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志———肾气上交心得志

 包羲老子 2017-09-15

百度阅读 > 发现中药

远志———肾气上交心得志

查看目录

远志———肾气上交心得志

【性味】味酸苦甘,性温,归于心、肾、肺经。

【功效】宁心开窍,益智消痈。

【药论】远志之气味俱厚,能升能降,其味又厚中兼薄,其性浮多而降少。浮,则上至心经而益心;降,则下达于肾而补肾。但其浮多而降少,故补心多于补肾。所以,一般认为此物是心经主药。但如果更进一步地发微此物的药理作用,其实是这样的:远志苗名小草,但它的根竟长尺余,其中道理,很明显是以其根长而深入下焦肝肾之间。虽说也补益之,但更多的是取其膏脂以上滋心肺,由其味苦所以心经得益最多,所以远志一物,其药性实可以“使肾气上交于心”而总括之,所以就有益智、聪耳、明目、不忘强志倍力的种种功效。

远志的这个药性特点在其药味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虽然说其味苦、酸、甘而以苦味排在前面,是为了强调它主要作用在心经之间。但其实远志的药味给我的感觉是酸味最为突出,苦味次之,甘味再次之。并且它的酸味不像五味子之类的收敛性酸味,而是具有很强烈的升发性,完全表现为木性的条达。中医认为,肝随脾气左升,胆随胃气右降。当然,肝木在肾水的滋养下,在得到营养之后才有力量上升。所以说,远志一物,它在人体内的药理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以根入药先入肾内,酸味优胜次行肝经,肝随脾气左升,兼且其味也甘,所以再往左上进于脾内,最后才以味苦入于心经并在这里发挥主要作用。

精、志都是肾经所藏,肾精不足则志气衰减,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健忘。远志善益智强志,一方面是因为它能补益肾精,但更重要的,是它又长于使肾气上交于心,心肾交通则志强,志强则神定,内神既定,则何以迷惑而健忘?所以说,倘若肾不甚虚,则只需远志即可立通心肾。但远志补肾之力一般,若肾过于亏虚,非助以补肾之药不能成功。此外,人之健忘也可能由上气不足而下气有余所致,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不按时上行,故健忘。远志善补益心肺,可使上下之气俱足,营卫通畅而善治健忘。可见,无论何种原因的健忘证,都在远志的治理能力之内。所以说,此物确为一味治疗健忘证的通用之品。

同时,由上述论证,我们可知远志确为心经主药,而王好古与李时珍都认为它属肾经药物,很明显,他们都是根据远志的其他药效而作出这样的定论的。远志确善于止梦遗,但梦遗之因并不主责于肾虚,心火旺才是根本。心火旺则君心不宁,君心不宁则夜多作梦,且下挟相火而蒸迫精道,故生淫邪之梦,倘若肾藏精之力稍弱,则终致梦遗。远志善益心又兼补肾,合则君心宁静而肾气更强,故梦遗必止。

张锡纯说:“远志,诸家本草皆谓其味苦性善补肾,而愚曾嚼服之,则其味甚酸,且似含有矾味。后阅西药本草,谓其含有稀盐酸,且可作轻吐药(服其末至二钱即可作吐),是其含有矾味可知。为其味酸,且含有矾味,是以能使肺中多生津液以化凝痰,又可为理肺要药。”

李时珍谓远志能治一切痈疽,并转载《三因方》的远志酒在《本草纲目》中,但陈士铎却认为远志无此功效,那么,远志到底能治一切痈疽吗?大凡痈疽皆因郁而化热所致,远志善宁心开窍,自然也就擅于开郁以治其本。所以说,远志确实具有治疗一切痈疽的功效。问题是,石菖蒲更善开心窍,所谓心窍开则九窍亦通,为什么它没有这个功效呢?因为远志除长于开窍散郁外,其更善于补益。痈疽已成,内脏必虚,只散郁而不扶正,又怎么能够根治得了痈疽这类疾病呢?所以说,李时珍的论说是很有道理的。以酒泡之,即是增强它的这种功效。

96.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