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公羊传译注(上册)4

 爱雅阁 2017-09-15
春秋公羊传译注(上册)4
 庄公二十六年
【原文】
二十一有六年,公伐戎一。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何以不名?众也。喝为众杀之?不死于
庄公曹君者也二。君死乎位曰灭,喝为不言其灭?为曹羁讳也。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为曹羁讳也。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③。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注释】
一二十有六年:鲁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8年)。按:一本在“公伐戎”前有“春”字。
二不死于曹君者:何休注:“曹诸大夫与君皆敌戎战,曹伯为戎所杀,诸大夫不伏节死义独退求生,后嗣子立而诛之。《春秋》以为得其罪,故众略之不名。凡书君杀大夫,大夫有非以专杀,书他皆以罪举。”
③涂:国名。相传周穆王封徐堰王子宗为徐子,其封国为徐。鲁昭公三十年为吴所灭。故址在今安徽洒县。
【译文】
鲁庄公二十六年,春天,鲁庄公率领军队攻打戎人。夏天,鲁庄公从攻打戎人的战场上回来。
曹国国君屠杀他的大夫。为什么不记载被杀大夫的名字呢?因为被杀的很多。为什么把很多人都杀了呢?因为他们不肯为战死的曹伯伏节死义。国君死在他的君位上叫“灭”,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及曹伯“灭”呢?这是为曹羁避讳。曹伯是与戎人作战死的,这里为什么不说与戎人作战呢?也是为曹羁避讳。
秋天,鲁庄公会同宋国、齐国军队攻打徐国。
冬天,十二月,癸亥这夭初一,发生日食。
庄公二十七年
【原文】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挑一。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二。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内难也③。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内难者何?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四。公子庆父、公子牙 通乎夫人伍,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⑥,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
冬,杞伯姬来,其言来何?直来曰来七。大归日来归⑧。莒庆来逆叔姬。莒庆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大夫越竟逆女⑨,非礼也。杞伯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蹼⑩。
【注释】
一二十有七年:鲁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7年)。杞伯姬:鲁庄公的女儿,嫁到祀国,为杞伯夫人。桃: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泅水县东南。一说在今山东蹼阳县西南。
二私行:何休注:“不以公事行曰私行。”
③辟:躲避。通“避”。
四母弟:同母弟弟。
伍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⑥亲亲:亲其所当亲。何休注:“亲,至亲也。”
七直来:没有什么事情回来。何休注:“直来,无事而来也。诸侯夫人尊重,既嫁非有大故不得反,唯自大夫妻,虽无事岁一归宗。”
⑧大归:被夫家抛弃。何休注:“大归者,废弃来归也。”
⑨越竟:越过国境。
⑩城骥:卫国地名。在今河南陈留县。一说在今山东淮县南。
【译文】
鲁庄公二十七年,春天,鲁庄公在挑这个地方会见杞伯姬。夏天,六月,鲁庄公会见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在幽这个地方共同盟会。
秋天,公子友到陈国去,参加原仲的葬礼。原仲是什么人?陈国的大夫。大夫的葬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这涉及到公子友的私人行动。为什么说涉及到公子友的私人行动呢?因为公子友要躲避国内的祸乱。君子应该躲避国内的认乱,而不应该躲避国外的祸乱。鲁国国内有什么祸乱呢?公子庆父、公子牙和公子友都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庆父、公子牙都与庄公夫人姜氏私通,而且威胁到庄公。公子友想起来治理这件事,但又不能参与国政;要坐视不管,但又爱自己的亲兄弟,而不忍心看到事态的发展,所以这才又请求到陈国去,去参加原仲的葬礼。冬天,杞伯姬回到鲁国来。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事情回来就叫“来”,被夫家抛弃后回来就叫“来归”。莒庆到鲁国来迎接叔姬。莒庆是谁?是莒国的大夫。莒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大夫越过国境来迎接女子,这是不合于礼的。
杞伯来鲁国朝见鲁庄公。
鲁庄公在卫国的城蹼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庄公二十八年
【原文】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一,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二。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春秋》伐者为客③,伐者为主四。故使卫主之也。喝为使卫主之?卫未有罪尔。败者称师,卫何以不称师?未得乎师也伍。
夏,四月,丁未,邾娄子琐卒⑥。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邾娄人救郑。冬,筑微七。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喝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减孙辰告来于齐⑧。告来者何?请来也。何以不称使?以为减孙辰之私行也。喝为以减孙辰之私行?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⑨。一年不熟,告来,讥也。
【注释】
一二十有八年: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年)。甲寅:三月甲寅。误。
二至之曰:军队到达的那天就进攻。何休注:“用兵之道,当先至竟侵责之,不服乃伐之。今日至便以今日伐之,故曰以起其暴也。”
③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
四伐者为主:即被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伍未得乎师:何休注:“未得成列为师也。”
⑥丁未: 四月二十三日。琐:邾娄国国君,名琐,在位十二年。其子蓬陈继位。
七筑微:在微这个地方修筑城邑。微,《左传》作“眉肠”。《左传》:“筑郡,非都也。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微:鲁国地名,在今山东寿张废县治南。
⑧减孙辰:又称减文仲,鲁国大夫。来:买谷物。
⑨委:储备。何休注:“古者,三年耕必余一年之储,九年耕必有三年之积,虽遇凶灾民不饥乏。庄公享国二十八年,而无一年之畜,危亡切近,故讳。使若国家不匾,大夫自私行杂也。”
【译文】
