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治疗技术
2017-09-13 | 阅:  转:  |  分享 
  
临床基础4:心理治疗技术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1、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在以下四种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进行的?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即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决定论;?人类的行为是由与本能有关的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力量来自无意识,本人也觉察不到;?通过精神分析可以将无意识的力量提升到意识水平,因而可以对这种
力量进行控制;?一个人自我了解的增加可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而自我了解的减少会使个体更容易受到无意识力量
的控制。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2、对心理异常的看法?心理异常是某种本能性满足的努力被固着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结果
,这种固着往往与个体早期的创伤性经历有关。?人的基本本能就是性与攻击,心理异常表现就是以婴儿的方式去获得性
与攻击欲望的满足;?由于自我的作用而产生焦虑,于是就产生了冲突情境:某一行为既带来满足,同时又带来痛苦(焦
虑)。这就是“神经症性矛盾”的概念。?为了应付冲突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出一种“防御机制”,以消除或减轻由
于冲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异常就是本能与自我之间产生冲突的结果,即本能表达的欲望触发了焦虑,并因此触发个体的
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异常的症状既表示防御机制的存在,又表示自我能力的缺乏。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3、精神分析
的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消除防御行为,帮助病人面对一直回避,不敢面对的经验。释放潜意识中的不安与本我冲动,
并把它们提升到意识水平。→潜意识中的内容会以各种各样的转换性行为(derivatives)表
现出来,→治疗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转换性行为的分析揭示病人潜意识中的内容。→
如果病人能遵守精神分析的基本规则(如自由联想),那么转换性行为就会明显地出现在意识水平之中。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3、精神分析的治疗★治疗者要让病人看到过去的习惯仍旧影响目前的生活。→找出病人的过去经验与目前生活内容的关系。
→帮助病人用理性自我去面对并认清其抗拒的事实以及它的历史渊源。(例如,对移情的解释可以使潜意识中
受压抑的本我冲动获得释放,自我可以使用特有的方式控制被释放的冲动)→在治疗中需要反复指出病
人意识不到的冲动,它们的表现方式以及它们与其他行为的关系。→→“修通”(workingthro
ugh)。→→病人不再使用病态的防御行为。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3、精神分析的治疗★精神分析疗法的精髓→通
过自由联想法,找出病人所习惯使用的防御行为,并帮助病人出现移情现象。→经过治疗者对抗拒行为、防御
行为以及移情现象的解释,病人可以获得机会宣泄情绪及面对从前所不敢面对的不安,由此消除焦虑,进而放弃效率
不大但又妨碍适应过程的防御行为,建立成熟的人格。二、行为治疗1、行为治疗的范畴★巴甫洛夫和霍尔为代表的经
典条件反射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如沃尔甫的交互抑制理论模式及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以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为基础的治
疗方法,称为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治疗。二、行为治疗2、沃尔甫的治疗理论★治疗理论→所有行为异常
者都没有任何病理性改变→适应行为是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相似的学习过程而被取代
→行为治疗就是根据学习原则削弱不适应性习惯,并加强适应性习惯二、行为治疗2、沃尔甫的治疗理论★治疗
原则→逆条件作用(counterconditioning):假如在焦虑刺激存在时,对焦虑具有抑制作用
的反应也出现,那么这种反应就可以削弱在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联系的强度。自信反应(self-
assertiveresponse)、放松可以用来对抗焦虑;通过厌恶疗法也可以去除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
→积极的重建条件作用(positivereconditioning):一方面要促进新行为的出现并让它立即获
得强化,另一方面也要让旧的,不适应的行为得不到强化或受到惩罚。→实验性消退(experimental
extinction):即连续不受强化的行为会逐渐减少其出现的频率。二、行为治疗3、治疗过程★自信
行为训练→自信行为(assertivebehavior)一方面具有克制焦虑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具有加
强它本身强度的功效。自信行为对于某些具有人际关系困难的病人尤为重要。→加强自信行为的技巧:?
