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亚地图 ![]() 作者简介 ![]() 张爱麟,1922年出生于印尼苏岛亚齐省。二战前在棉兰苏东中学上学。日本南侵时辍学,参加华侨地下抗日组织“华抗”。战后在棉兰《民主日报》编辑部工作,同时参加“民盟”、青年界爱国民主运动。1952年初回国。 从一部辞典看日本的狼子野心 -为纪念印尼苏北华侨抗日"九二O"事件74周年而作 作者 - 张爱麟(印尼归侨) 图- 网络 1940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妄图瓜分世界。 德国突袭苏联。那时媒体就热烈议论,日本是北进还是南下。北进即从西伯利亚进军,配合德军夹击苏联,先解决心头大患。日本也的确试探过。结果受到苏军痛击,何况苏联境内这一带也没有什么油水。日本垂涎的是南洋丰富的资源,而且也知荷英殖民军不堪一击。可是日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偷袭珍珠港,惹怒了美国,终于战败投降,落得今日境况。日本军国主义者后来也在反思,当年若不贪心,不去惹美国,先干掉大东亚(整个亚洲),不是很好吗?没有后悔药。 日本南侵,蓄谋已久,精心准备,文化先行。出版了亚洲各国的辞典。 日本南侵前夕1940前后,大东亚省(注一)与外务省共同指示外务大臣松岗洋右,要他指示“统治学盟”编纂一部印尼语日语辞典,限期三年完成。“统治学盟”如期完成, 辞典于昭和18年7月20日(1943年7月20日)出版发行。占领印尼后一年半。 辞典名称《标准马来语大辞典》,印尼文KAMOESBAHASAMELAYOE|(INDONESIA)NIPPONYANGLENGKAP (注二),辞典厚厚的一部,质量很高,除了丰富的词汇,最大的特点是收入了当时印尼大量的组织机构党派团体企业学校等信息,等于一本印尼社会情况手册,辞典初版即印了20,000册。可是并不对外销售。直到日本投降才向社会抛售。究其原因是想等日军占领稳定之后,大量移民过来,供日本居民学习使用的。 (2017年9月3日写于深圳) ![]() (注一):按国际惯例,外交部是管辖全世界地区的,如:亚洲司、欧洲司、美洲司等。日本当时设了个“大东亚省”,即亚洲部,而且排在外务省之前,可见其地位非同小可。原来“大东亚省就是策划实施”大东亚荣圈的部门,将来所有被占领国的傀儡国王总统等圈在里面“共荣”,难怪地位如此重要。今天的日本不就没有了“大东亚省”了吗。 (注二):荷兰殖民者对印尼实施“分而治之”策略,当时不通行“印度尼西亚”一词。但马来西亚的马来语与后来的印尼语基本相同,因此这部辞典在马来语之后括符注明“印度尼西亚”,指示系供在印尼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