鲁庄公二十八年,春天,周历三月,甲寅这天,齐国军队攻打卫国。卫国军队与齐军交战,卫国军队溃败。攻伐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因为齐国军队到达的那天就开始进攻。交战是不说攻打的,这里说攻打是什么意思?也是因为齐军到达的那天就开始进攻。《春秋》上都以攻打别人的国家为客方,以被攻打的国家为主方,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就以卫国为主方了。为什么让卫国作为战争的主方呢?因为卫国没有罪过。战败的军队都称“师”,卫国为什么不称“师”?因为齐军进攻太快,卫国人还没有排列阵势就被打败了。
夏天,四月,丁未这天,邾娄国国君琐死了。
秋天,楚国军队攻打郑国。鲁庄公派兵会同齐国、宋国、邾娄国军队救援郑国。
冬天,鲁国建筑微邑。今年鲁国粮食颗粒无收。冬天既然已经看到国内粮食颗粒无收了,为什么要先说建筑微邑,然后才说粮食颗粒无收呢?这是避讳在大荒之年还建筑城邑。鲁国大夫减孙辰向齐国“告朵”。“告来”是什么意思?就是请求购买粮食。为什么不说派遣呢?这是把减孙辰购买粮食看成个人行为。为什么要把减孙辰购买粮食看成个人行为呢?君子治理国家,一定有三年的粮食储备。一年没有收成,就向别国请求买粮,这是应该谴责的事。
庄公二十九年
【原文】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一。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新延厩者何?修旧也。修?凶年不修。
夏,郑人侵许。
秋,有蜚二。何以书?记异也。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城诸及防③。
【注释】
一二十有九年: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延厩:马房,延,马房的名。《穀梁传》:“延厩者,法厩也。”《春秋三传》刘敞注:“延厩者,天子之厩。”按:此句《左传》为“新作延厩”。
二蜚:食稻花的害虫。
③诸:鲁国邑名,在今山东诸城县西南。防:鲁国邑名,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译文】
鲁庄公二十九年,春天,“新延厩”。“新延厩”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旧的马房装修一新。装修旧的东西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在饥荒之年是不应该装修马房的。
夏天,郑国军队入侵许国。
秋天,鲁国出现虫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冬天,十二月,纪叔姬死了。
鲁国在诸和防这两个地方筑城。
庄公三十年
【原文】
三十年一,春,王正月。夏,师次于成二。
秋,七月,齐人降郭③。郭者何?纪之遗邑也四。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喝为不言取之?为桓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尽也。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乎叔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⑥。
齐人伐山戎。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喝为贬?子司马子曰⑥:“盖以操之为已整矣七。”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⑧。
【注释】
一三十年: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
二成:地名,今址不详。
③郭(zhang章):国名,纪的附庸国。故地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四纪之遗邑:《春秋三传》孔颖达注:“计纪侯去国,至此二十七年,则邑不得独存,此盖附庸小国。若郭、郭者也。不言侵伐,盖以兵威胁降附。”
伍遇:非正式会见。鲁济:鲁国济水。济水经过齐国和鲁国,在齐国境内,称齐济;在鲁国境内称鲁济。
⑥子司马子:公羊学派的一位先师。
七盖以操之为已整:何休注:“操,迫也。已,甚也。整(肋促),痛也。迫杀之甚痛。”
⑧驱之:何休注:“时桓公力但可驱逐之而已,戎亦天地之所生,而乃迫杀之甚痛,故去战贬,见其事恶不仁也。山戎者,戎中之别名,行进故录之。”
【译文】
鲁庄公三十年,春夭,周历正月。
夏天,鲁国军队驻扎在成这个地方。
秋天,七月,齐国军队迫使郸投降。“郭”是什么地方?是纪国遗留下的一座城邑。“降”是什么意思?就是夺取它。既然是夺取它,那么为什么不说夺取呢?这是为齐桓公避讳。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又因为纪国的城邑全部被齐国夺取了。
八月,癸亥这天,安葬纪叔姬。鲁国以外的夫人是不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因为她的国家灭亡了,只能安葬在她的小叔子的地方。
九月,庚午初一这天,发生日食,鲁国民众击鼓,用牛羊祭祀土地神。
冬天,鲁庄公和齐侯在鲁国济水非正式会见。
齐国人攻打山戎。这“人”就是齐桓公。为什么称他“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子司马子说:“大概是因为齐桓公迫杀山戎人太过分了。”这是战争,为什么不说交战呢?《春秋》认为只有势均力敌的双方作战才能说交战,齐桓公对付山戎人,只要驱逐就行了。
庄公三十一年
【原文】
三十有一年一,春,筑台于郎。何以书二?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洗也③。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薛四。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⑥。六月,齐侯来献戎捷⑥。齐,大国也。喝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
庄公秋,筑台于秦七。何以书?讥。何讥尔?临国也蜜。冬,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注释】
印三十有一年:鲁生公三。十一年(公元前3年)。
区何以书:《春秋三传》杜预注:“书筑台,刺奢。且非土功之时,”孙复注:“庄公比年兴作,今义一岁而三筑台。妨农害民,莫甚于此,”忍临民之所漱洗:临近老百姓洗漱用的泉水。徐彦疏:“谓郎台近泉台故。”
一薛:鲁国地名。今址不详。
伍远:何休注:“札:诸侯之观不过郊,”几戎捷:捷。战利品,这里指俘虏。戎捷,即戎人的俘虏。《左传》:“诸埃不相遗浮”
七秦:地名。今址不详。公春秋三传》注:”秦,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
⑧国。何休注:“言国者,牡视,宗庙、朝廷皆为国,明皆不当临也。临社筷宗庙则不敬,临朝廷则泄慢也。”
【译文】
鲁庄公三十一年,春天。鲁国在郎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郎台临近老百姓生活用的泉水。夏天,四月, 薛国国君死了。
鲁国又在薛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薛台离国都太远了。
六月,齐侯来鲁国奉献攻打山戎时抓获的俘虏。齐国是大国,为什么齐侯亲自来奉献山戎俘虏呢?是为了威胁鲁国。怎样威胁鲁国?他们把军旗插在俘虏身上从鲁国经过。
秋天,鲁国在秦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秦台太靠近宗庙了。
冬天,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庄公三十二年
