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立安徽大学“青楼”引争议,古代青楼有那么浪吗?| 正三观

 alayavijnana 2017-09-15

被称为“安徽大学青楼”的,其实是安庆师大菱湖校区的一幢教职工宿舍楼,因为外表灰青色,也有人称其为“灰楼”。这所学校还有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百年校史。


然而,当这所宿舍楼以安徽大学青楼的名字被列入保护性建筑时,却引起了争议。一方认为太不严肃了,一方回应想多了那么,历史上青楼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

 


一提到青楼,总是想到风花雪月,想到杜牧的那句著名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既缠绵颓废,又风光旖旎

 

然而历史青楼却并不是什么那不可描述之地,做着不可描述


青楼实实在在就是歌舞演艺的地方,里面的青楼女子,也卖艺不卖身。来来往往顾客多是看客,客,谈客,客,而不是嫖客。

 

 

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还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如《晋书·麹允传》:“南开朱门,北望青楼。”邵谒《塞女行》:“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都是此意。

 

直到明时期青楼依然超然平康、北里、章台、行院之类的存在,其中也出现一大批才艺高绝的青楼女子,她们是诗人、说唱艺术家、戏曲表演者比如薛涛严蕊、周月仙、张玉莲、陈圆圆、柳如是……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曾经在垂暮的最后几年写出了一部力透纸背的史学著作《柳如是别传》,他将柳如是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认为她“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为后世轻薄者岁厚诬”,所以常常“感泣不能自己”,于是决定为她著书立传。

 “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缘起》)


柳如是故事大概情况是在青楼遇见了知己钱谦益,遂嫁这个老才子。清军攻来,柳如是钱谦益相约跳湖殉国谁知钱谦益临时变卦,投降了清朝。


之后,柳如是又劝说钱谦益偷偷支援抗清人士一定程度上他挽回了晚节

 

 

记得大学读书时,快速公交经过一个站点是中国计量学院。每次公交报站同学就会哄笑一阵,不为什么,仅仅因为将中国计量学院“计”和字组合成简称,足以浮想联翩了

 

读《红楼梦》,贾宝玉为大观园各个楼台题名、配诗那一章节,觉得他什么都好,唯有那个怡红快绿还有他那个“怡红院”,觉得匪夷所思,好好一座雅致的园林,怎么这么个名字?

 

 

一次听课,老师引用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话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是啊!不管红楼,还是青楼,重要并不是这些楼,这些楼里的人。不管红楼,还是青楼,之所会生出不可描述的感觉恐怕也只是因为:想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