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热数模】地下传热与多孔介质流的耦合

 易衡gy3737 2017-09-13

精彩内容

本期我们将讨论传热与地下多孔介质流耦合的过程,以此确定地下储热量是否充足,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将通过一个地下水换热对井回灌系统示例模型演示这一耦合过程。

地热能开采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将勘查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如何确定所选开采点的热能足够开采 30 年?通常情况下,很少有关于当地地下结构及水质等特性的信息,对于是否值得开采,风险性相当大。

近年来,数值模拟成为评估这一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值模拟可将不确定性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然后再进行参数化研究。本期将介绍地下水流与传热耦合问题的数学描述,这个问题在诸多地热应用中都会遇到。我还将向您展示如何利用 COMSOL 软件这个合适的工具研究和预测(水利)地热系统的性能。


COMSOL Multiphysics® 是一款基于高级数值方法、用于建模和模拟物理场问题的通用软件平台。借助 COMSOL Multiphysics,将能够解释耦合现象或多物理场现象。软件包含超过 30 个附加模块供您选择,并可以通过电气、力学、流体流动和化学等领域的专用物理接口和工具,来进一步扩展建模功能。附加的接口模块可以将 COMSOL Multiphysics 仿真与工程计算、CAD 和 ECAD 等类型的多种软件相连接。

1地下水换热系统中的方程

地下传热方程:

热量经传导和对流过程实现平衡,在源项中定义热量表示热量的生成或流失。多孔介质传热接口中有一个特殊的地热采暖功能,表示为域条件:

将热力参数的平均表示实现为一个权重因子可使地热能建模师的工作更轻松,这些热力参数包括岩石基质和地下水,用矩阵体积分数表示。对几种固定的固体和流体做一个平均,可以选择使用体积平均方法,也可以采用幂律平均方法。

体积平均方法中,热传导方程中的体积比热为:

导热性为:  

正确求解传热,还需考虑与流场相结合。通常,地下情况复杂多变,要求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地下水流进行数学描述。如果侧重于微尺度,解决孔隙空间内水的流动,则需要求解蠕动流方程或 Stokes 流方程。非饱和区则需要求解 Richard 方程,它常用于有关环境污染的研究中。

深层地热层中的饱和流及主要由压力驱动的流动则可通过 Darcy 定律求解:

其中,速度场取决于渗透率 ,流体的动态粘度  由压力梯度驱动。然后,将 Darcy 定律并入以下连续性方程:

如果地质年代较为久远,则由于水流具有储能效应,有关时间的项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上述方程左边第一项为0,密度和孔隙率都可以看作常数,水力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稳态)流动方程与(时间相关的)传热方程互不相关。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当自由度数量相当大时,利用这种无关性将此问题拆分为一个稳态研究步骤和一个时间相关的研究步骤是很有意义的。

2裂隙流和多孔弹性

裂隙流是局部地热系统中主要的水流动态,例如在卡斯特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流模块向裂隙流接口提供裂隙和裂缝中的 Darcy 流场的二维表示。

地下水换热提取系统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回灌井和生产井。很多情况下这些井都是单独钻取的,但目前更多的做法是钻取一个(或多个)分支井。还有人提出仅钻取单个井,再分出单独的回灌区和生产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水的回灌和抽取而产生的人为压力变化会对多孔介质的结构产生影响,并产生水力压裂。如果考虑这些因素,则还需要执行多孔弹性分析,但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

3地下水换热应用中的COMSOL模型:地热对井回灌

在 COMSOL Multiphysics 中可以非常简单地建立一个对地下水-地热应用作长期预测的模型。

模型区包含三层具有不同热性能和水力属性的地质层,位于一个体积约为 500 立方米的箱体中。该箱体表示处于一个大断裂带上的地热开采点的一部分。层高为源自外部数据集的插值函数。相关含水层已完全饱和,顶部和底部均为弱透水层(隔水层)。温度分布通常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但我们可以假设地温梯度为 0.03 [°C/m],产生初始温度分布:T0(z)=10 [°C] – z·0.03 [°C/m]。


分层地下区域中的地下水换热对井回灌系统,处于一个断裂带上。边缘长度约为 500 米。左侧为回灌井,右侧为生产井。两井之间的横向距离约 120 米。

在 COMSOL Multiphysics 中先对该模型创建网格,然后再对井上的网格进一步细化,从而在此区域获得预期的高温度梯度。

右侧的生产井以 50 [l/s] 的速率提取地下热水。抽取的热水用于发热或发电后,以同样的速率重新回灌入左侧的回灌井,但水温较低(本例中为 5°C)。

经过 30 年热量开采后的流场和温度分布如下图所示:


经过 30 年热量开采后的结果:回灌区与生产区的水力联系以及沿流动轨迹的温度分布。

该模型非常适合评估不同条件下某一地热点是否值得开采。例如,回灌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横向距离是如何影响开采温度,并进行井距优选。


不同井距条件下,两井之间的流动轨迹和温度分布。图片显示开采温度稳定后与横向距离的函数关系。

应用此模型,只需改变井距即可研究不同的钻井系统。例如,以下为单井系统的结果:


经过 30 年热量开采后的单井方法结果。回灌区(上方)和生产区(下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130 米。

至此,我们在讨论含水层时均未涉及周边地下水流的情况。如果考虑地下的水力梯度所引起的地下水流,那会怎么样呢?

下图显示的情况与上图相似,在水头梯度为 H=0.01 [m/m]条件下,产生了一个叠加流场:


经过 30 年热量开采后的单井及水平气压梯度产生的叠加地下水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