【原文】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毅一。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二。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③。何以不称弟?杀也。杀则喝为不言刺?为季子讳杀也四。喝为为季子讳杀?季子之遏恶也⑧。不以为国狱⑥。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七?”季子曰:“般也存⑧,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⑨,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⑩,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俄而牙就械成⑥。季子和药而饮之吹,曰:“公子从吾言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⑩。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鲁国。”于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保氏⑧,至乎王堤而死⑥。公子牙今将尔。辞喝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然则善之与,曰:“然。”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季子杀母兄,何善尔?诛不得辟兄,君臣之义也。然则喝为不直诛而酞之?行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北。路寝者何?正寝也。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子卒云子卒,此其称子般卒何?君存称世子,君亮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子般卒,何以不书葬?未逾年之君也示。有子则庙,庙则
庄公书葬,无子不庙,不庙则不书葬。
公子庆父如齐⑩。
狄伐邢。
【注释】
一三十有二年;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年)。小敦:即敦鲁国邑名。在今山东曲阜西北。
二梁丘:宋国邑名。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
③癸巳: 七月初四。公子牙;即叔牙,鲁庄公的二弟。
四季子:即公子友、季友,鲁庄公的三弟。
伍遏恶:制止作恶。
⑥国狱:国家刑律。不以为国狱,即不用国家刑律制裁。何休注:“不就致狱其刑,故言卒。”
七致:交给;传给。何休注:“致,与也。”
匆般即子般。鲁庄公之子,即位不久就被庆父杀害。
⑨庸:副词。岂,难道。
⑩一生一及:一次父传子,一次兄传弟。何休注:“父死子继曰生兄死弟继曰及。言隐公生,桓公及今君生,庆父亦当及,是鲁之常也。”
@牙弑械成:何休注:“是时牙实欲自弑君,兵械已成,但事未行尔。有攻守之器曰械”
够药:毒药。饮之:使之饮。之,指公子牙。何休注:“药者,酞毒也。传曰:酞之。是也。时季子亦有械,故能饮之。”
⑩戮笑:耻笑。必有后乎鲁国:在鲁国一定有你的后代。据《左传》载:公子牙死后,鲁国立他的儿子为叔孙氏,享有禄位。何休注:“时世大夫诛不宣扬,子当继体如故。”
移无像氏;鲁国大夫。一说是地名、另一说是不累其子孙。徐彦疏:“或是大夫家,或是地名。言饮酞毒之药于无课氏矣。旧云饮之无课氏者,言饮此毒不累其子孙,谓当立其氏族也者,非也。”
北王堤:《左传》作“遗泉”。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妙癸亥:八月初五。路寝:古代君卞处钾政事的官室
⑧未逾年之君:何休注:“未逾年之君,礼,臣下无服,故无子不庙,不庙则不书葬,示一年不二君也。”
咚如齐:何休注:“如齐者,奔也。是时季子新酞牙,庆父虽归狱邓息乐,犹不自信于季子,故出也。不言奔者,起季子不探其情,不暴其罪。”皿邢:古国名二姬姓,侯爵。周公之子封于此。后为卫所灭。故地在今河北邢台县境。
【译文】
鲁庄公三十二年,春天,鲁国在小毅这个地方筑城。夏天,宋公和齐侯在梁丘这个地方非正式会见。秋天,七月,癸巳这天,鲁庄公的弟弟公子牙死了。为什么不称他弟弟呢?因为是被杀的。既然是被杀的,那么为什么不说刺杀呢?这是为公子友避讳杀。为什么替公子友避讳杀呢?公子友为了制止公子牙作恶,但又不愿用国家刑律来制裁他。根据公子友的心愿就替他避讳。公子友怎样制止公子牙作恶呢?鲁庄公生了重病,快要死了。因病重就把公子友召来,公子友来后,庄公就把国家政权交给他,对他说:“我就要死在这病上了,我将把鲁国的君位传给谁呢?”公子友说:“有您的儿子般在,有什么可优虑的呢?”鲁庄公说:“难道真能这样吗?叔牙曾对我说:'鲁国的君位一代是父亲传给儿子,一代是哥哥传给弟弟,您已经是知道的,现在您的弟弟庆父还健在啊!",公子友大声说:“他们怎么敢!这不是要犯上作乱吗?他们怎么敢!”不久,公子牙弑杀庄公的武器都已淮备好了。公子友知道后,兑好毒药强迫公子牙喝下去,并对他说:“公子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话,把这杯毒药喝下去,那么一定可以不被天下人耻笑,在鲁国一定会有您的后代;不听我的话,不喝这杯毒药,那么必然被天下耻笑,在鲁国一定没有您的后代l”于是,公子牙听从公子友的话而喝下毒药。他是在无课氏家喝下毒药的,走到王堤就死了。公子牙当时只是将要就杀国君,为什么在记载上与亲自弑杀国君的人一样对待呢?弑杀国君或者父母没有什么将要,有将要的打算就应该诛杀。既然这样,那么公子友这样做对不对呢?回答是:“对的!”《春秋》上记载那些杀死世子或者同母弟弟的国君,都直接称他们的君位,就是认为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公子友杀死自己的同母哥哥,为什么却认为他做得对呢?诛杀弑君之贼是不回避哥哥的,这是为了君臣之间的道义。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诛杀公子牙而要用毒药呢?公子友要把哥哥杀死,但为了把这件事隐瞒起来,让公子牙逃脱弑君的罪名,使他假托好像是因病而死的,这样做表现了公子友爱他哥哥的亲情。
八月,癸亥,鲁庄公死在“路寝”。“路寝”是什么地方?就是正寝宫。
冬天,十月,乙未这天,子般死了。儿子死了就说儿子死了,这里说子般死了是什么意思?对于太子来说,国君活着时称世子,国君死了就称子某,国君已经安葬就称子,即位满一年就称公。子般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因为他是即位还不满一年的国君。如果有儿子就给他建庙,有庙就记载葬礼;没有儿子就不建庙,没有庙就不记载葬礼。
公子庆父逃到齐国去。
狄人攻打刑国。
闵公元年
【原文】
元年一,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二?继子般也。孰就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③,季子不免四。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因狱有所归伍,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启乐。喝为归狱仆人邓危乐?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庄公死,庆义谓乐曰:“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蛊就之矣?"使就子般,然后诛邓启乐而归狱焉。季子至而不变也。齐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⑥。
