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山中 | “浮世山水行”之孟新宇

 木子4kfvyzepq8 2017-09-14

『    ' 山水 ',是中国艺术传统的重要文脉,其背后的宇宙观、哲学观和人生观无不透露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性格与审美情趣。一千多年前,山水成为了东方文化的载体;在今日,人与自然相和谐,相映衬,回归素朴,独对天地,俯仰人生的生命和文化追求仍然在一些当代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中延续。

从今天起,我们将向大家介绍这些在当下这个仍然醉心 ' 山水 ' 的艺术家,他们在大自然中的行迹,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与 ' 山水 ' 是如何互为 ' 因果 ' 的……     』

孟新宇

当代油画家

1974 年出生于河南虞城

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十多年前因缘聚合之下

筑画室于林州太行屋脊之紫云山庄

文 / 孟新宇

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山中画画。长时间的山里生活让我变得对都市里的灯红酒绿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排斥和陌生,在城市里呆着虽然不寂寞,但时常感到孤独;在山中虽说寂静但不孤独。城里的忙碌和拥挤,常会让我想念太行山的长岭大坡,想念中原荒野上的古代城池和遗迹,想念龙门和石窟寺的大佛,想念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山中眺望,想念寂静夏日在山中面对着画布发呆的日子……

孟新宇工作室远眺

每当我深入到山中,站在太行山上,用我的心灵与有限的眼界去触碰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心中总会汹涌澎湃。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看着山中的光线一点一点变暗,此时我便开始发呆,周围安静得不能再安静,时间也凝固了起来,此时忘掉了小我,仿佛自己就是山中的一棵草木随风摇曳,寂静欢喜。面对着层层的山峦、天空的云彩、归家的农夫、葱郁的树丛、静寂的庄稼……他们开始与我相望对话,我对他们的热爱无法言说。

工作室长廊

长期的山中生活让我的眼睛开始越来越敏感,山中一草一木变得那么活跃而又生动。这种敏感对于绘画、对于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坚信这种感觉是上天对我痴迷绘画的回报和恩宠。这些多年来在山里的绘画写生经历和我所画的内容,变成浸淫在我心中的元素,在我的生命中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一路走来,给了我无法言喻的大乐趣,也成为了我的本能、思想和技能。有了这些基础才有可能让生命如花朵般绽放,哪怕一时我也愿意。

作画中的孟新宇

工作室内景

工作室夜景

当今人们无法完全脱离城市生活,我也一样。想入山,进太行入深山,天天对山而坐,对山而画,天作顶,山作地,连接着八百里太行的地气。晴天,清风一阵一阵从耳边吹过,阴雨天,云雾在脚下飘来游去。山中忘却岁月,没有压力,没有要求,更不需要努力、挺住等字眼。忘却了时间、忘掉了周围,握紧画笔进入画中,如奔马驰骋……

工作室窗外风景

我喜欢做梦,尤其是在山上住着的时候。山居生活的作息时间完全和当地农民的作息时间一样,早上六点多起床,踏着晨光步行几百米就到了我画画的工作室,在那儿看看书,整理资料,勾勾草图。

九点钟去吃早饭,然后一直画到下午两点,午饭后睡一小会,冲杯清茶发发呆,然后一口气画到晚上八点多钟,晚饭后就在山上散会儿步,回到住处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风声往往不到十点就睡着了,常常整夜的做梦,一场睡梦就像一部没有结尾的既长又曲折的电影。

梦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会梦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事物和人,山中白天一整天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体验和观看山中的风景、画画、发呆和读书上,我有近十年的时间有意识的接近相对唯美一些的东西,尽量避开不看恐怖或血腥的文字和影视,所以好多梦大多都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徘徊,梦里面常将自己投注在山野之间观看,徜徉,寻访,驻足。梦中能畅游辉煌奇绝的风景,也经常经历寂寞暗沉的独行,梦中的风景用画笔很难捕捉,尽管我一直在努力的捕捉这种感觉。

想起一个有意味的故事:梵高在法国南部乡村的山坡上写生,走过来一个年轻人。梵高跟他打过招呼,指着山坡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麦田和村庄,说:' 我觉得这里像海一样美,你觉得这很奇怪吗 '?' 不 ',年轻人说:' 你觉得这里像海一样美并不让我惊讶,但我个人认为这里比海更美,因为这里有生命栖居 '。有生命栖居就会有梦!' 有生命栖居 '。是啊!即使高渺如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中,不也在葱郁悠远的深山之中点缀几笔劳作远行的山民,或是散淡悠闲的高士?

人本身并不外于自然,我们的祖先也早就学会了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谦卑朴素信仰的感召下经营出别具特色的生存模式。它们在自然界之中可能只占据了一点点的位置,但就是这一点点的存在,即显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来到豫北南太行的太行屋脊营建工作室,转眼十年已过,归隐山野的生活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率性无为和恣肆放达的状态。面对大山,我亦感受到荆浩之雄沉、关仝之苍茫、董源之天真、巨然之清净。何谓是,何谓非;何谓道,何谓理;何谓常,何谓变……

我觉得人的一生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持之以恒的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福报。四季的山是不一样的,四时的天气也大不同。听着鸟鸣在山谷中回响,山风吹过树梢,看着阳光照进房间,窗外春花飘零,秋霜埋落,自然的枝枝杈杈就顺着气脉流进了梦里消化发酵成笔下的线条、肌理和色彩……画画的时候,自然的事实和梦中的虚幻搅在一起是妙不可言的事情。微信上看到几句话,觉着很有道理就引用过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慢,现实会苍白;脚步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当美好的梦想和现实的脚步合一时才能达到真正的精彩。

孟新宇作品

七月太行 8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宋陵的春》61x73cm   布面油彩   2015

《盛夏西乡坪》130x162cm   布面油彩   2015

《苏州园林》80x80cm   布面油彩   2014

《金灯寺》100x100cm 布面油彩   2014

《四季太行》之四(冬)200x100cm    2015-2016

孟新宇山居纪录片《上山——寒暑不知年》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