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陈姓多端士·台州日报

 窗前有树905 2017-09-15

    本报记者吴世渊  

    台州有句古话:“十里不断陈,近边不相亲。”在民间,又有“陈半县”的讲法。这些俗语,其实都描述了陈姓人士在台州枝繁叶茂的现象。

    从近年本地的统计来看,姓陈的人口数量,在台州所有姓氏当中高居榜首。因而,陈姓无愧为“台州第一大姓”。

    陈姓最早源于河南淮阳,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之后胡公满,西周时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子孙有以国号为姓的,就是陈氏的由来。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三次“衣冠南渡”,以及北宋嘉佑年间的大分流,让中原的陈氏族人逐渐向南迁徙。有陈姓先人来到台州临海,在这里定居下来,后代出了不少文人义士,各自为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要讲的故事,不妨就从古代的陈姓名人说起。

    临海三陈

    清代学者洪颐煊,写过一本《台州札记》,他在书里提到“临海三陈”,即陈公辅、陈良翰、陈骙。他们三人同处“靖康之难”前后,在派系复杂的赵宋政权下为官,却能崇尚气节、正言直谏,是难得的铮臣端士。

    “临海三陈”中,陈公辅最为年长,他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37岁那年,在当时的名牌学府——太学上舍的考试中,他获得第一名,被授予平江府教授,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陈公辅的仕途并不顺利。宋钦宗时,他任右司谏,与抗金名臣李纲交好,因此被朝中的主和派视为眼中钉。很快,他被斥遣到台州当税监。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权,李纲主政,召陈公辅来做尚书左司员外郎。陈公辅在赶去上任的路上,李纲就被罢免了,于是,他改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去当知州。后来,他又辗转中央、江州、处州等地,很多时候担任的是“提举宫观”一类闲职。

    陈公辅之所以在宦海生涯中起起落落,与他的耿直性格有莫大关系,有件事颇具代表性——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臭名昭著的“浪子宰相”李邦彦提议割地求和,被免去官职。谁知才过了十日,李邦彦又授为太宰,一时“人情震骇”。陈公辅得知后,连番上奏弹劾,最终将李邦彦及其党羽赶出京城。

    由于陈公辅敢说真话,嫉恶如仇,受到了高宗的褒奖,特赐三品服,死后追赠大中大夫。陈公辅生前留下二十卷《骨鲠集》,书名喻心志,可见作者为人多么硬派。

    陈良翰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出身,累任兵部侍郎、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太子詹事兼侍讲等职。与同乡陈公辅相似的是,陈良翰也痛恨朝野上的“投降派”。

    当时汤思退把持朝政,上下多为其党,在对金的问题上,主张以和为贵。陈良翰多次上书抨击,称主和派的卖国行径是“秦侩复见于今”,直言汤思退“恐误国计”。这番话,无疑拿鸡蛋碰石头,陈良翰遭到贬放。不过朝廷此举也引起公愤,数百名太学生们请愿,要求立斩汤思退以谢天下。

    陈良翰身怀吏才。他早年在慈溪当地方官时,遇到大旱。他一面兴修水利,凿渠溉田;一面命令富户开仓卖米,并按每户人口数量,给老百姓发放粮券,让他们凭券买米,如此度过灾年。有同僚前来讨教治理地方的高招,陈良翰笑着说:“为官只要事事出于公心,百姓自然会悦服。”

    “三陈”中,陈骙是晚辈,他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考中进士,才26岁。宋光宗在位时,有一年天气反常,出现雪天打雷,按照惯例,皇帝下诏让大臣谈谈时政得失问题。任吏部侍郎的陈骙,便上疏三十条,从宫闱讲到财政,无一不切中时弊。

    除了为官的建树外,陈骙在学术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撰写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修辞学专著,对后世的修辞学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宋嘉泰三年(1203年),陈骙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赠少傅,谥文简,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

    陈孚与万卷楼

    临海人爱读书,好藏书,这种风气,宋代就有了。

    南宋初年的爱国词人陈克,出自书香门第,他的先祖于五代时,从金华迁居临海。陈克的父亲陈贻序及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及第。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新修了一座藏书楼,取名为“庆善楼”,这大抵是台州第一座私人藏书楼。

    到了元代,陈孚继承了“庆善楼”,对它进行扩建。彼时,楼内的藏书已超过万本,“庆善楼”所以又号“万卷楼”。

    陈孚其人,在《临海县志》里有所记载,字刚中,临海松里人,年轻时写过一篇《大一统赋》,很有名气,因此被授为临海上蔡书院的山长。上蔡书院在临海东湖,建于宋,是台州最早的官方书院。山长,是古代书院讲学者的称谓,在元代也是总领书院的长官。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礼部尚书梁曾出使安南(越南古名),想在南人士子中挑选副手,选中了陈孚,授予他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归国后,陈孚调任地方,当建德总管府治中,后授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

