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最大修养,知人不评论人!

 梵哥 2017-09-13

《中医药法》延后待审前我们该干些什么?  

轻易论断他人,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很多时候都化成了伤害对方的利剑。

       别人无车无房,你说因为他穷;别人作息规律,生活简单,你说人家单调乏味,毫无情趣。

       知人识人,已经很难。然而更难的是,在知人之后管住自己的嘴,不对他人的生活妄加评论,横加干涉。

       很多事情,坏就坏在多嘴多舌

《诗经》里面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父母不免要干涉晚辈的生活,这已经够让人头疼了。但更让人头疼的是陌生人的多嘴多舌。

       阮玲玉之死已经够人哀痛莫名。随便评价他人带来的风气到今日都没止息。

       舒淇和黎明的爱情就受过这样的折磨。本来两人拍拖拍得好好的,但舒淇拍过色情片,粉丝们纷纷指责她配不上纯如白纸的黎明,连黎爸爸都跳出来说:“这样的儿媳我们不能要。”

       法庭的判决有根有据,即使惩罚也有具体的做法,惩罚完了也就完了。

       但好论人是非的人,总将人置于虚构的道德法庭之上,这种折磨无日无之,旷日持久,是最煎熬的折磨。

 

你没经历过他的生活,凭什么妄断他人

       得知了对方的一点信息,无论认不认识,总要以自己的背景出发以己度人,这对于我们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里挑明:“有的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那么漂亮,却比她正经’;有的想:‘我虽然不及阮玲玉的有本领,却比她出身高’。

       连自杀了之后,也还可以给人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的技艺,却比她有勇气,因为我没有自杀’。化几个铜元就发见了自己的优胜,那当然是很上算的。”

       说到底,这是一种无聊的虚荣心在作祟:看着别人不如意,自己就当是过得很如意了。

       但我们都不可能深入到别人的心里,窥探他到底为什么活成这样。而我们得出的评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当事人,其实都无多大益处。

《论语》里有句话:“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在他人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生活如此艰难,有些事情不需要拆穿。

       不拆穿,免得对方尴尬,免得自己显得咄咄逼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能与人为善之人,最终必为他人所疏远。

       在人世间,最贴心的一句话永远是:我懂你。对待他人,无论是所爱的人还是萍水相逢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同情的理解”,只是沉默,只是等待时间为我们展露真相。

       鲁迅先生之所以经常解剖社会、臧否人物,他解剖的其实是自己,“没有一句骂人的话不能应用在他自己身上”。

       如果没有这般犀利的勇气解剖自己,我们随便说出的评论只能伤人而不利己,最后剩下恶毒之名。

因此,知人但不随便评论人,既保护了他人,其实最后也保护了自己。

《中医药法》延后待审前我们该干些什么?  


     创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法律,是复兴中医,保障医改成功的首要前提!

    在多次失败的医疗改革面前,借助中医的力量,寻求医改成功的努力,终于提上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议事日程。由于中科院中医国情调查组艰苦努力的工作和人大法工委广泛征求民意后,认为《中医药法》立法时机不成熟而延后待审。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央政府的努力下,一部符合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法律一定会诞生。相信在国务院领导下,一个独立行使中医药法,领导、管理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成中医为主导、西医为辅助的民众健康保障休系尽早建立,为成功进行医疗改革做好充分准备的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必然应势而成立。作为民间中医药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与疾病作斗争,用普遍的、过得硬的事实,为国家完成上述任务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眼下,随着自然资源的持续破坏,化学、物理、生物源物质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再加上为应对常见疾病而滥用抗生素、激素形成的次生灾害,人类健康保障问题被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层面来考虑。临床事实证明:仅靠西医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是指望不上了!面对这场健康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就是一场迟滞国家发展的重大灾难;反之,如果政府运筹得当,又何尝不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箭双雕,既解决国民健康问题、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中医为主导、西医为辅助的健康保障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铺平宽敞的道路;又可以借此利用“天下唯我独有、旁人无法取代”的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来的中医药文化优势,在为全人类提供健康保障服务的同时,发展大规模的垄断性医药产业。要做到这一点,从中医近百年凋零的现状看,面临的艰难似乎是无法想象的!

    其实,不然!古人说“应用之妙、存乎一心”。面前就守着祖宗留下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藏的,全球只有我中华一家。体制内、象牙塔中,似乎好中医都少得像大熊猫一样,仅剩下数十位风烛残年的国医大师,但草野中、甚至牢房里,还有些打入冷宫中、不在西风内的“刁民”,只要在宪法、刑法的框架下利用得当,给予宽松的环境、给予政策支持,我敢断言:五年内这些刁民就有可能为政府撑起民众健康保障的“蓝天”!就可以帮助政府摆脱“有病无药治”、“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还可以把用于医保的财政费用至少降低30%!

