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推广:政府与民间资源如何有效对接?

 左岸独酌 2017-09-13

09
13

本文作者:夜雨

阅读推广人有如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他们虽然有各自的职业,却都在做同一件公益的事情,那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儿童,爱上读书。一边是活跃的民间阅读力量,一边是政府层面积极努力,阅读推广让全民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相比海外,我国儿童阅读推广人相关制度的专业化和系统化还有待完善,但其建设已经在进行。



儿童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广受欢迎

以上海图书馆学会为代表,图书馆界正通过试点,探索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通过开展公益培训与论证,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考核、认证方法,统一发证及管理。


自8月8日起,及其后连续两周的每周一,以及9月25日,每天的上午和下午,上海青浦区图书馆,都开设有专门针对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培训班。


培训班的师资雄厚,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沈晓敏、魔法童书会创始人张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晓东、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原系主任范并思、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副主任赵亮、浙江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杨妍,以及来自台湾、多年来从事生命教育工作的黄欣雯做主讲人。培训内容既有实用部分如绘本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如何讲好绘本故事,也有关于儿童阅读与德育、儿童文学、中华传统经典,以及诸如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儿童阅读推广、基于绘本的儿童生命教育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该培训免费对外开放,报名即可参与。因此,虽说培训对象主要为上海市图书馆系统内从事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人员,但亦对有志于从事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或对其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开放。


这是继两年前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育项目于上海浦东图书馆试点后,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训项目的又一次落地。这一次,上海市图书馆学会联合该市青浦区图书馆学会、青浦区图书馆开设儿童阅读推广人培训班,试图深入推动儿童阅读推广人队伍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


此前,上海浦东图书馆已连续开展了多期儿童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先后培训逾400人。该项目一直免费开放,不仅为上海市输送了一批阅读推广人;还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培训模式,为全国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经验。例如在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包括图书馆服务、儿童教育和心理学、阅读活动策划与推广、儿童阅读推广生态、读书会的组织、绘本学习与作品赏析、儿童文学的发展与评价、儿童心理与生命教育及儿童科普与美育教育等在内的有关阅读推广人的课程设置在逐步完善。


也因此,培训班学员除了像来自图书馆、幼儿园及中小学与阅读相关的机构群体,还吸引了不少从业背景与教育和阅读并无关系的人前来聆听,乃至不少只是想了解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家长。他们在了解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之余,更学到了一整套阅读推广的方式。用其组织者的话说,做阅读推广人乃至阅读推广培训,是一件功德无量,且深远影响社会进程的事。


除了上海,目前全国还有多地在进行阅读推广人培训。譬如深圳市开创全国首个由政府牵头组织的“阅读推广人”培育计划,其从2012年开设阅读推广人培训,来自各行各业共超过600人参加了培训,百余人拿到结业证书。此外还有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始做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2016年上海市组织“百名阅读推广人(组织)”评选活动;以及2017年3月深圳成立了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协会,这也是全国首个阅读推广人协会,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当选首届会长。

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专家认为,有一套完整的阅读推广人制度,才能更好地引导与激励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投身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人培训班”虽仍是试点,但目前看发展迅猛。这与图书馆界的倡议和推动分不开。诸如“公共图书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阅读推广人”,已经被写进包括深圳在内的不少地区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又如《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文件中,也都提出了建立阅读推广人队伍问题。


学者范并思一直在倡议和推动建设全面有效的阅读推广人制度。他认为,随着全民阅读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随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于阅读资源投入的逐步增加,推动全民阅读的战略重心,需要从硬件转向软件建设,即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故事会、读书会、讲座等。而其筹划的核心——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者——阅读推广人,他们的能力高低,对于提升公众的阅读意愿与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像宋卫也认为,阅读推广人素质已成为制约阅读推广运动的最大因素。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其实最初是一项缘于民间的阅读推广运动。并在10年前,以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发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为始,有了一个松散并开放的组织。该论坛有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推广的专业阅读推广人梅子涵、阿甲、朱自强、王林等人热心参与其中,吸引了包括儿童文学界、阅读界、出版界、语文教育界,乃至网络儿童书店、亲子阅读、中小学等各个领域的代表和热心人士参加。2007年,由梅子涵宣读自己执笔的富有浪漫诗意的“南昌宣言”,可谓预示着“儿童阅读推广人”时代的来临——“我们幸福地被告知,我们都是儿童阅读的推广人!我们沾沾自喜地被称作为童年阅读的点灯人。”自此,作为“点灯人”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这一称呼,被广泛采用。可以说,中国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队伍是由“野生”发展而来,从一批推动儿童阅读的作家和出版人始,自动自发蔓延并迅速成长。


在范并思看来,早期“自封”的阅读推广人固然对推动全民阅读功不可没,但当下需要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素养更专业的阅读推广人,这其中就需要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包括培训与认证制度和管理、激励与评估制度等。因为无论是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方法,还是对于推广活动的组织技巧,阅读推广活动都应该由接受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资质的人承担。不过,如何建立一套既能够鼓励社会力量和广大志愿者参与,又确保所提供的内容健康、适宜的阅读推广人资质管理制度,是当前开展全民阅读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尤其当下,政府主要通过政策和资金两方面支持阅读推广。通常,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由阅读推广组织者担任活动承办主体,可以说,目前大多数阅读推广项目以“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形式开展。因此,“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民间和政府资源的对接。建立公益性阅读推广人培训、认证制度,对于促进阅读推广人的发展,保持阅读推广活动的公益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对于大多数从“阅读推广人培训班”毕业的学员来说,获得资质证明的证书只是第一步,要“播撒”阅读的“种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