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如何让你变得更受人欢迎?

 leeroc 2017-09-13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ID:readabroad),36氪经授权发布。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美国青春电视剧里通常有这么几种人设和剧情套路。

首先一定要出现一个啦啦队队长,腿长胸大,一头金色的长卷发,小麦色或者白色的皮肤都可以,脸上经常挂着略假的微笑,并且期待每个人说一句“女神你真美”。

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橄榄球队队长,一般是球队的四分卫或者跑锋,反正就是很出风头的角色,广泛受到各种女生的倾慕。这个啦啦队队长和橄榄球队队长通常会发展出一段校园模范情侣的故事。

这两种人是美国高中社交圈的核心。这两种人之外,一定还要有一个相貌平平的女生,不过心地善良,学习成绩不错但也不拔尖,可能还是少数族裔,一般被各大运动男神忽视,可能退学了都没几个人意识到。

另外男生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书呆子(Nerd)。这种一般戴着厚厚的眼镜,神色木讷,半年可以不跟女生说一句话,看到啦啦队队长这种人物会神色慌张、不能自处。他的成绩优异,特别擅长数学,在自然类课程里以科学怪人的形象高频率地出镜。

还有一些可供选择的人物,比如说外形帅气但是不合群的艺术气质型男,还有橄榄球球队队长的若干个小喽啰,有时候加一个知性温暖的女学姐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故事可以这么来写:啦啦队队长和橄榄球队长恋爱,不过橄榄球队队长又突然对相貌平平的女生多看了几眼,引起了啦啦队队长的不满,于是向相貌平平女挑衅,于是后者和自己的书呆子朋友们商量对策,和啦啦队队长斗智斗勇。

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修改,你可以看到从《成长的烦恼》到《欢乐合唱团》,甚至《闪光少女》的影子。

实际上这个模板透露出美国高中的经典社交生态。在大部分美国高中,受欢迎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关键标准,父母也会教育给孩子“朋友非常重要”的观念,甚至大家会觉得“学习不好不要紧,总是失败不要紧,只要有朋友在身边就好了”。

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甚至在战场上也不例外。比如,一项针对美国士兵服役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心理学家从这些士兵的战争经历、智商、教育、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关系、被侵犯历史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他们服役表现的因素出乎意料:最大的因素竟然是士兵在小学的受欢迎程度。

另外一项在普通民众之间的研究发现,童年的受欢迎度这件事比智力、家庭背景、母子关系等更能预测一个人是否能快乐的成长。

甚至受欢迎度这件事也能影响总统选举,比如小布什经常被看作是美国历史上最不聪明的总统之一,当年他的竞选对手艾尔·戈尔(Al Gore)虽然公认比他聪明,还在环境问题上颇有建树,但是两者相比,小布什当时要讨喜很多,所以他还是成功当选了美国总统。

其实不光是美国,全人类几乎都有获得认可的欲望。举个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上都有这么一种设计,叫“赞”,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是个大拇指或者爱心。其实所有的社交模型的基点就是在于此,人们分享照片、文字、语音都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大家就很羡慕发布一个动态点赞众多的人,这代表TA非常受欢迎。很多人发完朋友圈后,都会眼巴巴地盯着屏幕,一有通知就点进去看是谁点了赞,就好像吸毒上瘾一样。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设计,支撑起了无数社交公司的庞大市值,所以说,“赞”背后这种获得关注,希望变得受欢迎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欲望了。

2017 年 6 月在美国出版的一本新书《受欢迎:在一个注重身份地位的世界里何其重要(Popular: The Power of Likability in a Status-Obsessed World)》为我们剖析了“受别人欢迎”这件事本身以及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本书的作者是米奇·普林斯汀(Mitch Prinstein),他 1997 年在迈阿密大学获得了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布朗大学、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和助理教授的工作,2004 年以后他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担任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受不受欢迎这回事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我们人类毕竟是一种群居动物,比如说,少年时代受到同辈欢迎的那些人,长大以后的收入水平要显著好于那些不受欢迎的。

但是在受欢迎的人当中也有不同的分化,其中有一种人虽然在少年时代受到关注和欢迎,但是日后生活的幸福度并不比一般人要高,甚至还低于一般人。其实分类也不多,主要是两种。