季子来归。其称季子何?贤也。其言来归何了喜之也。冬,齐仲孙来。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喝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喝为系之齐?外之也。昌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子女子曰七:“以春秋为《春秋》,齐无仲孙,其诸吾仲孙与。”
【注释】
一元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
二孰继:即继孰。闵公继承谁。
③今将尔:当时只是将要腻杀 国君。
四免:饶恕。
伍狱:讼案。这里指罪过、罪责。
⑥洛姑:又作“落姑”,齐国地名,在今山东平阴县。七子女子:公羊派的先师之一。
【译文】
鲁闵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为什么不说鲁闵公即位呢?因为继承被弑杀的国君,《春秋》是不说即位的。IyJ公继承谁?继承子般。谁弑杀了子般?是公子庆父。公子友杀死公子牙,是因为公子牙当时将要弑杀国君,公子友不饶恕他。现在庆父弑杀国君,为什么不杀他呢?不饶恕将要就杀国君的人是为了制止作恶,现在国君已经被杀,就是杀了庆父也不可挽回。又因为狱君的罪责已经有人承担,所以公子友不必再探究详情而杀庆父,这是他爱自己哥哥的表现。狱君的罪责归在谁身上呢?归罪于仆人邓息乐,为什么归罪于仆人邓启乐呢?庄公活着的时候,邓息乐曾经在宫中淫乱,子般把他抓起来,鞭打了一顿。庄公死后,庆父挑拨邓息乐说:“子般羞辱过你,国内没有人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杀了他呢?”就这样,庆父唆使邓启乐杀了子般,然后他又把邓息乐杀死,并把弑君的罪责归在邓启乐身上。公子友来处理时,也不能改变这个结论。
齐国军队去救邢国。
夏天,六月,辛酉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庄公。
秋天,八月,鲁闵公和齐侯在洛姑这个地方盟会。
公子友回到鲁国。为什么称公子友为季子呢?认为他贤良。说他回到鲁国是什么意思?是喜欢他的意思。
冬天,齐仲孙到鲁国来。齐仲孙是什么人?就是鲁国公子庆父。既然是公子庆父为什么叫他齐仲孙呢?因为把他看作齐国的人。为什么把他看作齐国的人?这是把他当作鲁国以外的人。为什么把他当作鲁国以外的人呢?因为《春秋》一书为尊贵的人避讳,为亲人避讳,为贤良的人避讳。子女子说:“《春秋》是根据古代史料编撰的,齐国没有仲孙这个人,大概这个人就是鲁国的仲孙吧。”
闵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一。
夏,五月,乙酉,吉谛于庄公二。其言吉何③?言吉者,未可以吉也。喝为未可以吉?未三年也四。三年矣,喝为谓之未三年?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宫庙也。喝为未可以称宫庙?在三年之中矣。吉谛于庄公,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三年也伍。秋,八月,辛丑,公亮⑥。公芫何以不地?隐之也。何隐尔?就也。孰狱之?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就二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娄七。
公子庆父出奔莒⑧。
冬,齐高子来盟⑨。高子者何?齐大夫也。何以不称使?我无君也⑩。然则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尔?正我也⑥。其正我奈何?庄公死,子般弑,闵公弑,比三君死⑩,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⑩,立喜公而城鲁⑩。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郑弃其师。郑弃其师者何?恶其将也。郑伯恶高克⑥,使之将,逐而不纳⑩,弃师之道也。
【注释】
一二年: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阳:国名。故地不详。迁阳,即灭掉了阳国。徐彦疏;“而今阳为小国,齐人迁之,亦是迁取王封,当与灭人同罪。”
二乙酉:当为“己酉”, 五月初一。缔(di帝):大祭。古代郊祭、终王、时祭都称谛祭。吉谛,换上吉服举行大祭。
③其言吉何:何休注:“据谛于大庙不言吉。”所以提间。
四未三年:鲁庄公是公元前662年8月死的,到闵公二年即公元前66。年5月,才21个月,所以说不满三年。
伍始不三年:开始不服三年丧。
⑥公奠:据《左传》载:鲁闵公的保傅曾经夺取卜漪伪丫椅)的田地,闵公不加禁止。卜畸怀恨在心。闵公二年秋天八月二十四日,庆父唆使卜龄在武围刺杀了闵公。
七孙:通“逊”。出奔。据《左传》载:庆父与姜氏私通,姜氏想立庆父为国君,闵公的被杀,姜氏事先是知道的。事发后,她逃到邾娄国。齐人向邾娄国索取哀姜在夷地杀了。
⑧公子庆父出奔莒:据《左传》载:庆父逃到莒国后,鲁国用贿赂向莒国求取庆父,莒国人把庆父送了回来。庆父到达密地,派公子鱼请求赦罪,鲁没有答应。公子鱼哭着回来,庆父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啊!”于是就上吊自杀。
⑨高子:即齐国大夫高溪。
皿我无君:当时鲁国闵公被杀,喜公未立。
厄正我:使动用法。使我安定。
⑩比:副词接连地。
咚南阳之甲:南阳邑的军队。何休注:“南阳,齐下邑。甲革皆恺胃也。”包僖公:即鲁僖公,名申,鲁庄公之子,鲁闵公庶兄,在位三十三年。贫高克:郑国大夫
姆逐而不纳:据《左传》载:郑君讨厌高克,派他率领军队驻扎在黄河边,很久不召他回来,军队溃散逃回,高克逃奔到陈国。郑国人为高克赋了《清人》这首诗
【译文】
鲁闵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齐国军队迁移了阳国。夏天,五月,己酉这天,鲁国人换上吉服在庄公庙举行大祭。这里为什么说换上吉服?说换上吉服,就是还不能穿吉服。为什么还不能换穿吉服呢?因为庄公去世还不满三年。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为什么说还不满三年呢?因为三年的丧期,实际上要满二十五个月才算。这里说“于庄公”是什么意思?因为庄公庙还不能称为宫庙。为什么还不能称为宫庙呢?因为还在三年丧期之内。鲁国人换上吉服在庄公庙举行大祭,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从闵公开始不遵守三年的丧期了。
秋天。八月,辛丑这天,鲁闵公死了。鲁闵公死了为什么不记载地点?为了怜悯他。为什么要怜悯他?因为闵公是被人弑杀的。是谁弑杀了闵公了是公子庆父。公子友杀掉公子牙,是因为公子牙当时将要弑杀国君,公子友不饶恕他。现在庆父弑杀了两个国君,为什么不杀庆父?不饶恕将要弑杀国君的人是为了制止作恶,现在国君已经被弑,就是杀了庆公也不可挽回。不急于追究这件事,让逆贼逃亡,这就是公子友爱自己哥哥的方法。
闵公九月,庄公夫人哀姜逃到掷娄国去了。
公子庆父也出逃到莒国。
冬天,齐国的高子到鲁国来盟会。高子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这时鲁国没有国君。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呢?因为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因为他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他怎样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庄公死了,子般被弑杀,闵公又被弑杀,三个国君接连死去,就像空了多年没有国君一样。假如当年齐国真的要夺取鲁国,不必动用军队,只要凭借语言的力量就行了。齐桓公派高子率领南阳的军队,拥立了鲁僖公,并且修建了鲁国都城。有人说:“从鹿门到争门这一段,就是当年修建的。”又有人说:“从争门到吏门这一段,也是那年修建的。”鲁国人至今还把这件事作为美谈,人们都说:“还希望高子来呀!"