    此话从何说起呢?自古以来,任何行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事业发展在前,法律规范在后。并且任何规范的出发点都是以保护行业健康发展为前提;任何形成法律条文的依据都是来源于发展过程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既然全国人大已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认为:人们对《中医药法》立法的原则高度的重要性还认识不清楚;立成管理法还是保护法分歧很大;对中医药立法的些具体细则还难以确定;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是什么还没有取得共识;要如何立法才能有利于中医担纲主导国民的健康保障问题;如何才能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靠得住的大规模医药经济产业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延期待审这段时间搞清楚后,才能进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程序。

    那么,在等侍时机成熟这个时段,就可以说是为迎接人大审查的大练兵时期。“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上述悬而未决的问题,把《中医药法》立成一部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无可挑剔的大法。在此期间,我以为可以以刑法、民法作为规范中医行为的底线;再以国务院令的形式,放开对中医药协会的过多束缚,广泛收集、挖掘、综合整理蕴藏于民间的中医药特殊技能、方药、人才,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对于那些安全、有效、廉价的方法和药物,打开审批大门、简化审批程序。并且对其中有助于快速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利国利民的重大成就,通过事实验证和专项理论评审,给予国药准字号待遇,迅速纳入医保采购目录,医疗机构优先予以使用。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效果验正真理的过程,就是为争执不休、是非无法定论的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确认过程,也是《中医药法》相关条款立法依据的形成过程。有了在人大审批前这一段由国务院直接主导的大练兵中取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就不愁建立一部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中医药法》,也不愁没有一个强大的、足以实现国家中医发展战略的管理队伍和突击部队。


白及野生变家种植成功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性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是治疗血症的良药。实验研究证明,白及煎剂、散剂均有止血作用,对胃病及十二指肠穿孔有一定的作用,对肺结核、肛裂等症有较好疗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肺痨的主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白及含有挥发油、白及胶及葡配甘露聚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白及还可以美容消斑、减肥,自古以来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还可治疗痤疮、体癣、疖肿、疤痕等皮肤病。


白芨25年的变化需求量由于白及属于小品种,历史上药用量一直不大。白及每年需求量为:二十世纪50年代,160280吨左右;二十世纪80年代320420吨;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为200300吨。进入21世纪以来,医药领域用量大增,如畅销全国的云南白药,葵花药业胃康灵,快胃片白及颗粒冲剂白及糖浆等都是以该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药;另外中医药处方用药也在逐年增加,销量可观;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及除药用外,红塔集团,上海中华卷烟,还走进了化工、陶瓷等领域,如香烟烟头用的黏合剂、装裱字画的黏合剂、染布用的着色剂以及橡胶制品、高级陶瓷等。2006年白及市场需求量加大,突破1000吨以上;2007年市场总需求量有望突破1500吨以上,20081900吨,20102100吨,20112200吨,20131800吨(是因为价格升高厂家减少使用)。白及需求的进一步拓宽,资源的逐年锐减,导致白及市场价格一直持续大幅攀升,且居高不下。
后市走势。由于白及全国分布广泛,受价格高位刺激,产区农民又一次掀起了大规模进山扫荡白及的热潮,新品货源出现暂时的增多。同时,产区又发现了一种可以替代该品的药材黄花白及,其药物功效几乎与白及等同,且分布面积较大,如果白及供应一直存在缺口,那么黄花白及将会以白及替代品的身份乔装打扮闪亮登场,白及供需紧张的矛盾将会得到进一步缓解。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白及后市短期内还会有一定的升幅,但是升幅不会很大,而且随着新品入市量的暂时增加,市价可能还会出现短暂的小幅回落。预计产新结束后,大的上涨趋势不会改变,后市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具不完全统计全国白芨种植面积20132000亩左右,2014年种植在8000亩,2015年种植超过1万亩。价格会平稳;我们2016年组培紫花白芨苗2万亩,2017年种植会超过5万亩。2017年产新价格回落到500元。


全国第二届白芨高峰论坛会在昆明召开


摘要: 6月28号,由国际中医药联盟;国家农业部、林业局;云药集团;安徽省中药材总商会;亳州名贵药材种植研究所;云南景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白芨高峰论坛在昆明官渡古镇大酒店隆重召开 ... ...

了保证中国中医药药源稳定,缓解白芨供应压力,增添白芨货源供应量,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就投入巨资用于研究白芨野生变家种的种植试验,经过多年研究,国内科研单位攻克技术难关,组培白芨种苗,获得了重大进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芨种植户代表及云南知名中药材种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白芨人工品种的种植技术及管理办法。论坛由安徽省中药材总商会副会长冯学品主持,国际中医药联盟主席周纯喜就国际中药材出口标准作了重要发言。云南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李绍平、云南景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耀生、白芨组培专家王高平等专家级企业高层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多年研究白芨种植的成果及全国白芨的用量及开发前景。

本次论坛,诸位专家详细讲述了白芨种苗组培的过程和发展前景,四川、云南的白芨种植户代表也纷纷发言,讲述自己培植白芨的艰辛和喜悦。本次论坛会得到了参会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2016年种植那些药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