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 孔子是“天纵之圣”,孔子的思想离不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孔子的后代长子长孙居于曲阜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或“圣府”,现在算是著名景点或景区。当年的孔子故宅三间,如今孔府占地面积180亩,各类建筑463间,楼堂厅轩栉次鳞比,长廊曲径,扑朔迷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天下第一家”今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孔府 从汉代独尊儒术时起,历代王朝无不尊崇孔子,对其嫡系后裔眷顾备至,优渥有加。宋至和二年(1055年),赵宋王朝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准其世袭,从此有了“衍圣公”的世代传承。赵宋王朝对孔家不薄,孔家又是怎么报答朝廷的呢?大金国南侵,孔府立马派出孔端操向大金国表忠心,大金国的回报是继续封赏“衍圣公”。 宋徽宗书法 又过了几十年后,蒙元兴起,大金国被灭。忠于大金国的孔府,像当年“忠于”赵宋王朝一样,立马忠于忽必烈。孔府的掌门人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全力以赴为大元清剿汉族“反贼”,不惜战死在军中,为蒙元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忽必烈像 为使入主中原的异族站稳脚跟,孔府拜请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可惜这位“只识弯弓”的忽必烈,文化水平实在有限,“孔子”两个字都不会写,没法理会孔府的一番美意,对“儒教大宗师”的帽子反复推辞。孔府较真了,一个轻地再三求拜。忽必烈好歹明白过来,当了中国的“儒教大宗师”,同时答应给孔府一些好处,至少是不用交税和义务当差了。 汉宫春晓图(局部) 仇英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将蒙元打跑了,重新建立汉人政权大明。忠于蒙元没用,孔府铁着心要忠于大明。朱元璋挺大度,继续让他们当“衍圣公”。 李自成 在朱明王朝,孔府得了好处二百多年,算是够多了。明末李自成带着队伍要进京,要把朱明王朝拉下马。李自成的队伍刚进山东境内,离曲阜的行军路程还不是一天两天,孔府已经等不及了,立即忠于李自成,供奉这位大顺国永昌皇帝,并给李自成献上真金白银,好让朱明王朝早点人仰马翻。 剃发易服 这李自成还没来得及说个谢字,自己的队伍就不行了。满清打跑了李自成,“衍圣公”找出公文改了几个字,这就变成了“忠于”大清。满清要将汉人剃发,孔府“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举行隆重的剃发仪式,孔氏族人在汉人中率先垂范,一定要剃出大清文件规定的标准发型。 孙中山手迹 孔府又得了两百多年好处,这就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清帝逊位于民国,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袁世凯对“大总统”是帽子不太满意,觉得弄个“皇帝”干干比较滋润,于是孔府连发两封劝进电,恳求袁世凯“早日登极,以慰民望”。“洪宪皇帝”干了八十一天,护国战争中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日军合影 最搞笑的一幕是在抗战时刻,侵华日军占领曲阜沦陷,孔府的要求放低了许多:“太君”大大的好,吃顿饭、合个影总是可以的吧…… 孔府 相传,孔府大门匾额“圣府”二字,为明代大奸臣严嵩所书,真不是一般的恰如其分。 孔府 |
|
来自: 清风明月tbm5q1 > 《中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