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老刘tdrhg 2017-09-15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镰翅鸡,体长32-41厘米,体重600-700克。因其翅膀上的初级飞羽呈镰刀状而得名,镰翅鸡的上体橄榄褐色而带黑斑;腹白而具黑斑。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黑色带较宽的白色羽尖。红色的眉瘤凸显。典型的森林鸟类,栖息的海拔高度范围一般在700-1600米。食物主要是植物的种子,吃一些鳞翅目的昆虫、甲虫、蜗牛和蚂蚁。繁殖期是4-7月,4月下旬就开始出现发情和求偶行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黑龙江的下游。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沙丘鹤,为鹤科鹤属的鸟类。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10厘米。通体的羽色均为灰色而缀有褐色,下体稍淡。前额、眼先和头顶的前部都有裸露的皮肤,呈鲜红色,被有稀疏的象头发一样的刚毛。颏部和喉部为白色。长腿几乎为黑色。主要以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草籽和谷粒等为食。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铜翅水雉,小型涉禽,体长28—31厘米。体形与水雉相似,但前额有一铅灰红色的额甲;飞羽先端不变狭细;翅上无白色。头部、颈部为黑色,并带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到上背和两肩逐渐变为暗紫色,也具有金属光。一条宽阔而长的白色眉纹从眼睛的上方已知的枕后的两侧。背部、翅膀上的覆羽和内侧的飞羽为橄榄青铜色,腰和尾上覆羽为栗色,具紫色的光泽。尾羽和尾下覆羽为栗色。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黑嘴端凤头燕鸥,是中型水鸟,体长38-42厘米。羽色与黄嘴河燕鸥较为相似,夏羽自前额经眼睛到枕部的头顶部分,以及头顶上的冠羽均为黑色,背部、肩部和翅上覆羽为淡灰色,几乎呈白色,而黄嘴河燕鸥的羽色较深。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繁殖于中国山东海岸,迁徙和越冬于广东、福建。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鹃鸠,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的台湾省境内。乌鹃鸠体长36~38厘米。头部及颈后部呈栗褐色,并杂有黑色的细纹。乌鹃鸠体长36~38厘米。头部及颈后部呈栗褐色,并杂有黑色的细纹。上体其余部分为微有金属光泽的黑褐色。背上部为闪亮的绿色,两翅和尾羽与背部颜色相同,外侧尾羽具有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下体呈锈褐色,并具有黑褐色的细斑,两胁及腹部颜色较暗。乌鹃鸠通常栖息于稠密的森林地带,喜二、三只集成小群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蓝耳翠鸟是小型攀禽。全长约15厘米。头顶和颈黑色,具蓝紫色横斑;耳羽紫蓝色;喉部淡棕色;颈侧各有一黄白色斑点。蓝耳翠鸟有林栖的水栖两大类型。林栖类蓝耳翠鸟远离水域,以昆虫为主食。水栖的一类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泽、溪边生活觅食,食物以鱼虾昆虫为主。常常静栖于水中蓬叶上,水边岩石上的树技上。蓝耳翠鸟仅分布于云南勐腊。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黑鹮,鹳形目鹮科动物。体大的黑色鹮,特征为头裸出,肩部具白色斑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色斑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光泽,下体无栗色。 虹膜暗色;嘴黑色;脚红色。黑鹮喜在较干燥的平原耕地、残茬地、干河堤等处活动,偶然也到沼泽地。主食昆虫,兼食蛇和青蛙,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曾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有分布,现仅存于印度支那及婆罗洲。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八色鸫科(所有物种)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共有1属32种91亚种。分布于从非洲至澳大利亚。中国有8种。体色鲜艳,栖于地面。体型圆胖,尾短,腿长,主要栖息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坝和丘陵落叶很厚的各种类型的树林中,也见于林缘溪流边的灌丛和小树上,田坝区的榕树和村寨边的小树上,以及竹林等环境。常在森林底层或低植被中找食无脊椎动物。叫声简单哀婉。主要以甲虫、白蚁、鳞翅目为食。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黑颈鸬鹚,中型水鸟,体长50~51厘米。繁殖期通体黑色,缀有深蓝色和蓝绿色光泽;肩、内侧次级飞羽及翅覆羽暗银灰色,羽缘黑色;头顶、头的两边和颈缀有少许白色丝状羽;枕部和后颈有轻微的短的羽冠。主要以鱼为食。繁殖于各种适合于营巢而又富有食物的湖泊、池塘和沼泽地上,也营巢于比较小的水塘。常成5~6对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偶尔也见有多至50~60对的大群在一起。