    陈孚的晚年,在家乡度过。传说,他在老家购置六亩地,盖了间大房子。府宅前有大堂,附近有花园山,当然还有“万卷楼”。

    陈孚过世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年五十一岁,谥号“文惠”。1985年,临海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在白水洋镇杨岙前园发现了一块碑石,竟是《元陈孚圹志》。该志立于元统二年(1334年),由其子陈遘撰文,详实地记录了墓主人的一生。陈孚的墓是1963年开荒时挖出的,原本还出土了石人石兽,当时没人在意这些,给凿成猪槽用了。

    那座“万卷楼”一直延续了300多年,那么它后来哪去了呢?我们曾前往陈孚的故乡松里——现今临海市白水洋镇溪岸林村寻访。一位名叫林远泉的老人,带着我们穿过田埂,指了一个方向:“祖辈流传说,那里曾是‘万卷楼’。”我们沿着他的手指望去,是一片栽种着作物的田野,哪里还有楼的影子?

    我们只能在明代名士王祎的《万卷楼记》里,领略当年的盛况:“临海陈氏有藏书之楼,曰万卷楼,其书之藏,以卷计者不啻万数。”文章描述了楼的样式,“楼为楹间者五,东西两偏皆实以书,虚其中以为宾客之所登览”;以及周边环境,“四面溪山环绕如拱,下临广池,荷菱交茂”。可惜,如此浩大的藏书楼本体,已湮没在时间里了。

    陈璲和员韬父子

    明朝永乐年间,台州出了一名“胆大包天”的书生,敢在科举考卷里指责当朝皇帝骨肉相残。他就是陈璲。

    陈璲,字延嘉,号逸庵,临海城关人。他自幼有志圣贤之学,加上天赋异禀,永乐六年(1408年),乡试中解元,次年,会试也考了第一。殿试因为朱棣亲征蒙古,耽搁下来,直到永乐九年(1411年)才开试。

    殿试的考题为《礼乐政刑》,之所以出这样的试题,大概是永乐皇帝想粉饰自己武力夺取政权的行为。照理说,聪颖如陈璲,不应该揣测不到出题者的用意。然而,他下笔时,却把矛头直指朱棣。

    他文中称永乐夺取建文帝皇位一事,是“骨肉之间不无惭德”,还谴责了朱棣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建文帝旧臣处以极刑的行为,并规劝他“果天理耶,期以充之;果人欲耶,期以克之”。

    凡是看过这份考卷的试官,都吓出一身冷汗。大家都认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死定了。谁知,朱棣看了没有生气,只圈出了考卷中“骨肉”的“肉”写成“月”的错别字,将陈璲点为二甲进士。

    陈璲在永乐年间,任翰林院检讨,修了《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后来他辞官回家,待了十五年,直到正统元年(1436年)才再次出仕。在江西当官时,他正风俗,重教育,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陈璲告老还乡后,创立了白云书院,教育出不少人才,譬如陈员韬、陈选父子,就是出自他的门下。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员韬父子深受老师陈璲的影响,也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

    陈员韬、陈选都是名列《明史》的人物。陈员韬官至福建右布政使,陈选官至广东左布政使。父子俩职位相近,但性格有些差异。《明史》记载:“人谓员韬德性,四时皆备,选得其秋焉。”意思是,陈员韬的性格,就像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兼备,但陈选的性格,仅仅似秋天那般肃杀刚猛。名人谢铎也说,“员韬父子皆持操甚洁”,但“员韬量能容物”,而陈选则“遇物稍峻”。至于为官为民、爱民如子这些,父子俩当然很一致。

    西陈一脉

    临海古代的陈姓名人还有许多,例如编写《嘉定赤城志》的陈耆卿,参修《元史》的学者陈基,为明朝殉节的诗人陈函辉等等。

    但这些陈姓名人,除了有血缘关系的几位之外,并不来自于同一脉源,亦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相互之间有亲属关系。

    他们的后人,也离散各地,难以寻踪了。陈孚的老家松里,如今没有一户人家姓陈;陈良翰有四个儿子,传说,后人分别在临海石村东岙、东塍洞桥、天台后洋陈,以及涌泉后径西家岙,这尚且需要宗谱实物考证。

    但有一支陈姓族人,在临海历史上源流有序,至今还聚族而居——就是大石西陈一脉。

    据《五景陈氏宗谱》记载,西陈祖先本裔河南颍川,后迁到金陵,再迁括苍。四十七世迁居婺州永康,八十九世又迁往东阳山泽。后唐清泰元年(934),族人为避五季之乱,徙居天台东哲。南宋绍兴年间,他们迁到临海西陈,这是“西陈”名字的来历。

    西陈族人中也出过当官的人,叫陈谔,南宋人,御赐郡马、国宾诗章。关于他的诰命、敕命书等,宗谱里都有录入。

    明代永乐年间,陈德禹、陈德厚两兄弟,从临海大石迁到了五景,之后子孙便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现今临海市河头镇的五景岙村。

    (本文参考书籍:《台州府志》《临海县志》《默墨斋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名人卷》《赤城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