度,从男与女,事业与爱情,真理与现实等各种角度去将这个故事的世界观侧面地表达。

这点与诺兰的《星际穿越》很相似,虽然有听起来很高端的虫洞、四维空间等等名词,但影片最想表达的还是一个“情”字。




《孤岛终结》虽然引用了前沿的科技名词,双线叙事和时空闪回等比较烧脑的表现手法,但整体还是一个比较易懂的爱情故事。

文章在前面提到了,《孤岛终结》只能算是接近优秀。

影片存在缺陷,爱情戏暴露了第一次拍剧情片的导演王人超对节奏和台词的把握不足。出身工科的他对硬科幻环节的设定讲解非常流畅,但在男女表白的情节上还是少显稚嫩,对白有点出戏。

宏大场面比不上《星际穿越》,故事的成熟性也达不到《彗星来的那一夜》精致。

但是在语境上天然存在违和感的国产科幻题材敢于拍出这样一部作品,我觉得值得肯定。




尤其《三体》和《北京折叠》连续两年拿下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更多的中国科幻文学和科幻作家进入世界科幻领域的视野,明年因为《三体》电影版的出现也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此时的《孤岛终结》为未来的中国科幻类型片开了个好头。

知道电影成本的时候我惊呆了。

7万。

7万块,连请那些一线明星的二胎都不够。但王人超完整地拍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为了节省预算,王人超身兼数职。导演编剧都亲力亲为,片中的人工智能TESS也是由他配音,甚至影片特效都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导演独立完成的。




《孤岛终结》的表现受预算和人力限制,但这并不能阻止梦想家实现心中的理想和对宏观世界的思考。

低成本的好处是导演有着对电影完整的掌控,低成本更能发挥想象力。

诺兰的处女作《追随》成本6000美元,豆瓣评分9.0;
索德伯格处女作《性、谎言和录像带》成本120万,拿下戛纳金棕榈;
昆汀惊世骇俗的《落水狗》成本150万,大获成功才有了后来的《低俗小说》;

同为低成本的《孤岛终结》让我对国产科幻片有了更多期待。




影片拍摄困难重重,为了降低预算导演把故事设置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岛上。不过开拍前导演几乎放弃了这个项目,因为一个新发布的预告片——韩寒的《后会无期》也选在了这座小岛上。

王人超没有放弃,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岛上每次步行到选景地需要2小时),利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将《孤独终结》独立制作完成。大部分演员都没有表演经验而是亲戚朋友前来客串。




回报最终还是来了,王人超也被吸收到“微光计划”,接下来还会有第二部同样关于科幻的作品《深空法则》问世。

王人超说过一句话。

“当我们努力创作出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世界会看到的。”

极低成本,0明星加盟,科幻类型片并不热门,在诸多不利的条件下,导演拍出了自己想要的。

就算无人问津,但再小的闪光也发着光。

我欣赏王人超对电影的坚持。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