举例说明,介绍成功的病例,说明自信行为训练的效果;?鼓励病人使用自信性言语,要求病人向治疗者报告他们所
取得的进步,并要求病人继续说出自信的话;?角色扮演,治疗者扮演病人所害怕的人物,病人对冶疗者做出自信行为
或说出自信性言语。但治疗者不应训练病人做出可能会受到严厉惩罚的自信行为。二、行为治疗3、治疗过程★性唤醒治
疗在治疗性行为偏差时,治疗者必须帮助病人消除在性行为过程中的焦虑情绪。为达到这一目的,治疗者需获得病人配偶的合
作,要求他们不做使对方感到不安的任何行为。★外在压抑减敏感法一种逆条件作用原则的应用称为外部抑制(exte
rnalinhibition)。病人首先想象让他感到紧张的某一情境,当这种想象使他产生焦虑反应时,治
疗者向病人施以轻度至中度的电击。二、行为治疗3、治疗过程★系统脱敏法→原理:逐步消除神经病性反应。当病人面对一
种较弱的引起焦虑刺激时,让病人产生一种在生理上抑制焦虑的放松状态。当较弱的刺激能够忍受以后
,再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到最强的刺激也不能引发焦虑为止。→步骤:第一步,深度的肌肉放松;第二步,建立焦
虑的主观量表;第三步,建立焦虑反应的等级;第四步,重新学习。→家庭作业:一是每天记录引起紧张的情境,并注意区分在这
种情境下引起紧张的因素。二是每天至少进行15分钟的紧张一放松训练,以巩固学到的技能。二、行为治疗3、治疗
过程★情感性表象法(emotiveimagery)病人先想象自己处于某一情境,而这一情境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正好与焦虑相反。当病人感到已完全沉浸在这种想象的情绪气氛时,治疗者将焦虑刺激按顺序表中强弱顺序依次呈现给病人。★
现场脱敏(invivo)有些病人的想象力欠佳,难以想象引发焦虑的刺激情境,或不能通过想象产生足够强的焦虑反应,这时
治疗者可以使用实际刺激。治疗中治疗者的陪伴是一种抗焦虑的有效因素。二、行为治疗3、治疗过程★焦虑释放(anxiet
y-relief)→在治疗开始前,治疗者首先让病人把降低焦虑的经验与某一中性词(如“平静”)建立条件联系。
→具体训练模式是,治疗者先给病人连续电击,当病人说出“平静”时立即停止电击。→经过这种训练,“平静”两
字或其发音就具有抗焦虑的功能。→当病人直接面对实际焦虑刺激或情境时,病人说出“平静”,使由这两个字的发音所引
起的舒适感与焦虑体验形成交互抑制的关系。二、行为治疗3、治疗过程★厌恶疗法(aversionthera
py)在不适应行为发生之时或不久后,治疗者向病人施以能引起逃避行为的刺激,如电击。这一逃避行为对不适应行为
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每出现一次,不适应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些。★思维中止法(thought
stopping)应用逆条件作原理的治疗方法。例如具有强迫观念的患者,首先在治疗者的要求下大声说出反复思考的内容,
当病人继续的大声说出时,治疗者突然大声喊出“停止想!”并请病人注意到,当治疗者喊停止时,病人是能停止思考这些问题的
。这种训练多次重复次,病人可以学会命令自己停止无谓的思考。三、个人中心疗法1、基本理论★人格发展的理论?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具有充分实现其潜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潜能就存在于机体先天具有的智慧之中,又被称之为机体评价过
程。?与生俱来的还有一种实现倾向,它的发展为个体提供了保持和促进其生活的能力。又称作是对自我实现的渴望。★适应
不良的原因和实质?经验与个体的自我结构的不和谐导致个体对自己经验的知觉出现歪曲或否认。?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和
谐会导致知觉和行为的刻板性,并且会引起防御反应。2、主要概念实现成长、被看重的条件、和谐、感情移入性理解、经验、体验
、坦诚、机体价值过程、积极关注、积极自尊、自我实现倾向、自我概念、自我经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自尊三、个人中心疗法
3、促进病人成长的条件★坦诚?表里如一(transparent),即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进行防御。?治疗者会随时把
情感和行为毫无保留地反映在治疗关系之中,表达出完整的自我并起到治疗的作用。?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管这些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治疗的每一个时刻,治疗者都乐于接受病人可能会有的混乱、恐
惧、愤怒、蔑视、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这种关注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而且也不管正确与否。?这种态度向病人传达
的信息是,治疗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的真实自我。三、个人中心疗法3、促进病人成长的条件★感情移入性理解?即用病人的眼光
去看待他们的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准确敏捷地深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在最深层次上体验到病人
的情感和感受。?在治疗的每时每刻,治疗者能够反映、理解、适应,并说明病人的情感状态。★治疗关系的相
互性(reciprocity)原则:当病人能够感受到坦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情感移入反应时,他们也会开始关注和
接受自己,更加开放地体验到自己,并且伴随出现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无条件的积极自尊。四、认知治疗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人的认
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观念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其共同特点是,强调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
赖于个体四、认知治疗1、贝克的认知治疗理论?基本概念※共同感受: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它常以问
题解决的形式出现,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
列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使
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四、认知治疗※自动思维?人们的许多
判断、推理和思维有时会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象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自动化思维的含义。?思维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这就需要治疗者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患者分辩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规则?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它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