第一种人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身份”的缘故。比如咱们上面说的啦啦队队长,正因为她“啦啦队队长”的身份,在美国校园里大家迫于压力,不得不向高傲的啦啦队队长靠拢,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啦啦队队长其实脾气不小,爱搞一些欺凌行为。所以说一旦她离开啦啦队队长的位置,大家对她的态度骤然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美剧《欢乐合唱团》里,啦啦队队长奎恩因为未婚先孕被迫离开啦啦队,瞬间被众人排挤,还被自己的父亲扫地出门。比如说在大学学生会里的核心成员,可能骄横跋扈,却拥有一堆小跟班。这种依赖“身份地位”而受欢迎的情况,一旦失去“身份地位”,前呼后拥的状况会陡然消失。所以这种落差可能会扭曲一个人的心态,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第二种人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招人喜欢。简单来说,上一种人受欢迎是因为人们想要讨好他,而这第二种人受欢迎是因为人们觉得他值得信任,和他相处能让人觉得开心,所以愿意和他相处。显而易见,这种状态是更持久的。

比如说《人民的名义》里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被车撞了以后昏迷不醒,侯亮平这个正派的大主角来给他当代理局长,却依旧引起了反贪局里各位的不满,这说明平时陈海不是靠着官职来迫使他人追随的。

所以结论很明显,想要受欢迎没错,但是最好是以招人喜欢的方式来提高欢迎度。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实验,1982 年,杜克大学心理学家约翰·科伊(John Coie)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创性研究。他找到一个低年级班级,给孩子们分别发了一张班里同学名字的名单,并且问了他们两个问题:

1. 你最喜欢谁?(Who do you like the most?)

2. 你最不喜欢谁?(Who do you like the least?)

然后把“喜欢”和“不喜欢”分成两个维度形成一个坐标系。你可能会问了,“喜欢”和“不喜欢”不就是一个坐标轴的两边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所以,其实“喜欢”和“不喜欢”的反义词都是“忽视”,如下图。

所有人根据名字在调查中被提及的次数分别落在不同的象限里,四个象限被分成五类人,分别是:

1. 被接受(Accepted)的人,这个人被提及“喜欢”的次数高,“不喜欢”次数低,表明大家喜欢他的比较多。

2. 被拒绝(Rejected)的人,表明不喜欢他的人比较多。

3. 被忽视(Neglected)的人,压根就没人想起来要写他。

4. 有争议(Controversial)的人,表明一部分人很喜欢他,一部分很很不喜欢他。

5. 一般人(Average),顾名思义,就是特征不明显的那些人。

接下来的跟踪实验发现,即便是换了学校,换了同学,这些人在新群体中的定位几乎是没有变化的,除了一类人,就是“被忽略的人”,这种人在群体印象中像一张白纸,所以改变定位会更容易,在实验观察中,结论也是如此。

所以作者的观点可以说很可怕,受不受欢迎似乎是我们早已被决定的事情。等你到了能阅读这本书,知道欢迎程度很重要后,再改变就已经晚了。因为与人,特别是管理与多人的关系,是一件很难调整的事情,不像学习编程或者锻炼身体,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路径和反馈。而如果你想提高“受欢迎度”,你可能要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消费观念等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整。

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定位不是特别受欢迎的人,那么你需要经历一个必需的自我怀疑过程。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朋友对话的时候,在一句话不经大脑就想说出来之前,先有意识地忍一忍,思考一下这句话说出来会对别人的情绪造成什么影响,多刻意练习几次,你会发现你在与人沟通的友好度上会有所提高。

思维方式的提高重点在于培养自己的“同理心”,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开篇就论述了“同理心”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是一个相当宏大的问题,这涉及到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而你所能做的就是开阔眼界,多和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慢慢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味。

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同消费习惯的人很难相处。当然这个消费观念的事情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不必强行去买自己负担不起的东西来适应其他人的习惯,其次学会接受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消费习惯。比如有的人只存钱不花钱,其实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不是太有好处。

有时候,改变自己让人不免觉得特别复杂和被动,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其中相对简单的一条路,就是提高“身份地位”,这个比全面改变自我要稍微简单一些,所以很多人发奋图强,希望当官或者出任 CEO 来获得这种“欢迎度”。但是话说回来,想要提高身份地位,也是和受欢迎这件事分不开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存在一个方法,能让你用极简的方式完成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的改变,那就是读书。读完了一本又一本好书以后,你也许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而更受欢迎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