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和闽南人是闽越人还是汉人后裔?哪个民系汉人成份更多?

 方远图书馆 2017-09-15
古来,闽粤两地分布着诸多少数族群,如闽越、瓯越、南越等百越支系,尽管当地保留有众多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闽粤各民系(如闽东、莆仙、闽南等闽系,潮汕、广府、雷州等粤系,以及闽粤赣交界的客家系)的汉越归属却常常无法得到统一,因此产生过大规模的械斗和口诛笔伐,而这种分歧古来有之。

  闽南人与客家人,广府人与客家人,潮汕人与客家人,历来不甚和睦,直至今日,闽南、潮汕和广府仍有大部分人认为客家人为闽越人后裔,而相反的,客家人亦常常论断闽南人、潮州人和广府人的百越基因,凡此种种,闽粤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除了二者文化上的差异之外,当然更多的是不同民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盘和资源的争夺造成的冲突。

  本文仅从各民系所在区域的姓氏分布,试着说明客家人与闽南人,谁的闽越成份更大。

  一、闽东与广府人

  历史上,百越民族似乎与远古华夏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否为蚩尤兵败后举族南迁,或者吴越灭国后残余支脉,此处姑且不论,但其确实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原始人类,与中原炎黄两个部落具有同等地位。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此后赵佗继任并自立南越国,直到公元前112年为汉武帝所灭,相当长的独立和融合之后,中原势力范围达江西南部,广东东部(东至揭阳)。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发四路大军入闽,横海将军韩说的水军首先进占东冶,被余善“劫守”到闽北前线的繇王居股和建成侯敖,合谋杀死余善,降于汉军。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为由,下令将闽越民众全部迁往江淮间安置。

  经秦汉恩威并加之后,广东和福建成规模的闽越人不复存在,特别是广东腹地、闽北和闽东基本不再有闽越人,而处于二者之间的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地区则处于真空地带,仍有大量越人活动,该区域即今闽南、客家、潮汕人聚居地。

  二、蛮獠啸乱

  “唐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居民苦之。诏命归德将军陈政进朝仪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兵南下。是年,陈元光十三岁,领乡荐第一,旋即随父母戍闽”。经陈元光励精图治,在泉潮之间的越人动乱逐步得到平息,当地真空地带因此设置两个地级行政区,为漳州和汀州,此后百年,闽南的支系:漳州闽南人及闽南语形成,而汀州的客家民系亦在不断播迁壮大,直到明清时代瞬间爆发,并开始“攻占”广东中东北部,开始与广府人争夺珠江流域地盘。

  显然,经陈元光的开发后,闽越人集体性的活动基本消失殆尽,而陈元光实行的汉化政策也得到显著效果,因此本文欲寻找的闽越人成份,当在漳汀两地。

  三、姓氏与民系的关系

  闽越人发展至今,仍有保留部分原生族群,畲族,其主要分布在闽粤赣浙四省山区。


  畲族手工服饰

  各地畲族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

  至今,畲族居民仍以盘、蓝、雷、钟为主要姓氏(盘姓相对较少)。

  1、闽粤赣台姓氏分布

  闽越人曾经的聚居地后来主要为客家人所有,其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江西交界,当然在后世客家人迁移过程中,台湾与三省的作用相当,故简略以上四省十大姓进行比较。


  东南四省姓氏分布图

  台湾和福建相近,主要为陈林黄张等中国传统姓氏,其十大姓与永嘉年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半数相同。江西的姓氏与南方姓氏稍有差别,如林姓缺席,刘姓最大,显然与其汉化历史最早有关系。广东大体上与福建差不多,除了部分单姓的差异。

  由中可知,陈、黄、张、李为四省共姓,特征姓氏福建为林,江西为刘,广东为梁。

  2、民系姓氏分布

  以闽粤民系区分,福建主要为闽东(福州和宁德)、莆仙、闽南(厦漳泉),广东为广府(珠三角+粤西粤北部分市县)、潮汕(潮汕揭三市),客家为闽客(古汀州)、粤客(梅州、河源、惠州三市)和赣客(赣州客家方言)。


  东南六大民系姓氏分布比较图

  福建部分,闽东、莆仙和闽南,姓氏分布呈自然演变趋势,莆仙刚好介于闽东和闽南之间,三者相似度极高,特征姓氏闽东为郑,闽南为蔡;广东部分,潮州与莆田、闽南较为接近,基本可重合,这与历史上莆田人大举迁入潮汕有关,另潮汕话属于闽南语分支亦可侧面证明。广府地区则与以上各地区有着明显差异,或许与其地域不相连有关系。

  三省客家人相似程度不如福建三地,但仍有较大的联系性,如张、黄、陈、刘、李仍是主要姓氏,以特征姓氏看,闽客为赖,赣客为钟,粤客为曾(或钟),客家汇总之后特征姓氏为钟姓(与畲族四大姓同)。

  而林、梁、郑、蔡、何等其他民系特征姓氏在客家民系中却未见普及,显然闽人与客家人在源流上确实存在较大差异(汉人大姓除外)。

  3、漳州姓氏与闽客姓氏比较


  漳州下属县市姓氏分布比较图

  漳州与福建客家人比邻而居,又属同期蛮獠平定后设立的地区,具可比性。

  漳州及其下属各县,历来属于闽南民系,从各县姓氏分布看,其统一性较好,特别是陈林黄等主要姓氏仍占较大比例。但沿海县市与山区县市却存在较大差异,如龙海和漳浦分别代表漳州府城和南部两个漳州次文化,相似度极高,与闽南姓氏也基本相近。

  在山区,特别是与客家聚居地相邻的县市,如诏安、平和、南靖则显示出相当可观的偏离性,如张、赖等客家姓氏优势明显,这可能是山区县市在地理上受到客家人的影响,但也不排除其本身具有的特征性。


  汀州客家县市姓氏分布比较图

  另观古汀州各客家县市,则表现出混乱的局面,靠近广东的武平、上杭与靠近江西的宁化、长汀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在内部也不统一。

  闽客中,张、黄、陈相对占有较大优势,这是大环境影响使然。但个别县中却出现诸如蓝、巫等较为罕见的姓氏,汀州各县虽然均讲客家话,但是彼此之间的交流障碍却相当大,以至于无法正常沟通,这或许与当地多山地形有关,因此在民系融合上也存在地方特色,显然无法达到闽南沿海一致性的效果。另据1980年普查结果,畲族人保留至今的语言与客家话最为接近,且不论其二次葬习俗,或许畲族人来源自客家人,或客家人的形成受到畲族人影响,亦不可知。

  四、结论

  从各省、县市及民系姓氏分布看,福建沿海三大民系与潮州民系属于同一源头,与汉人南渡走沿海路线关系密切,至少在父系姓氏上,保留着较大的汉人成份(母系上可能有不少越人基因)。而闽粤赣三省客家人内部分歧较大,彼此之间虽然统称为客家人,但可能属于多源性,但其整体依然以南迁汉人为主,只是在源头上呈现多源性,如由赣南进入,由闽北进入,由潮汕、闽南溯江而上,也有部分由当地各洞原住民汉化而成。但经民族融合及汉化影响后,客家人和闽南人所反映出来的汉人气质却不逊于任何一支汉人民系,时至今日,客家人已完全成为汉民族的一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