十二月,狄人入侵卫国。
郑国国君抛弃了他的军队。为什么郑文公要抛弃他的军队呢?因为他厌恶军队的将领。郑文公讨厌大夫高克,派他率领军队,其实是把他驱逐出国而不让他回来,这就是郑文公抛弃自已军队的做法。
僖公元年
【原文】
元年一,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就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二?臣子一例也③。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四,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孰亡之?盖狄灭之。喝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喝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喝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伍。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⑥。喝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喝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六月,邢迁于陈仪七。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喝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
一元年(公元前659年)。
二七:“僖公者,闵公庶兄。据闵公继子般,传不言子。”
③臣子一例:伺协庄:“僖 公继成君,闵公继未逾年君。礼:诸侯臣诸父兄弟,以臣之继君,犹子之继父也,其服皆斩衰,故传称臣子一例。”
四聂北:邢国地名。在今山东聊城县境。今山东聊城县有聂城。
伍君也:意思是国君亲自指挥。
⑥与:赞成,认可。专封:指诸侯自己作主,授予别人上地或封号。
七陈仪:《左传》作“夷仪”。邢国地名,今址不详。一说在今山东聊城县西。
【译文】
鲁喜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为什么不说鲁僖公即位?继承被就杀的国君,儿子是不说即位的。僖公不是闵公的儿子,为什么称他“儿子”呢?因为在国君面前臣和儿子是一样的。齐国军队、宋国军队和曹国军队驻扎在聂北这个地方,为了救援邢国。救援是不说驻扎的,这里为什么说驻扎呢?因为事情来不及了。来不及是什么意思?邢国已经灭亡了。是谁灭了刑国?大概是狄人灭了它。为什么不说狄人灭了邢国呢?为了替齐桓公避讳。为什么要替齐桓公避讳?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齐桓公不能救援,那么他会感到很耻辱。为什么要先说驻扎,后说救援呢?因为是各国国君在亲自指挥。既然是国君在指挥,那为什么要称军队呢?因为不赞成诸侯自专,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只是文辞上不能说赞成。文辞上为什么不能说赞成呢?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既然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说实际上赞成这种做法呢?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有力量救援他们的,去救援他们是允许的。夏天,六月,邢国迁移到陈仪这个地方。迁移是什么意思?是符合他们的意愿。迁移他们是什么意思?是不符合他们的意愿。齐国军队、宋国军队、曹国军队共同莒建邢国都城。这是一件事,为什么又说齐国军队、宋国军队、曹国军队呢?不再说一遍各国军队,那就不能知道他们是在做同一件事。
【原文】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亮于夷一。齐人以归二。夷者何?齐地也。齐地,则其言齐人以归何?夫人薨于夷,则齐人以归。夫人亮于夷,则齐人喝为以归?桓公召而缄杀之③。
楚人伐郑。
又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掷娄人于打四。九月,公败邾娄师于缨伍。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⑥。获莒絮七。莒絮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大季子之获也。何大乎季子之获?季子治内难以正,御外难以正。其御外难以正奈何?公子庆父弑闵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将由乎齐,齐人不纳,却反舍于汉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请。季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则杀矣。”奚斯不忍反命于庆父,自南埃⑧,北面而哭。庆父闻之曰:“嘻黝此奚斯之声也。诺已⑩!”曰:“吾不得入矣:”于是抗较经而死⑧。莒人闻之曰:“吾已得子之贼矣。”以求赂乎鲁。鲁人不与,为是兴师而伐鲁。季子待之以偏战⑩。
十有二月,丁已,夫人氏之丧至自齐⑩。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喝为贬?与弑公也。然则喝为不于就焉贬?贬必于重者,莫重乎其以丧至也。
【注释】
一戊辰:七月二十七日。夷:国名。后归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县西。
二归:此指带回去,指带回齐国。
⑧之:指哀姜。《列女传·孽璧传》:“齐桓公立喜公,闻哀姜与庆父通以危鲁,乃召哀姜酞而杀之。”
四打(ting听):古地名。《左传》作“怪”。宋邑,故地在今河南淮阳县境。
伍缨:《左传》作“堰”。邾娄国地名,在今山东费县南。⑥壬午:十月十二日。犁:《左传》作“丽肠”。鲁国地名。今址不详。一说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
七莒絮(ru如):《左传》说是苔国国君的弟弟。苔国大夫。
⑧南埃(引四):坟水南岸。
⑨嘻;何休注:“嘻,发痛语首之声。”
⑩诺已:徐彦疏:“犹似今人云:休一生罢去已。”
@抗较经而死:耕,小车辕。这句的意思暑利用小车的辕自缴而死。
⑩偏战:各据一面而战。何休注:“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⑩丁巳:应为一}一月十八日。夫人氏:杜预注《左传》,认为“氏”上应有“姜”字,不称姜为闽文。
【译文】
秋天,七月,戊辰这天,鲁庄公夫人姜氏死在夷这个地方。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了。夷是什么地方?是齐国的地名。既然是齐国的地名,这里为什么说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呢?夫人姜氏死在夷这个地方,当然是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夫人死在夷这个地方,为什么当然是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因为是齐桓公把她召回去勒死的。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八月,鲁僖公在杆这个地方与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娄人会晤。
