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企业批量获取用户须用心锤炼三板斧,把用户体验推到极致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9-14


一边是用户,一边是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夹在中间:为传统金融机构做了跑腿的事,用收费来找自己的盈利模式;为用户做了跑腿的事,用免费来换口碑和数量。因为平台的作用,中国人金融消费的需求会被细分化,平台将用户的需求细分化、定制化,使得金融资产或者金融配置更加有效率。

互联网金融怎么发展用户?

互联网企业批量获取用户须用心锤炼三板斧,把用户体验推到极致

第一,要靠最精准的风险定价,把用户进行分层,对不同的用户进行风险定价,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素。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新的格局,市场级用户的需求会推动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在过去的时代,技术的引导可以推动市场的变革,在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一定是用户的需求促使了企业的产生,促使了模式的创新,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思维和理念。

第二,在互联网端每个用户是被尊重的,每个用户的需求也应该被满足,基于这样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抛弃了用户创造产品,妄图用技术驱动市场的企业,将可能死得非常快。在工业时代,用这样的思维非常成功的企业,已经凋零了,像柯达和诺基亚等IT型企业已经没落了。在压力面前,很多传统的家电企业、地产公司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思维用驱动产品,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变没有效率的市场营销行为。

互联网企业批量获取用户须用心锤炼三板斧,把用户体验推到极致

第三,算法改变一切,可以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充分挖掘个人金融的场景,给予行业参与者足够多的机会。这种场景背后靠的是算法:它正在改变人们看新闻的方式,比如今日头条;正在改变人们的搜索方式,比如手机百度;正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比如Uber;如今,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理财方式,通过智能匹配帮助用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在安全和收益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种变革引发互联网金融格局的变化,每个用户将会排到最高的程度。在过去传统金融市场里面,金融机构是强势的,每个个体都是弱势的,是不可以被服务好的。如今,每个个体有可能被尊重,有可能被充分地满足需求。面对这种可能性,很多用户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愿意为此尝试。

互联网企业批量获取用户须用心锤炼三板斧,把用户体验推到极致

有用户不难,难的是做到极致。金融创新一定伴随着用户体验的突破,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未来,一定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融合。从用户角度来说,不需要两个差不多一样的平台。未来,如果平台自己没有竞争力,那么一个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么在竞争中消失,要么是一个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子集。

为什么会消失?回到最朴素的数学原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没有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到最后会是一个空集,将一点点失去赖以生存的用户。

互联网企业批量获取用户须用心锤炼三板斧,把用户体验推到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