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 丨 王琪森谈《平复帖》

 昵称38321946 2017-09-13

获取更多资讯

16日下午,韩天衡美术馆“味闲讲堂”第三十一期邀请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王琪森先生谈《平复帖》。



讲座中,王琪森先生提到,陆机与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转折期时承上启下的枢纽性人物,他们的笔下诞生了《平复帖》与《兰亭序》两块里程碑式的不朽之作。这与他们的家庭影响、社会背景、学艺经历、个人禀性、师从过程、笔墨群体、广采博取、变法精神乃至创作契机自是有所对应。陆机与王羲之的这种笔墨形态、书写范式与风格转变,正是作为两晋这个书法鼎盛期的时代现象,从而构成了穿越千年的艺术叙事。本次讲座中,王琪森先生重点讲述了《平复帖》的详细分析,下一期“味闲讲堂”将分析《兰亭序》。



精彩内容回顾


两晋,是中国书法史认的巅峰期。《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演变的标杆。《兰亭序》是“隶变”后新书体的典范。中国书法史就是以两晋为分水岭。


陆机所书《平复帖》,是问候顾贺循(字彦先)病情的一份信札,陆与顾是好友,情志相投,交往深契,平时常有诗文唱和。而至303年,更大的战乱又起,在平叛大战即将打响之际,领军受命的陆机想到了他的即是文朋又是战友的彦先,挥毫写下了此封问候邀请的信札。尽管此战以失败告终,陆机还为此走上了刑场,而此战却促成了“天下第一祖帖”《平复帖》的问世。



历史有时真是戏剧化的,有些可遇不可求或在并不经意间完成的事项,却会产生巨大的嬗变和永恒的影响,《平复帖》就是如此。原先不过是陆机问讯好友的一封信札,但一经出现,却进入了历史,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历代记载评述不断,文献考据纷繁复杂,形成了其漫长而又复杂的艺术叙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