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钟对仗与嵌字技巧探微

 菖蒲泛舟 2017-09-14

        要:诗钟是“对仗的高峰”,其对仗与对联的要求基本相同,但要求更严,尤其在词的结构、内涵等方面,如不细究就会出现对仗弊病。要使对仗工稳,须从析结构、识内涵、明变异、探虚实、察动静、划节奏、求匀整、避同音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嵌字格诗钟俗称“折枝诗”,规定嵌入的字称为“眼字”,眼字组成的词称为“眼”。诗钟要求眼字嵌得稳妥,其创作必先“对整眼字、由眼生意”。当眼字的词性不同,或者难以配成相互对仗的“眼”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对整眼字:1.作成“太极句”;2.作成“当句对”的句子;3.间隔组词法;4.采用转品法;5.采用“吊眼”法。嵌牢眼字的方法是:1.用眼字组成专有名词;2.将眼字关联密切相关的事物,往往借典成联;3.通过句中字间的相互照应嵌稳眼字。

      关键词: 诗钟;折枝诗;对仗:眼字;嵌字 

      本文重点阐述诗钟创作的重要技巧——对仗与嵌字,引用的观点与诗例主要源自笔者网络文章《诗钟津梁》与《首求合律》。

      一、诗钟对仗工稳的方法

      诗钟与对联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其句式均源于律诗的颔联或颈联。对联的句式在继承律句的基础上可以有所变化,而诗钟则严格遵循七律的对仗句式格律,二者在对仗上的基本要求大体相同,如: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2008年版)。但诗钟作为“对仗的高峰”,在对仗的要求上更为严格,尤其在词的结构、内涵等方面,如不细究,就会出现对仗弊病。现就对仗工稳须注意的要点归纳于下。

      1.析结构

      对仗中“结构对应”往往比“词性对品”更为重要。例如“生死”对“富贫”,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词性虽不对品,但结构对应(二者都是反义联合),因此也算工整。要判断结构是否对应,须弄清结构的形类。以两字组成的词或词组为例,主要有八种结构类型:

      (1)偏正式,其特点是前一个字修饰或规定后一个字,如“小河”、“铁人”。

      (2)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同、相近、相关的词根并列而成,如“是非”、“制造”、“仁义”、“山海”等。联合词中的词根是并列的,没有主次关系。

      (3)动宾式,由动词与宾语(动词的支配对象)组成,如“开门”。

      (4)主谓式,由主语与谓语组成,其构成公式是“什么+干什么”,如“地震”;或者“什么+怎么样”,如“山高”。

      (5)动补式,后一个词根说明、补充前一个词根,如“打倒”、“厘清”、“说明”。

      (6)物量式,由名词(物)与量词组成,如“船只”、“花朵”、“布匹”。

      (7)附加式,由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附加意义的词缀组成,如“桌子”、“石头”。有时词缀放在词根的前面,如“老虎”、“阿姨”等。

      (8)重叠式,相同的两字并列,如“弯弯”、“常常”。

      以上八种结构须同类相对,类不同不相对。例如“金瓯”不能对“玉帛”,因为“金瓯”是指用金子打造的瓯(一种盛茶水的容器),属于偏正结构;“玉帛”是指“玉器”与“丝织品”,属于联合结构。又如“抢走”不能对“回归”,前者是动补结构,后者是联合结构。又如“背井”不能对“归途”,前者是动宾词组,后者是偏正词。联合结构又分为反义联合、同义联合、相类联合等。如以“奔驰”对“往返”就不够工整,因为前者是同义联合,后者是反义联合,改对“跳跃”就工整了。

      有些词要从原始意义上弄懂它的含义才能分析其结构类型,例如“文明”是哪种结构?《尚书·舜典》(孔颖达注疏)中对“睿哲文明”的解释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按此“文明”具有观照人类整个劳作的含义,可见“文明”属于联合结构。又如“风骚”,原指《诗经》(以其中的《风》代替《诗经》)和《离骚》,所以也是联合结构。

      2.识内涵

      词的对仗与否不能仅从字面分析,还要从词的内涵上分析。比如“甘草”对“香花”、“江西”对“塞北”,“香花”与“塞北”是泛指,属于通用名词,而“甘草”与“江西”是特指,属于专有名词,因此不能相对。又如花、鸟、鱼、虫是总称,梅、兰、竹、菊是别称。以“鸟”对“鱼”、“梅”对“竹”都算工整,以“鹤”(别称)对“鱼”(总称)则不太工整。“花”对“菊”、“鸿”对“雁”则属犯忌,因为花包括菊,而鸿就是雁,犯“合掌”之弊。又如“金”对“玉”,兼有质、色双重对仗之义。再如“杜甫”不能对“昌龄”,前者有姓有名,后者只有名字。

