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3)——汇率

 yh18 2017-09-14

上文谈到了国际收支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收支是应该要达到平衡状态的,在这个过程中进出口NX以及NIRA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给国内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学习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汇率。因为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国家之间交易的交易都是通过汇率来调节的。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3)——汇率

1 名义汇率与实际利率

汇率是以本国货币标价的一个单位外币的价格,一般用S表示名义汇率:

S=S单位国内货币/1单位国外货币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52,也就是说,1美元可以兑换6.52RMB。这种以本国货币来标记汇率的方式称为美式或者直接标记法(英镑、澳元、美元、新西兰元)。相反的,就称为间接或者欧式标记法(其他)。

名义汇率是由参与其中的参与者所决定的,目前外汇市场交易金额十分巨大,且流动性非常强,而且单一国家无法操纵,整个市场受到基本面的影响,而相对于股票与期货市场,受投机者的影响更小。一般来说,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 A 各国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 外汇做市商;D 外汇投机商;E 参与国际交易的基金经理;F 进出口企业。目前,主要的参与者还是以银行为主。

依据时间,汇率又可以分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即期汇率通常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交割(一周内),而远期汇率通常是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间段交割,有时候甚至达到10年以上。如果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为“升水”,反之称为“贴水”。

实际汇率是国外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与国内的价格比例:

S实际=S*Pf/P

其中,S为名义汇率;Pf是指国外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P指的是国内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如果两个国家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等,那么S实际=S。

上面介绍了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基本概念,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国家的国际贸易的呢?这就需要先介绍一下汇率的制度。

2 汇率制度

说起汇率制度,就不得不提2战之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当时所有的国家货币都与美元挂钩,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目前还没有其他的货币能够代替,所以目前市场上呈现多元化的汇率制度:

A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在此制度下,央行不对外汇市场实施干预,市场参与者根据供需来决定汇率。由于影响汇率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相当不稳定。这对于国际贸易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所有与之交易的投资者不得不购买汇率保险或者对冲来防止风险,增加了交易成本

B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为了解决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带来的问题,很多国家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汇率的大幅波动风险,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央行来完成的,其手段主要有:

a 平滑日常波动,偶尔进入市场,不尝试干预货币的基本趋势,介入相对较少;

b 逆着经济风向而操作,但是这种操作一般限于由偶尔因素造成的短期或者中期波动,它的目的是为了拖延,而非抵抗基本的走势,介入程度中等。

c 官方制定一定的汇率范围,央行通过操作来控制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又称为“非官方钉住。”介入程度较高。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3)——汇率

C 目标区间管理

在此制度下,一个国家会通过在调整货币政策来保持汇率在一个中心汇率为基准的区间内。虽然这种方法有效降低可汇率的波动性,但是中心汇率的确定十分重要,在EMS中,各个国家确定本国货币对一篮子欧洲货币的汇率,然后决定其上下浮动的区间。如果这种制度管理得当,即使央行不出面干预,往往汇率也能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

D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是最古老的制度,政府通过自身的手段将汇率控制在某一固定水平上,但是其他货币的汇率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事实上,这种制度只是相当于浮动区间很小的汇率制度。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汇率固定,那么国际交易成本将会降低,那么交易将会得到发展,分工将会深化,自然,社会总产出就会增加。不过,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维持固定汇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这样的体系必须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但是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固定汇率并不是一个放之天下皆准的方法。

3 汇率与国际贸易

一般来说,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因为首先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是通过货币来完成交易的,而汇率将会直接决定交易的成本,所以汇率对各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3)——汇率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发生了大幅降低,那么意味着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相对而言,国外商品的价格相对升值,购买力增强,国内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会增加,至少在成本的层面上是这样的。但是这种货币贬值会造成国内总生产的贬值,消费与投资都会锐减,虽然对于外国居民来说,相同的外国货币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但是对于国内居民来说,相同的本国货币可购买的东西下降了,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这种靠着降低自己购买力的方法来提高竞争力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没有用的,并不是提高国家经济的根本方法,根本方法还是要切实的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利用率。

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发生了大幅升高,那么意味着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上升,货币升值,相对而言,国外商品价格降低,购买力降低,国内商品的竞争力下降。所以,有的时候人们会担心国家汇率上升会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其实不一定。因为购买力的增强使得可以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到原材料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恢复竞争力。

所以说,汇率的上升与下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但是突然性的大波动还是会影响交易的成本,对国际贸易是不利的,所以各个国家都尽可能的维持货币的相对稳定。

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汇率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名义与实际利率以及普遍的四种汇率制度。下文将要继续介绍汇率与价格水平、利率的一些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