九月,鲁喜公在缨这个地方打败了邻娄国的军队。冬天,十月,壬午这天,公子友率领军队在犁这个地方打败了莒国军队,并俘获莒絮。莒絮是什么人?是莒国大夫。莒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这样写呢?是为了扩大公子友的俘获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公子友的俘获影响呢?因为公子友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治理内乱,也能用正确的方法抵御外侮。他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来抵御外侮呢?公子庆父弑杀鲁闵公后,逃跑到莒国,首国人把他赶出去。他又淮备逃到齐国,齐国人也不接纳,他只好返回来住在汉水岸边。他派公子奚斯回到鲁国都城请求饶恕。公子友说:“公子庆父不能回来,回来就杀了他!”公子奚斯不忍心回去向庆父复命,就在汉水南岸向北面大哭。公子庆父听到哭声,就长叹道:“唉!这就是公子奚斯的哭声啊,我的一切都完了!”他又说:“我再也不能回鲁国了”于是就在小车的车辕上吊死了。莒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对鲁僖公说:“我们已经抓到您的逆贼了!”并以此向鲁国索取贿赂,鲁国人不给。为了这事,莒国就出动军队进攻鲁国。公子友用约定好时间地点、不相欺诈的作战方式来对待莒国的军队。
十二月,丁已这天,鲁庄公夫人的遗体从齐国运回来。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呢?为了贬低她。为什么要贬低她?因为她参与了就杀闵公的罪恶。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弑杀的时候贬低她呢?因为贬低必须在重要的时候,没有什么比把她的遗体运回国时更重要了。
僖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一。孰城二?城卫也。喝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喝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喝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喝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喝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喝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③。哀姜者何? 庄公之夫人也。
【注释】
一二年:鲁喜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楚丘:卫国地名。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
二孰城:此处是为谁筑城的意思。
③小君:古代称诸侯的夫人为小君。
【译文】
鲁僖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在卫国楚丘这个地方筑城。为谁筑城?为卫国筑城。为什么不说为卫国筑城呢?因为卫国灭亡了。谁灭了卫国?大概是狄人灭了卫国。为什么不说狄人灭了卫国呢?这是为了替齐桓公避讳。为什么替齐桓公避讳?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一方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互相吞并的现象,齐桓公不能救援,那么他会感到很耻辱。既然这样,那么是谁替卫国筑城呢?是齐桓公替卫国筑城。为什么不说齐桓公为卫国筑城呢?因为不赞成诸侯自专,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但文字上不能说赞成。文字上为什么不能说赞成呢?因为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既然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那么这里说实际土赞成这种做法是什么意思?因为上无贤明的天子,下无一方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有力量救援他们的,去救援他们是允许的。
夏天,五月,辛巳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夫人哀姜。哀姜是什么人?是鲁庄公的夫人。
【原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一。虞,微国也。喝为序乎大国之上?使虞首恶也。喝为使虞首恶?虞受赂,假灭国者道,以取亡焉。其受赂奈何?献公朝诸大夫而问焉二,曰:“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献公不应。荀息进日③:'·虞郭见与四?”献公揖而进之,遂与之入而谋曰:“吾欲攻郭,则虞救之;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愿与子虑之。”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献公曰:“然则奈何?”荀息曰:“请以屈产之乘伍,与垂棘之白璧⑥,往必可得也。则宝出之内藏,藏之外府七;马出之内厩,系之外厩尔。君何丧焉⑧?”献公曰:“诺。虽然,宫之奇存焉⑨,如之何?”荀息曰:“宫之奇知则知矣⑩。”虽然,虞公贫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请终以往@。”于是终以往。虞公见宝,许诺。宫之奇果谏:“记曰⑩:'唇亡则齿寒’,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⑩。则晋今日取郭,而明日虞从而亡尔。君请勿许也。”虞公不从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还,四年,反取虞。虞公抱宝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何如?”献公曰:“子之谋则已行矣。宝则吾宝也,虽然,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夏阳者何?郭之邑也。喝为不系于郭?国之也。喝为国之?君存焉尔。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⑩。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远国至矣,则中国喝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⑩,远国言江黄,则以其余为莫敢不至也。
冬,十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侵郑。
【注释】
一虞:国名。周时建立的诸侯国。姬姓,周古公宜父(太王)之子虞仲(仲雍)的后代。地在今山西平陆县。晋: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所分而亡。夏阳:《左传》作“下阳”。郭国邑名。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二献公:即晋国国君晋献公。朝诸大夫:即在朝廷上接见诸大夫。
③苟息:即荀叔,晋国大夫。
四郭:郭国。《左传》作“魏”。藐、郭,声之转。姬姓,这里指的是北掳,在今山西平陆县。虞郭见与:何休注:“犹曰虞郭岂见于君之心乎?荀息素知献公欲伐此二国,故云尔。”
伍屈产之乘:屈产,地名。即北屈,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乘(sheng胜):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此指马匹,即良马。何休注:“屈产,出名马之地。”
