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系统

 昵称47417510 2017-09-15

温度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 

  1、设计、施工、养护不当 
  在实际的过程中,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同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是影响到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首先是设计不当原因造成的,例如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中,由于转角的位置设计存在缺陷,或者是混凝土的配比本身设计不当,这些都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出现开裂,但是随着现代设计手段的提高,设计问题能够很好的避免,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和养护不当导致的裂缝出现的几率在逐渐的增大。 
  2、温度应力的产生 
  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应力,这是因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在进行水化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本身存在较大的热阻,这样热量就会集中在结构的内部,导致热量不容易散发出来,导致了外部结构的散热相对于内部而言较快,这样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拉应力。随着温度的变化,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差越来越大,则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3、温度应力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出现,需要对温度应力的产生进行原因的分析,那么首先需要了解水化反应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的初始阶段,混凝土表面的弹模量角度,这个时候温度的变化对于整个混凝土变形的约束力较小,但是随着浇筑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变化对于整个变形的约束也会越来越强,因此温度应力也就产生了。其实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外界温度越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也越高,那么相对而言,内部最高的温度也会越高,当外界温度出现下降的过程中,整个混凝土的降温幅度会出现变化,内部和外部温差越大,产生温度应力也就越大。在此混凝土在施工之后,由于会产生收缩,混凝土在收缩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形,收缩变形的幅度越大,则分布越会不均匀,产生的拉应力也会越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变形的过程中,则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导致了混凝土的自由变形,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拉应力。 
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 
  1、温度监测系统 
  为了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结构受到了温度应力的影响,必须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检测,掌握好在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首先,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对地板混凝土和内部的钢管进行温度的检测,随后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逐个的温度监测。但是这种方法较为传统,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监测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疑问。目前在大型施工现场采用的是微机自动监测系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进行连续的监控,该系统在施工的过程总具有准确可靠,能够及时的提供各个监控点温度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监测点的布置 
  在进行监测点的布置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形状和控制条件进行有效的设计,因此不同建筑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针对某工程的承台混凝土施工为例,该工程为长30.7米,宽22.3米,厚3.5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可以采用足尺混凝土模型中设置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构分析和调整混凝土大体积结构,从而确定施工的方案。 
  3、监测结果分析 
  一般而言,针对混凝土监测的结果和温度的记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首先是浇筑的前期,这个过程在混凝土入模板以后,温度会逐渐的上升;随后是浇筑的中期,由于出现了水化反应,温度的监测点温度出现了缓慢的上升;最后是浇筑的后期,温度监测点的降低会更加的缓慢,这样对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度应力过大,及时的
采取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