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歌课程第七期:唱歌时这些经常被忽略的问题

 星月葛格 2017-09-13



大家在学习唱歌时,对一些大的方面都比较重视,比如调是不是准、高音是不是能唱上去、有没有破音、节拍有没有跟上等等,应该说,这些通常是我们对于学唱歌的初步期望。但是,如果要想唱得好听、专业,还有很多细节要加以重视,今天我们就来列举几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大家在日常练习时要加以注意:

 

1、 高音时扯着脖子喊

有些人虽然知道唱歌时要保持身体适度放松的状态,但唱到高音时,喉咙会不由自主地紧张用力,这样就出现扯着脖子、喉咙上提、声音挤卡压的情况。这时候气息通道被关闭或者挤压了,就违背了“打开喉咙、气息歌唱”的原则。

正确的方法是:唱歌时要保持喉头的稳定,不要上下移动。气要吸的深,气息要沉下去,声音好像是发自腹部,要用腰腹的力量去支持,越是唱高音越是要来自深处的气息支持。

 

2、 中低音时声音不加以控制

在唱中低音时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容易出现处理比较随意的情况,比如声音一下掉下来、垮下来、重起来了,或者是在不该强调的地方加重了声音和语气。就像我们举起放下一件东西,在放下时也要有控制,而不是让它自己掉下来。


3、 为了省力、安全,只选在自己音域里偏低的歌曲唱

我们可能会给自己界定一个声音的舒适安全区,在这个区域内唱歌比较没有压力,所以就总是选择这样的歌来唱,甚至于有时还会选择低于音域范围的歌,或者女生唱男生的歌,这样总不去练习高音,就没有突破和进步,压低声音唱不适合的自己的歌曲也不好听。


4、 嘴张不开

唱歌时,嘴张开的不够,声音缺乏表现力,这其实是没有进入歌唱状态的表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口腔要充分打开,力求形成共鸣的空间,并且注意气息的深度和控制,要建立字由“扁”到“立”由“横”到“竖”的概念,把每个字都和共鸣结合起来。


5、 声音不加修饰

要做到整体音色统一,顺畅圆润,过渡自然。当挤卡喉咙时声音就会干瘪难听,当口腔打开不充分时就声音含混,当气息支持不够时就声嘶力竭,其实只要是声音不好听时,都说明你的发声方法在某些方面是不对的,在学习时要多找找感觉。

 

6、 只跟字幕唱,不找音乐节拍

一方面,字幕并不是跟音乐百分之百吻合的;另一方面,这样演唱也比较僵硬机械。只有跟随音乐唱,才能更好地融入音乐中,唱出弹性和律动,也就是更具乐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