⑥垂棘:地名。沉钦韩《地名补注》:“在今山西潞城县北。”何休注:“垂棘,出美玉之地,玉以尚白为美。”
七外府:外库。即在外之府库。府,库。
⑧君何丧焉:此句是说虽然将宝马、美玉给虞公,但晋国今后灭掉虞国而取回,如同内库的东西放在外库一样。
⑨宫之奇:虞国贤臣。存:在。此言晋献公害怕宫之奇谏虞公不接受宝马美玉而不“假道”。
⑩知:同“智”。聪明。
⑩请终以往:“以”之后省一“之”字。之,宝马美玉的代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请求依然带上宝马美玉前去。
⑩记:何休注:“记,史记也。”即古代史书。
⑩赐:何休注:“赐,犹惠也。”即恩惠。
⑩江、黄:都是国名。贯泽:宋国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南。《左传》和《穀梁传》均无“泽”字。
⑩大国言齐宋:何休注:“晋大于宋,不序晋而序宋者,时实晋、楚之君不至。”
【译文】
虞国军队和晋国军队灭了夏阳。虞国是很小的国家,为什么把它排在大国的前面呢?为了使虞国成为灭夏阳的首恶。为什么要使虞国成为首恶呢?虞国接受贿赂,借道路给灭亡别国的侵略者而自取灭亡。虞国怎样接受贿赂呢?晋献公有一天在朝廷上召见大夫们,并间他们:“我每天夜里都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呢?"大夫中有人上前回答说:“国君睡不安稳,恐怕是侍妾中有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吧?”献公不吭声。大夫荀息走上前说:“国君心里是不是在想着虞国和郭国呢?”晋献公向荀息作了一揖,并召他上前来,接着又和他走进内殿谋划。献公说:“我想攻打郭国,虞国就会去救它;攻打虞国,郭国也会去救它。怎么办才好呢?很想和您研究这件事。”荀息回答说:“国君如果能用我的计谋,那么今天夺取了郭国,明天就能夺取虞国了,您还有什么忧虑呢?”献公说:“那么该怎么做呢?”荀息说:“请带上屈产的宝马和垂棘的白璧到虞国去一趟,这两个国家就一定可以得到了。这样做,宝贝只是从内库拿出来,收藏在外库里;良马不过从内厩牵出来,系在外厩罢了,您会有什么损失呢?”献公说:“好!虽然这样,但是虞国贤臣宫之奇还在呀,怎么办呢?”荀息说:“宫之奇聪明确实聪明,虽然这样,但是虞公却很贪婪,并十分喜爱宝物,一看见这些宝贝,必定不会听从宫之奇的规劝,请依旧带上宝马白璧前去。”就这样,依旧带上宝马白璧去了。虞公看见这些宝物,对晋国的要求满口答应。宫之奇果然规劝虞公说:“史书上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虞国和郭国是相互救助的关系,不是相互恩惠的关系,假如晋国今天夺取了郭国,那么明天虞国就跟着灭亡了,请国君千万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的要求。”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话,终于借道路给晋国,让它夺取了郭国。晋国夺取郭国回来,过了四年,又返回去夺取了虞国。虞公抱着白璧牵着宝马来到晋国,荀息看见了说:“我的计谋好不好?”献公说:“你的计谋是已经实现了,宝贝还是我的宝贝,只是我的宝马年岁又长大了。”大概这是戏谑荀息吧。夏阳是什么地方?是郭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是郭国的城邑呢?是把它当成一个国家。为什么把它当成一个国家呢?因为有国君在那里。
秋天,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在贯泽这个地方盟会。“江人”“黄人”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远方国家的语言。远方的国家来参加盟会,那么中原地区各诸侯国为什么只说齐国宋国来盟会呢?因为大国只要说到齐国宋国,远方的国家只要说到江国黄国,那么其他各国就没有敢不参加盟会的了。冬天,十月,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楚国军队侵犯郑国。
僖公三年
【原文】
三年一,春,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徐人取舒二。其言取之何?易也③。
六月,雨。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四。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毅伍。此大会也,喝为末言尔⑥?桓公曰:“无障谷七,无贮粟,无易树子⑧,无以妾为妻。”
冬,公子友如齐位盟⑨。位盟者何?往盟乎彼也。其言来盟者何?来盟于我也。
楚人伐郑。
【注释】
一三年:鲁喜公三年(公元前657年少。
二徐:国名。相传周穆王封徐堰王子宗为徐子,封国为徐。故址在今安徽泅县。舒:国名,故地在今安徽舒城县。
③易:何休注:“易者,犹无守御之备。不为桓讳者,刺其不救也。”
四上雨:即六月以上各月下了雨。何休注:“据上得雨不书。”徐彦疏:“即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月,三年二月、三月、五月之属,皆不书不雨,是其得雨故也。”甚:大。
伍阳毅: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阳毅县北。
⑥末言:轻描淡写地说。何休注:“末者,浅耳。但言会不言盟,据贯泽言盟。”
七无障谷:不要阻断河流。何休注:“无障断川谷专水利也。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⑧树子:古代诸侯已立为世子的嫡长子。⑨位盟:何休注:“犹曰往盟于齐。在,临也。”
【译文】
鲁喜公三年,春天,一周历正月,不下雨。
夏天,四月,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事?记载怪异现象。徐国军队夺“取”了舒国。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是说太容易了。
六月,下雨了。这里说六月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六月以前各个月也下了一点雨,但不很大。
秋天,齐侯,宋公、江人、黄人在齐国阳毅这个地方聚会。这是一次大聚会,不知为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在会上,齐桓公提出:“不要阻断河谷,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把应当立为世子的嫡长子换掉,不要把侍妾当作妻子。”
冬天,公子友到齐国“往盟”“苍盟”是什么意思?就是到那里去参加盟会。那么说“来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我国来参加盟会。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僖公四年
【原文】
四年一,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二。蔡溃。溃者何?下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遂代楚③,次于隆四。其言次于隆何?有侯也。孰侯?侯屈完也伍。
