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个不得不谈的现实问题!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中国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社会人心浮躁时期,其中下面这几个问题尤为突出,我们最好给予足够的重视。

1,教育理念

一个例子很能折射中国的教育问题和人文环境。

小孩在路上遇到一个环卫工人,中国的妈妈说,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后就像他一样,活的很惨,很低贱。美国妈妈说,好好学习,他们为城市卫生起早贪黑,很辛苦,长大后你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

同样的目的,都是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但是角度不同,境界不同,所倡导的理念和人文思想更不同,最终培养出的孩子肯定也不一样。中国目前的教育已经走入了功利教育的死胡同,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其实都是很功利化的,一时想回头或彻底改变是很难的。

2,幸福标准

中国人经常聚会,一群同学或同事、亲友聚在一起,很多人上去就说自己这几年如何如何牛,挣了多少多少钱,开豪车,住别墅,吃的用的如何奢侈,感觉很牛×,于是就在那里炫耀,显摆,活在一种由别人的艳羡所带来的虚荣之中(可笑的是,这种情况下,艳羡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会为此动心,甚至动气)。

而国外呢?比如经济发达、福利超好的北欧国家,他们聚会时往往互相问的是——你最近过的还好吗?开心吗?或幸福吗?他们关心的不是你多有钱,或者换了什么车,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人内在的东西。

3,财富等级歧视

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古已有之,封建社会的等级观深入人心,相信大家在看古装剧或历史剧中都已知晓。到现代,虽然这种直接的等级制度没了,表面上看人与人之间很平等,但是由财富或素养所造成的隐性不平等始终是社会的一大毒瘤,贫富分化严重、文化素养有高有低,这导致了观念上的另一种等级分别和歧视。

比如,开豪车的看不起开普通轿车的,开轿车的看不起骑车的,住别墅的看不起住普通小区的,而住小区的在租房者和住都市村者面前,总有一种洋洋自得的心理优势。这种由财富多少或社会资料占有多少所造成的心理歧视,已经影响到了人的正常认知和思维,人们往往会把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而这种标准对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那些从事文艺但是经济条件却不是很好的人)是非常有害的。

对此,王小波曾说,啥时候,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别人把你当成人看了,中国才算是真正的进入文明社会了。

4,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关于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和理解,如何和谐共处,不妨看一个发人深思的反例。

民警:你为什么杀人?

马加爵:我觉得我太失败了。我觉得他们(室友)都看不起我。

民警: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马加爵: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他们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一些隐私都讲给别人听,让我觉得完全暴露在别人面前,别人都在嘲笑我。(长时间的哭泣……)

民警:他们为什么这样呢?

马加爵: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穷

民警:还有呢?

马加爵:还有,以前我很想跟他们融合在一起,我试着说一些笑话,但给我的感觉是每次总招来他们的嘲笑。

民警:那你说你们打牌时,他们说你作弊是怎么回事?

马加爵:那天打牌本来我没作弊,但他们偏说我作弊,让我觉得他们又在看不起我,于是便动了杀他们的念头。(哭泣……低头……无语)

5,人的精神

现代社会,人们总觉得活得很累,缺乏精神寄托,遇到困难或变故,就会怀疑人生,变得迷茫困惑。不少人过了中年,会觉得生活没一点意思,很乏味,不幸福,生命的意义在哪呢?

这种情况,说明他的精神出问题了,对生命和自己的人生产生了继续下去的抗拒心理。怎么应对呢?除了自我克服以外,还需要我们外界和家人一起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让他正视自我,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找到意义之所在,即便是通过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在此,小编推荐各位多看看心理学家弗兰克的书,了解下他的意义疗法。

其实精神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和一生的问题。平时我们听音乐,看电影,画画,跳舞等等,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充实,文化水平得到发展,以便过好自己的一天和一生。所以,解决精神问题得多读书,多接触文化领域的事物,提供自己的文化水平。

最后,想说的是,得学会和自己相处,或者说忍受孤独。对此,法国的帕斯卡说过,人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中国的作家史铁生也说过,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

我们所有的文化作品或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精神是人活着的根本,如果它动摇了或丧失了,那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