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白鹇,属于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跗蹠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时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脸裸露,赤红色;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彩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是深栗色带闪光的鹮,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鹬,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脚绿褐色;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叫声是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分布于中国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黄嘴白鹭,也叫白老、唐白鹭,珍稀水禽,中型涉禽。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雄羽色相似,通体白色。嘴、颈、脚均长。夏季嘴橙黄色,眼先蓝色,脚黑色,头顶至枕部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丛状羽冠;背部、两户生有蓑状长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端,前颈基部的蓑羽垂至下胸。栖息于海岸峭壁树丛、潮间带、盐田以及内陆的树林、河岸、稻田,以鱼、虾和蛙等为食,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主要繁殖在中国的东部地区,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花尾榛鸡,属于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雄鸟头上有短羽冠;上体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横斑;颏和喉黑,下体暗棕褐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呈花斑状,而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鸟略同,但颏和喉大都棕白。栖息于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中。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末端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小杓鹬是鸻形目鹬科的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00-250克。是体型最小的杓鹬。头顶黑褐色,具较细的中央冠纹。穿眼纹黑褐色,眉纹淡黄色。背、肩羽黑色,密布淡黄色羽缘斑。前颈、胸皮黄色,具细的黑褐色条纹。腹白色,两胁具黑褐色斑。嘴峰略微向下弯曲,下喙基部肉色。栖息地在湖边、沼泽、河岸及附近的草地和农田。冬季出现在沿海地区。食物有昆虫(如大蚂蚁)、蟹类、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三宝鸟,为佛法僧目三宝鸟属下的一种中小型攀禽,共有10个亚种,体长26-29cm,体重107-194g。通体蓝绿色,头和翅较暗,呈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具淡蓝色斑,飞翔时甚明显。虹膜暗褐色,嘴、脚红色。常长时间地站在林缘路边高大乔木顶端枯枝上,或在空中成圈飞翔和上下飞翔,边飞边“嘎嘎”地鸣叫。如发现飞行中昆虫,则追赶捕食,如果在地上发现蜥蝪或昆虫。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黑啄木鸟,属鴷形目、啄木鸟科,是一种大型的啄木鸟,体长45-47厘米,翼展64-68厘米,体重300-350克,寿命11年。是啄木鸟中最大的一种。通体几纯黑色;雄鸟额、头顶和枕全为血红色;雌鸟仅后头有血红色。 生长于古北界北部的茂密森林内,在欧亚大陆上不同地区都发现其踪影。此鸟不会进行迁徙。飞行不平稳,但不如其他啄木鸟起伏大。主食蚂蚁,进食时挖洞很大。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绿喉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小型鸟类,共有9个亚种。身长22-25厘米,翼展29-30厘米,体重15-20克。喉绿色,额部、头顶至上背为锈红色,其余上体均为亮绿色。中央尾羽延长且端段狭细,超过侧尾的长度为跗蹠的2倍长度以上;嘴细长而向下弯曲,为黑色。鼻孔裸露;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凸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且端部形狭或尖削。

我国 II 级保护动物鸟类(部分)

橙胸咬鹃,全长约28厘米。雄鸟头、颈橄榄绿色,上体及中央尾羽栗色;中央尾羽具黑色端,其外侧的2对尾羽黑色,最外3对尾羽基部黑色具白端;翼覆羽有密的黑、白相间横,飞羽黑褐;颏、喉橄榄色,胸橄榄黄,下体余部橙黄色。嘴铅色,脚黄褐色。雌鸟羽色似雄鸟,但上体羽色较暗,翼覆羽具黑、棕相间横斑。栖息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