夏,许男新臣卒⑥。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七。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喝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⑧。其言盟于师,盟于召陵何?师在召陵也⑨。师在召陵,则喝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函病中国⑩,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⑩,卒沾荆⑩,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⑩。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喝为独于此焉,与桓公为主?序绩也⑩。齐人执陈袁涛堡⑩。涛堡之罪何?辟军之道也⑩。其辟军之道奈何?涛涂谓桓公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⑩,服东夷且归⑩?”桓公曰:“诺!”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⑩。顾而执涛涂。执者喝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⑧。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伯讨?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桓公假途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欲其反由己者,师不正故也。不修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八月,公至自伐楚。楚已服矣,何以致伐楚?叛盟也。葬许缪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慈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注释】
一四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
二蔡:国名,姬姓侯爵,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平侯时迁新蔡(在今河南新蔡县),后为楚所灭。据《左传》记载:齐桓公和蔡姬在花园里乘船游玩,蔡姬故意摇动船吓唬齐桓公,桓公害怕得变了脸色,让她停止摇动,她不听,桓公大怒,把她送回娘家,但还没有断绝关系。蔡国人却把她改嫁给别国了。桓公这次纠合七国军队侵犯蔡国,是为了发泄蔡姬另嫁的私愤。
③遂伐楚:接着就率领诸侯的军队征伐楚国。
四次于隆(xing形):在阻这个地方临时扎下了莒。次,驻扎。隆,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哪城县南,是个很险要的地方。
伍屈完:楚国大夫。
⑥许男新臣:即许穆公,名新臣。许庄公之弟,在位四十二年。
七召陵: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哪城县东。
⑧当桓公:与齐桓公相当的人。当,相当,对等。
⑨师在召陵:何休注:“时喜得屈完来服,放隆即退次召陵与之盟。故言盟于师,盟于召陵。”·
⑩巫病:屡次侵犯。何休注:“数侵灭中国”。
@不绝若线:中原各诸侯国的生存没有断绝就像一根线一样。⑩攘:排斥。何休注:“攘,却也。”
⑩卒估(tie贴)荆:终于使楚国屈服。何休注:“卒,尽也,估,服也。荆,楚也。”
@与桓为主:何休注:“以从内文知,与桓公为天下霸主。”与,赞成,认可。
⑩序绩:何休注:“序,次也,绩,功也。累次桓公之功德,莫大于服楚,明德及强夷最为盛。”
⑩袁涛堡:陈国大夫。
⑩辟:通“避”。躲避。这里引申为偏离。
⑩滨海而东:何休注:“滨,涯也。顺海涯而东也。”
⑩东夷:何休注:“东夷,吴也。从召陵东归不经陈而趋近海道,多广泽水草,军所便也。”
⑩沛泽:沼泽,水草茂密的低洼地。何休注:“草棘曰沛,渐溯曰泽。”
@伯讨:符合霸业的讨伐。即指诸侯有罪,受到方伯的讨伐。如喜公二十八年晋侯执曹伯,称爵,所以为伯讨。又如本文“齐人执陈袁涛堡”,称人,所以为人讨,即非伯讨。何休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毋公孙慈:亦作叔孙戴伯,鲁国大夫。
【译文】
鲁僖公四年,春天,周历正月,僖公会同齐侯、宋公、陈侯、卫侠、郑伯、许男、曹伯入侵蔡国。蔡国“溃”。“溃”是什么意思?就是下面反叛上面。全国的叛乱叫“溃”,一个城邑的叛乱叫“叛”。入侵蔡国的军队接着又去征伐楚国。到了楚国的隆这个地方,临时驻扎下来。这里为什么说在隆这个地方临时驻扎呢?因为有所等待。等待什么人?等待楚国的大夫屈完。
夏天, 许国国君新臣死了。
楚国的屈完来到诸侯军队中结盟,在召陵这个地方结盟。屈完是什么人?是楚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尊重屈完。为什么尊重屈完呢?因为把他看成与齐桓公对等的结盟者。这里说在诸侯军队中盟会,又说在召陵这个地方盟会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时军队已经退到召陵了。军队在召陵,那么为什么要两次说盟会呢?是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为什么说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呢?因为有王的时候楚国最后服从;没有王的时候,楚国就最先反叛,他们是夷狄。中原各国屡次受到侵犯,就是因为南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交替为害,中原各国的生存就像还没有断绝的一根线一样。齐桓公拯救中原各国,抵御南夷北狄,终于使楚国屈服,他用这些业绩成就了王的事业。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在这以前有过这类事情,在这以后也会有这类事情,那么为什么独独在这件事上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呢?因为齐桓公多次尊王攘夷的功绩,都没有比这次使楚国屈服更大的了。
齐国人拘囚了陈国的袁涛堡。袁涛堡有什么罪?他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他怎样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呢?袁涛堡对齐桓公说:“国君既然已经使南夷屈服了,为什么不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使东夷屈服了再回国呢?”齐桓公说:“好!”于是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结果,大部分军队都陷入沼泽地里。齐桓公回过头,把袁涛堡抓起来。拘捕人的为什么有时称“侯”,有时称“人”呢?拘捕人的称“侯”,是属于方伯的讨伐;拘捕人的称“人”,就不属于方伯的讨伐。这次拘捕的是有罪的人,为什么不能算方伯的讨伐呢?古代周公东征时,西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西征时,东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这次齐桓公向陈国借道征伐楚国,但是陈国人都不想让军队返回时从自己的国家经过,这是军队纪律不严的缘故。不整顿自己的军队而抓袁涛贫,古代方伯的征伐,就不是这样的。
秋天,鲁僖公和江人、黄人一起讨伐陈国。
八月,鲁僖公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楚国已经屈服了,为什么又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呢?因为楚国背叛了盟誓。安葬许穆公。
冬天,十二月,鲁国大夫公孙慈率领军队会同齐国、宋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的军队共同入侵陈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