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三环陈烁烁:三环集团持续创新推动国际化战略 利润率已超42﹪

 昵称46635225 2017-09-15

2017年9月14-15日,2017年(武汉)燃料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陈烁烁以“持续创新推动燃料电池部件制造商的国际化战略”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陈烁烁表示三环集团是做先进材料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去年销售不到30亿,但是有12.2亿的利润,利润率42.4%,在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面排在前面的。

以下是陈烁烁演讲全文(根据发言嘉宾演讲实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主持人:在上午讨论环节有专家提到燃料电池什么时候赚钱的事,韩老师点了一下潮州三环的陈院长,他没有直接说,下面我们请他介绍潮州三环做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材料方面发展的经验,也有可能讲到商业模式。接下来掌声有请陈院长。

陈烁烁:谢谢卢院长的介绍。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今天下午介绍的题目是基于分布式SOFC的展望,上午邵老师说了燃料电池是发电的装置,发电效率可以到60%以上,发电没有噪音也没有振动,是欧美、日本大力发展的绿色能源。我们讲高温固体氧化物和低温质子交换膜有几个地方的不一样,固体氧化物燃料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天然气,可以是沼气,也可以是氢气,发电用的燃料成本相对低一些,发电效率会更高,但是缺点是启动时间比较热,要热到七八百度才发电,余热比较高,决定了两者应用的领域会有不一样。SOFC发电效率高,主体用的煤电只有20%用上了,但是如果用SOFC的话可以有60%用上,这是商用SOFC热效率可以到87%,整体热电的效率可以到87%。这是高效率环保发电方式,还有氮氧化物的排放,这个系统每发一度电是34毫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的这些二氧化碳也可以进行回收。我们认为非常适合用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早上韩老师讲了不少公司在做系统,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和日本3M,行业比较成功的ceres power用得比较多,这是13年的数据,用在很多的加工厂和楼宇。

我们在测算中国怎么样才能把SOFC用在分布式能源上,14年和15年进行了两年的市场调研,能接受的是9毛钱一度电,在北京燃气和天然气的成本是4毛钱,所以设备的折旧是5毛钱用户才可以获益,我们可以算出来比较简单的经济模型,性能要达到60%,寿命要大于5年或者成本小于2.2万,包括维护成本,这是没有国家补贴的前提下能推开的指标,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右边这几个小字,  一个是性能的问题,一个是寿命的问题,一个是可靠性的问题,一个是成本的问题。高性能达到60%的效益,我们长时间工作电压要在0.8伏以上,燃油利用率到80%以上。寿命的话5年以上,这要做非常好的涂层,包括系统里面所有的部件,单电池衰减速度要非常低,一千小时小于0.2。固体氧化物的密度没有那么高,大概只有两百多不到三百毫瓦,还有我们要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千千万万的电堆在运行,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支出,这块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任何环节做得有缺陷,产品就没有办法做出来,所以要求非常高,对产业界来讲任何环节不行的话,整个项目就不行。

下面我要简单介绍一下三环集团做的工作和进展,我们是做先进材料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去年销售不到30亿,但是有12.2亿的利润,利润率42.4%,在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面排在前面的。我们在SOFC业务,主要是三环集团本身和前两年收购的意大利公司。这个产业链很长,配套公司比较少,我们从市场上买原材料再做,基本上需要500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测试,我们做加速寿命材料开始衰减,所以三千个小时材料才平稳,这样的话整个电池的电压要在0.8伏以上,我们认为材料是合格的。

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研发和生产设备,做干电池,做电堆的,也有SOFC系统做平台。早上讲了04年开始跟相关公司合作开发,已经有6代的技术升级,16年产品的营收是3亿元人民币,有两百兆瓦的产量。从2012年开始做阳极支撑的单电池,目前有100万片电池在欧洲客户家里使用,目前有三代电池,从开始的衰减比较快到衰减比较低,到内质比较高到内质比较低,这也是电池的性能。也有不同的电堆,0.75千瓦、1千瓦和2千瓦的标准电堆,可以通过简单的并串联方式组装成更大功率的规模组,1600瓦的时候直流效率超过70%。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测试,因为这是电池组最大的问题。2012年系统运行了12000小时,发电效率仍然维持在60%。这个可能没有放到电堆里面,这是不同测试,下一代电池可以把整体的电效率提高2%。

这是2015年提出的指标,公司内部有故特氧化物电池的计划,我们叫2020工程,希望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电堆方面,可能还有后面的系统方面,电堆方面是功率一千瓦,电堆效率85%以上,耐热循环,成本在1万到1.5万千瓦。前面绿色的达到了,但是后面红色的挑战性比较大。因为这个行业在国内参与的单位非常少,三环作为以材料为主的企业,如果是从前面开始做陶瓷电磁电堆,再做系统的话战线太长我们能力有限拉不过来,希望能与下游SOFC企业配合一起做这些系统,这是2020计划的期望,也是现在开展工作企业的共同目标。

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展望。目前SOFC有很多优点,但是国内产业配套不足,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这方面市场还是很大的,成本控制是关键,国内有很多企业共同参与进入的话肯定会有大的提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SOFC领域,不管是零部件加工,跟质子交换膜相比企业还是很少的,希望两岸台湾同行有兴趣的话后面可以加强联系,我们一起推动SOF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国家方面对产业化的支持还是比较少,虽然很多国家地区有详细的计划和支持政策,但是我们国家在SOFC方面的支持政策相对比较少。

总结,SOFC有很多的优点,近几年很多公司特别是三菱重工发展比较快,三环作为国内材料的公司,通过十几年的积累取得了一些进展,希望可以跟业内同行发挥制造大国的优势,把SOFC做好。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