      从严对的角度分析,有时还要关顾词在拆分与合并时的各自对仗。例如“李白”对“杨朱”,不仅姓名对仗,还包括“李”对“杨”、“白”对“朱”。此类例子很多,如“马援”对“羊祜”、“株连”对“草创”、“胸怀”对“掌握”、“杏眼”对“桃唇”、“蝶板”对“莺簧”等。

      词义内涵不明,易造成对仗不工,例如“国·家”一唱:

国货日追洋货上

家乡月比异乡圆

      这里的“日”属于时间概念,意指“每天”,而非“太阳”;“月”是指“月亮”,而非年月之“月”,两者含义不相类。又如 “关公·包公”分咏:

大将容能铭蟹甲

微臣胆敢打龙袍

      其中的“容”是指“面容”,属于实指,而“胆”是指“胆量”,属于虚指,并非人体器官,可见作者未明词义。再如“腾·飞”一唱:

腾达不骄诚可敬

飞黄戒满实堪尊

这里的“飞黄”其实是一种马,作者将其附会为“飞升”之意,因此误与“腾达”相对。

      3.明变异

      改变词的词性又称为“转品”,是作诗的常见方法。如名词作形容词用、名词作动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形容词作名词用等。例如“光明”之“光”是形容词,“烛光”之“光”是名词,“光前裕后”之“光”为动词。“衣服”之“衣”为名词,“衣锦还乡”之“衣”为动词(仄声)。辩明词性的变化才不会出现对仗上的失误。例如“蒙昭雪”不能对“感惠风”,这里的“雪”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作“洗”字解。又如“苦奔波”不能对“闲赏月”,这里的“波”不是水波,而是动荡之意,属于名词作动词用。

      4.探虚实

      清朝马建忠著的《马氏文通》是首本系统介绍汉语语法的专著。其中把中文字分为实字与虚字两大类。“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情态者,曰虚字”。具体地说,实字(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字(词)包括副词、代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诗钟对仗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虚实一般不相对。但虚实有时可以转变,虚字转作实字时可对以实字,而实字转作虚字时也可对以虚字。如“所有”之“有”、“能事”之“能”、“大是”之“是”均为虚字转作实字用。而“不一”之“一”、“兴许”之“兴”、“无多”之“多”、“权且”之“权”、“弥艰”之“弥”均为实字转作虚字用。善用虚字是诗钟的特色之一,如“松·鹤”一唱,作:

松青一子偏名赤

鹤白斯楼却姓黄

      其中的“偏、斯、却”均为虚字,“一”为实字虚用。

      5.察动静

      前人将汉字分为动字和静字两类,动字就是动词,静字就是非动词,动静不能相对,否则就犯“内外科”之弊。如“野·生”六唱,作:

绝色好花遍野放

多情明月倍生怜

      其中“生”是动字(动词),“野”是静字(名词)。“野、生”作为眼字不可移易,为使对仗工整,须使两个眼字的词性相同,或同为名词,或同为动词,或同为形容词。

      有时动词的词性削弱到从属的地位,即动字转为静字。例如“欢歌笑语”中的“笑”,其作用只是形容后面的“语”字,组成的“笑语”不是动宾结构,而是偏正结构。由此可知,“笑语”(偏正词)不能对“听歌”(动宾词组),因为“听歌”是“听歌曲”之意,而“笑语”却不能解释为“笑语言”。

      动字转静字的例子还有“思绪”之“思”、“征程”之“征”、“论文”之“论”等。

      6.划节奏

      对仗的两句,不仅要关注词性、结构、平仄的对应关系,还要使句读的节奏一致。例如上句是四三节奏,下句也要四三节奏,不能用二五节奏。七言句中的各字,有的粘上,有的粘下,必须划分清楚。比如“兴国计”不能对“正家风”,前者“国”字粘上,节奏是“兴国——计”,属于二一节奏;后者“家”字粘下,节奏是“正——家风”,属于一二节奏。若“兴国计”对“发家源”就节奏一致了。又如“瘦·肥”七唱:

但得安居甘骨瘦

不为屈就委身肥

      其中“甘——骨瘦”是一二节奏,“委身——肥”则是二一节奏,可见节奏不协。

      又如“诗·海”六唱:

雾敛霞光烘海日

花摇月影动诗情

      细品句意可知:上联是二五节奏,下联是四三节奏。可改上联为四三节奏,作:

霞焕日光烘海宇

花摇月影动诗情

      7.求匀整

      对仗的本质是体现了一种对称、整齐、协调、均衡的美。诗钟的上下联具有分咏的功能,无需像对联一样要求“意联”,但也要求所表达的概念相类,铢两悉称。如果上下联所咏的内容相去甚远,毫无内在联系,也就失去对仗的匀称之美。比如上联写景,下联也应写景,若改为说理论事就显得别扭。要做到对仗匀整,须注意以下要点:

      (1)上句“有人”(能感受到人的存在),下句也须“有人”。

      (2)上句用典,下句也须用典,否则犯“独眼龙”之弊。

      (3)新不对古(即两个典实的时间距离不能相差太大)。

      (4)人名对仗时,须姓、名各自相对,不能有姓有名对有名无姓。

      (5)上下联内容相类,内涵的大小也要相当。

      有违上述要点的例子试举二例。如“溪·山”一唱:

山径归人双屐紧

溪桥落日一舟横

      作意虽佳,但上句“有人”,下句“无人”,难免有嫌。再如:

万壑松涛舒画卷

一盘荷露动珠光

      上句之景宏大,下句之景微小,失之均衡。

      福州地区作诗钟还要避免“三足蟾”的毛病,就是指上下联不能出现三个同类字。如“飞·数”四唱:

去棹如飞移岸走

有山无数夺江来

      其中“岸、山、江”三字同属地理类。要救弊,可以砍去一“足”,改成:

黄叶如飞辞树去

青山无数夺江来

      或凑成四“足”,改为:

白瀑如飞辞岫去

青山无数夺江来

      8.避同音

      为使音节清晰,声调协和,句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同音字或近音字。如“星”与“心”、“新”、“辛”以及“成”与“城”等,都应相避。例如“不辞重负赴征程”,其中“负”与“赴”两字同音,使得句子音节不清晰。

      二、折枝诗的嵌字技法

      1.对整眼字、由眼生意

      诗钟嵌字格俗称“折枝诗”,嵌入的字称为“眼字”,眼字组成的词称为“眼”。例如以“山·海”一唱为眼字,“山”可组成“山青、山峻、山风、山人、山云、山村……”;“海”可以组成“海霞、海雾、海国、海天、海内、海深……”。嵌字诗钟的做法,首先要“择眼配对”,就是从罗列出的许多“眼”中,找到对仗关系的“眼”。如“海国”对“山村”、 “海雾”对“山风”、“海深”对“山峻”等。眼字组词的时候,是粘下还是粘上要符合句式结构的划分要求。眼字处在一、三、五位置时须粘下(即眼字与其后面的字组成词或词组),处在二、四、七位置时须粘上(即眼字与其前面的字组成词或词组)。眼字在第六字时,粘上粘下都可以。

      眼字组成对仗的词或词组之后,可根据词或词组的内涵来构思文意,言情、叙事、说理、写景,全仗作者的学识水平和联想能力。例如“山高”对“海阔”,可以写风景、渔樵、鱼鸟;或寓志向、言情义;或借“填海”、“移山”之典成文;或论说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的哲理。可见文意受到眼的启发,也受眼的制约。有的眼适合写景,有的眼适合说理。诗钟高手,每能用难以入诗的眼构思佳作。如“正·大”一唱,以“大旨”和“正题”为眼,作:

大旨能涵方警句

正题未入枉长篇

      又如以“正色”、“大声”为眼,作:

正色能增言语重

大声难掩理由亏

      又如“大·好”一唱,以“好色”、“大馋”为眼,作:

好色思穷山水美

大馋欲饱古今书

      当眼字不对仗时,应力求其组成的词(即“眼”)对仗。例如“必·兴”五唱,“必”为虚字,“兴”是形容词或动词,二者本不对仗,但若组成“必然”与“兴许”,一为肯定,一为怀疑,反向相对,极为工整。作句如:

好句自来兴许有

大功深钻必然成

      如果“必、兴”二字不组词,而是作单字用,那么两句的三字尾绝难对工整,因为眼字词性不同。

      两个眼字的词性不同,或者难以配成相互对仗的词或词组时怎么办?以下方法或可解决问题。

      (1)作成“太极句”,即与反义字组成联合词,如“初·晴”一唱,组成 “晴雨”和“初终”,作:

晴雨难磨松老节

初终不改竹虚心

      又如“寒·水”三唱,组成“寒温”和“水火”两词,作:

常省寒温慈母意

不辞水火好官声

      (2)作成“当句对”的句子,即在本句中自相对仗。例如“初·晴”一唱,作:

初柔后壮江河性

晴露阴藏日月容

      “初柔”与“后壮”、“晴露”与“阴藏”形成对仗关系。

      当句对中相对仗的词或词组可以并在一起,也可以分割开来。如“一·新”六唱,句云:

旧瓶尚可装新酒

 异梦焉能共一床

      其中“旧瓶”对“新酒”、“异梦”对“一床”,但不相连。又如:

弄巧却偏成拙显

勾鸾终亦嫁鸡随

      “弄巧”对“成拙”,“勾鸾”对“嫁鸡”。

      再如“前·进”一唱,作:

进多尤望支能少

前紧还求后不松

      其中“进多”与“支少”相对、“前紧”与“后松”相对,只不过将“支少”与“后松”拆分而已。

      (3)间隔组词法。将眼字与其他字组成词或词组,但分隔开来置于句中。如“破·喉”四唱作:

扼且如喉关险绝

攻终不破垒何坚

      其中眼字组成的词组是“扼喉”、“攻破”,只是将“扼”与“喉”、“攻”与“破”分割开来。

      又如“触·怀”四唱云:

争先所触何非忌

媚上于怀未必惭

      将“触忌”、“惭怀”拆分成四字置于句中。

      (4)采用转品法,即改变眼字的词性。例如 “风·正”一唱,作:

不正予人多面目

可风于世一清廉

      本来“风”为名词、“正”为形容词,这里则将“风、正”两字都当作动词来用。

又如一次诗钟集会,以福建霞浦建善寺中的“建·善”为眼字,作一唱折枝诗,笔者句云:

善此舌锋能匹敌

建吾心府不存奸

      “善”是形容词或名词,“建”是动词,如果不用转品,绝难对仗工稳,因此将“善”转作动词用,其意大体可解作“完善”。

      (5)采用“吊眼”法。就是眼字不组词,而是作单字用,作法是在眼字之后附一字,通过这一字的“承上启下”作用,将前后文意连贯起来。例如“大·好”一唱,将眼字与虚字配合,作:

大纵堪夸缘比小

好休过誉为含差

      或眼字作副词,依附于形容词、动词,例如:

好多俊杰披荆棘

大半英雄出草莱

 

好施善政疗民瘼

大展雄才壮国威

      或在眼字后面加方位、时间,组成“时空句式”,如:

大处无非能守节

好时未必不存瑕

      “吊眼法”的眼字虽未组词成眼,但眼字同样要求嵌牢,避免不牢靠的“冇眼”。例如“初·晴”一唱:

初观红叶经霜染

晴见白梅傍雪开

      其中“初、晴”二字在句中并不起作用,嵌而不牢。

      2.嵌牢眼字的方法

      眼字妥贴是衡量诗钟高下的标准之一。怎样嵌牢眼字?下列方法可供参考。

      (1)用眼字组成专有名词。例如如“中·后”六唱,作:

脂井下埋陈后主

脐灯旁泣蔡中郎

      “陈后主”即陈叔宝,“蔡中郎”指蔡邕。由于二者皆是专有名词,不能更改,这样眼字就嵌牢了。

      又如“老·哥”七唱,作:

鼠无大小皆称老

鹦不雌雄尽叫哥

      此联构思巧妙,每被称道,其实是将“老、哥”二字分别组成专有名词“老鼠”与“鹦哥”,只不过是将专有名词拆分置于句子首尾而已。

      又如“普·法”一唱,受眼字的限制,作义狭窄,难以拓展。但有一联据典成文,十分工巧,句云:

普兴犹忆卑斯麦

法盛当推拿破仑

      这里的“普”是指普鲁士,“法”是指法兰西,属于专有名词。

      (2)将眼字关联密切相关的事物,往往借典成联。如“诗·瓮”一唱,作:

诗苛曹植情何忍

瓮入周兴法自公

      用“七步成诗”与“请君入瓮”的典实,“诗”、“瓮”为典中重要字眼,难以移易。又如“夜·声”七唱:

清操不玷金辞夜

疑案难明斧有声

      以东汉杨震拒金于黑“夜”和宋朝赵匡胤寝殿“烛影斧声”疑案典故入联,“夜、声”嵌字了无痕迹。

      (3)通过句中字间的相互照应嵌稳眼字。现以“双·百”一唱为例,择句分析于下:

      “双峰对峙一帆来”,以“对”体现“双”。

      “双峰月下捧珠同”,“捧”非“双手”不可。

      “百鸟投林声错杂”,以“声错杂”衬托“百鸟”。

      “双栖不省孤飞苦”以“孤飞”反衬“双栖”。

      “双再难求惊国色”,“国色无双”早有成语,因此非“双”不可。

      “双嶂列屏排左右”,通过描绘“左右”排列来突出“双”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海瀛,郑丽生.诗钟史话[M],1964.

[2]肖晓阳.诗钟津梁[M],1993.

[3]马建忠.马氏文通[M],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