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日式告白打动?你可能没见过这样的中式告白

 龙叔文馆 2017-09-15

上周,我们被一段来自日本节目的“屋顶告白大会”视频刷了屏。节目里一位叫做木村启希的男生,为了表达强烈的爱意,一口气对喜欢的女生喊了十六遍“喜欢你”,却仍然只等到一句“对不起”。(溯源君觉得这就很尴尬了)

与将“爱”和“喜欢”大声讲出的日式告白相比,我国古人的“花式告白”更加婉约,动人程度却丝毫不减。1

情诗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情诗,可追溯至禹时。

《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禹与涂山氏女娇一见钟情,成亲之后便赴治水之任,“三过家门而不入”,无法与新婚妻子相见。女娇久盼夫君未归,于是写下“候人兮猗”,翻译过来就是:“我等候的爱人啊!”可谓字字珠玑,音韵悠长。

中国历史上情诗的源头,大概要追溯到《诗经》。

《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全诗虽一直用荇菜来“打掩护”,却遮不住痴情少年对心上人的似水柔情。心爱的人在眼前让人朝思暮想,彻夜难眠,想用琴声来打动她,又想用钟鼓之声换她笑颜。

除了涂山女娇与《诗经》,历朝历代的诗人也会借诗告白。

秦观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异地恋的情侣缝补起一颗玻璃心;元稹虽然在“渣男”界享有盛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写哭了一片惦念白月光一般初恋的小年轻;唐玄宗场外求助李白,成功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博美人一笑;而苏轼最是犯规,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穿越千年仍让人为这阴阳相隔的告白而落泪。2

情书  

诗歌惜墨如金又有格律限制,无法尽兴告白怎么办?别急,古人的情书保证“狗粮”的充足供应。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一度风靡少女们的QQ签名,究其来源正是吴越王给夫人的一封情书。九个字的情书堪称史上最短,而纸短情长,无声告白尽在其中了。

与吴越王的简洁相比,卓文君的情书却正是以琐碎动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成婚不久到长安赴任,事业上升却离心渐起。一颗玲珑心的卓文君读罢丈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一封短信,挥毫写下一封数字情书。

“ 一别之后,两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仍旧是这十三个数字,翻来覆去却道尽了满腔深情却付东流水的哀伤心情,收到这样的告白,司马相如除了立刻备车接回娇妻,好像做什么都是不应该的。

如果说前两位还算克制,魏国夫人管道升的情书则如民歌一般热情奔放。她写给丈夫赵孟頫的《我侬词》读来仿佛一团烈火扑面而至。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如此热烈如此酣畅,又如此真切如此缠绵。3

情诗  

情诗情歌轻飘飘,定情信物奉上总够诚恳了吧?追溯历史,最“霸道总裁”式的告白非汉武帝刘彻莫属。

据《汉武故事》记载,长公主问当时年仅四岁的胶东王刘彻“儿欲得妇否?”刘彻看着周围百名宫女都摇头说不好,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好否?”刘彻立刻笑着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的霸气并非人人都有,但礼轻情意重,中国古人还有种类繁多的定情信物与告白配套使用。与现在的告白标配——玫瑰不同,中国古人表白喜欢送芍药。

《诗经》中有《溱洧》为证,“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讲的就是春游的一对恋人以芍药表白心意。

莲与“怜”同音,也被看作告白理想之选。明代佘翔有诗“纤手接来花并蒂,半含欢笑半含愁”,描绘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借一朵并蒂莲传情的场面。

除了娇艳花朵,古人选择定情信物也讲究实用。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中的同心结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中的香囊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中的手镯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中的团扇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中的手帕

放在现代,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装饰物也仿佛因为这些诗句变得针脚细腻,情真意切。

日式告白中的青涩少年可以一口气喊出十六遍“我爱你”,而中式告白无论情诗、情书还是定情信物,虽无一处有“爱”字,其动人却丝毫不输前者,只因这些流淌在文字间的心意都诚恳、坦荡又情意绵长。

说到底,无论怎样的情感都无法借助外力通往真诚,因为真诚本身就是唯一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