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总有两面,对和错、真和假,阴阳是我们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哲学观点,涵盖万物,计算机的机器码0和1也是如此,简单的判断却改变了世界。那么学习认知高古玉的过程,也是知假辩真的过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认识了全部的仿古玉这个集合,那么如果一件不在这个集合的玉器,自然就是真高古玉。前面说了光从馆藏真品上面学习是无法成功买到真高古玉的,因为道理很简单,你如果不知道仿品能做成什么样,和真高古玉区别在哪?不就成了三打白骨精中的唐僧吗?被有着火眼金睛的猴子分辨出来、并打死的妖怪,在唐僧、老猪、老沙眼中就是一家三口普通人,这虽是小说情节,但现实中的仿古玉可比整个西游记里面的妖怪多的不知多少倍。 那么学习仿古玉就成了第二阶段核心内容,这个过程是有螺旋反复性的,比如今天你发现了你自己认为的某些真假古玉之间的区别,明天就可能发现你自己总结的这个点有局限性,无法应用于其他玉器的有效判断,甚至某些时候还会产生副作用,陷入无法自拔的困惑迷茫中,这就是第二个阶段特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同雾里看花,瞎人摸象,这些都是正常的,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仿品总是按照人们总结的各种不可仿理论去做假的,各个级别的仿品对应各个级别水平,真正高仿是专杀高手的,整个学习过程如同游戏通关,从低仿到高仿,可以说让你天天上一当,当当不相同。 但是现代仿品都是近二三十年以来所做,却可以分析出共同性来,因为都是一个时代的人仿制,它们虽然制作手法不断升级,做旧技术与时俱进,但都脱离不了现在工具和技术,模式化明显,因为无法做到原创性,模仿痕迹明显刻意,就某一类仿品而言,见到学习一件,就可以有效免疫整个这个厂子、这个作坊、这条流水线仿古产品。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多去市场收集各类仿品基因标本,吃透它们作假手法,当能准确分析市面上大部分仿古玉风格后,这第二阶段就要圆满大成了。 这个阶段淘汰的人也是海量,很多人越看仿品越迷糊,甚至开始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此生终止于这个阶段了。这个阶段如果自身不能走出,那就必须要有外力借助了,一个可以明确告诉你真或者假信息的途径,至于你最终怎样分辨是因人而异的,有人看工,有人看料,还有人看沁,殊途同归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