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 《孟子 公孙丑》 所有成功交易者都会告诉后来者,交易到最后拼的就是格局心胸与哲学理念,恰恰是最务虚的思想主导着最务实的行为,然后才有了苦辣酸甜说之不尽的结果。 但是涉及到思想的问题,本身就看不见摸不着,我们马上就会面临两种尴尬,第一个是数量太多难以取舍;第二个是分歧之大,不好决择。这通常也会让后来者云里雾里,仿佛只有谈玄说妙。 其实厘清这些问题,就从人类几千年的顶级哲学中可以找到线索,同时再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加以修正完善,上承下化,这可能是最靠谱的套路。 而在哲学里面,名列前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 也就是古希腊人刻在雅典娜神庙上的座佑铭:认识你自己! 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对自己认知不清开始的,佛法里称之为无明,因为一念无明而乱拳打死老师父,开始自造业自受果。 交易当中的无明常常表现为对自身定位的混乱、模糊或者摇摆,至少我为此走过很长的弯路,弯了又弯。 在谈到定位之前,必须先明白一个更根本的道理:在交易场中,我们到底是靠什么来实现收益。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能听过很多种,比如一只好票改变命运,比如一套系统乾坤挪移,比如买到低估价格,回归即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的确,没有标准答案,都不能说错,但若论及根本,似乎都可以找出反例。 比如你拿到一只好票,提前跑掉了;你买到了最低的价格,但长期横盘;你有一套好系统,但时灵时不灵。 所以, 这些视角对交易者而言,只是次级问题,绝对不是根本。 这方面最服汉弗莱.尼尔,这位大师认为:能够让我们在交易场中赚钱的最根本因素不是标的、不是价格,只是机会。 闭目一分钟想想看,即使你买进一个烂票,但如果坐享主升段,是否也有利可图?或者哪怕你价格追高了但因为后面还有更高,是不是也同样可以获利? 这个理念真的价值连城。 如果理解认同这一投资观念,就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寻找与驾驭机会上来;但如果你不认同或者不清晰,现实中的常见现象就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选标的上来,要么寻找价值低估,要么寻找成长潜力。这对于大资金以及团队操作不失为一种必然策略,但对于我等单兵做战的升斗小散来说,无异于东施笑颦,并且很可能会被这种理念带到沟里去。 散户资金少,要想改变命运,在交易当中超常规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另外,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时间精力都非常有限,很难博学多闻,学贯中西,加之没有广泛深入的人脉资源,想去真正研究基本面,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个别熟悉领域或者还可以,但从相对优势而言,通常是难以匹敌专业机构,也就是说按照机构的游戏规则来玩,对不起,你先天就不足。 所以,这个时候你照本宣科,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把交易的成功押注在选择标的上,通常是小概率事件,大概率的结果是帐户收益率不会太高。 尽管贴上价值投资的标签貌似自带光环颇具逼格,但我觉着这其中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成份,不如索幸坦坦荡荡的承认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或者叫投机分子来得更实在,这就是我想说的定位问题。 我是谁? 我是个投机分子。 至少在交易场中,明确这种身份真不丢人,因为如汉弗莱.尼尔所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这样的定位就会把我们的行为、注意力都导引到寻找机会上来。无须再标榜什么流派或者方法,只要有机可乘才是根本。 你不会再拒绝技术分析,甚至也不会把基本分析弄得那么沉重,你不需要成为专家,你只需要寻找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机会。 没错,所谓机会,并不是自己看好,而是自己提前看到别人未来会看好。 华尔街称之为选美理论,你不能选自己认为好看的,你必须选大多数人认为好看的,这样你才能中奖。 这一点所有的生意人都非常清楚,不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他们都只有一个想法,创造或者挖掘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产品,而不是自己个人喜欢的产品,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愿意高价来买,才能货如轮转,财源滚滚。 这么通俗的道理完全适用于股市,可惜常常因为我们想得太多,反而舍本逐末。 我们常常会执着于某一个指标或者困守某个数据,仿佛真理在手。 其实,交易场的真理如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机会,而所谓的机会,就是别人愿意以更高价格接手. 所以,真正的机会,就是待人着想,帮别人找到赚钱的机会,也就是高位接你盘的理由。 如果你找到了,就抓住了机会; 如果你找不到,对不起,那就是货到地头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其实都是投机分子。 你希望孩子考个名校,为的是未来人生多些选择机会; 你追求财务自由,为的是多些命运自主的机会; 甚至你修学佛法,也同样是机会主义,为的是来生多个解脱成佛的机会; 放眼人生有哪一件事情不是要投机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向重农轻商,因此,国人骨子里对投机一向颇为忌讳,举凡言投机,总有不入流的感觉。其实,农民种地难道不是投机? 春种一粒粟,为什么可以秋收万颗籽? 贪天之机而为自己的收获啊。 放在全社会背景下可以分成三教九流,但身为交易者,却必须非常清楚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投机者,不论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就是靠机会吃饭的。 只有名至然后才好实归。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陶朱公范蠡,可谓国人投机之鼻祖。 不仅成就世间功名还能全身而退,避免文种一般身首异处; 然后还能携西施远游,并且三次散尽钱财,三次白手起家成为当时首富。 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是机会主义者,就会拼命在机会之外寻找一些伪高大上,或者用似是而非的东西来粉饰苍白的人生,自误误他; 如果撕破所有的虚荣,回归到本质,我们才能正本清源,直奔主题,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东弯西绕,赤祼祼地抓住最根本的---机会。 不信你试试看,当你看清并且接受自己作为机会主义者的本来面目之后,如果坚持三个月,不仅你架上图书风格会改变,你的言谈举止都会有所不同,你看盘与解盘的视角会发生根本变化,最终你的操作风格也会随之而画风大变,你的决策会变得简洁有力,你的心态会变得明晰笃定。你不再需要装酷,你会变得务实高效,你不必再模仿别人,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因为你找到了撬动市场的支点----机会!
|
|
来自: 生财有道01ybnn > 《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