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使薛之谦没有骗财骗色,他也从来不是什么优质偶像

 乌有之尘 2017-09-15


麦子导读:


薛之谦这两天一直处在风口浪尖。几天前还在高调秀恩爱,舆论都在捧他的深情,现在一下子黑料不断。不管这些爆料是真是假,这其中,作为明星也好,或者作为粉丝、网民、媒体,都有值得每个人思考的地方。


文 | 非非马(ID:feifeima-uk) 授权发布


如题,即使薛之谦没有骗财骗色,他也从来不是什么优质偶像。


我因今年3月初的北京地铁事件开始关注薛之谦,在一片铺天盖地对他的盛赞之中,我顶着团队小伙伴们的反对意见,撰文批评了薛之谦身上某些我很不认可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那时,他粉丝2869万。

半年过去,薛之谦人气继续飙升,粉丝又涨了800多万。 

如今,因为自称薛之谦前女友、前合伙人的网红模特李雨桐这两天接二连三地不断爆料,“薛之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终于成为一个问题,被打上了问号。

 

而我想说的是,无论李雨桐今天的指责是真是假,就薛之谦公开的言行看,他原先也不能算是个很优质的偶像,很多问题早藏于其中,但是:

 

彼时的很多媒体为何对他一片盛赞?


他的过激言行也总被一些粉丝屡屡做正面解读?


薛之谦一直以来行销的人设和中国网民的集体情绪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连接?

 

抛开李雨桐、薛之谦、高磊鑫三人之间的是非纠葛先不谈,我认为,上述这些都更值得我们反思。

 

很多事情, 我们看了,却未必看见。

 

we looked, but we didn’t see.

 

1

为何薛之谦不是个优质偶像

 

1. 一些语言极其不文明

前面我提到,我对薛之谦的关注,始于今年三月初的北京地铁事件:某男子辱骂、推搡地铁扫码女,抢夺其手机,甚至在地铁门即将关闭之际,强行将女子推出地铁门外。


这是一起很恶劣的事件,由于薛之谦转发了这个视频,并严厉申讨骂人男,同时鼓励网友“人肉”他,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最后,17岁的骂人男甚至他的小女朋友都被人肉了。 


类似表达正义感、伸张正义的行为,在薛之谦这里有很多。

 

伸张正义、有公益心、做慈善,当然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不应自动屏蔽他伴随的其它问题。

 

比如,我也是在那一次才注意到,薛之谦每每在谴责劣行恶迹时,语言都极其不文明,而且程度经常到了令我瞠目结舌的地步。

 

比如:


“畜生!!”

“你他妈的” 

“狗杂种!!”

“让我遇到你全家喂你全家吃屎到病变!!!”

“希望有警察抓走这种傻逼!”

“脑子长得像肛门一样的人”

“别他妈……”

“傻x……”

然而,这些不文明的语言,皆因为薛之谦表达了一种正义感,不仅从未被质疑,还被当作了他的一种“个性”与“特色”加以肯定,被认为是某种“真性情”和“率性”。

 

对此,我在《关于北京地铁事件,我不赞同和菜头与薛之谦的几点》里曾写:

 

社交媒体时代,对公共事件发言,大V有一些很个性化的,甚至稍微出格的表达,都完全能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粉丝2869万、如此有影响力的大V,如此高频率地公开骂脏话,我还是要说,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文明行为,也不值得被鼓励和提倡。


语言当然可以很个性化,但应该有限度和尺度。


不要小看大V的影响力。

在偶像的“表率”作用下,粉丝们对骂脏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争相效仿,后果比大家现在意识到的,可能要严重得多。

 

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有孩子,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张口或者一表达某种观点和情绪,就满口脏话吗?难道我们希望我们自己的孩子,将来一打开微博,看到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脏话吗?”

 

表达观点,丰富的汉语里有的是各种词汇,为什么一定要使用那些组合?

 

脏话与不文明语言,不应该成为人、尤其是年轻人用来刷独特存在感的路径。这不应被鼓励。

 

我至今仍持这一观点:一个人语言极度不文明的背后,透露的是其文化素质和教养的欠缺。


素质低、欠教养,其实也不单单是体现在语言这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主持人何炅曾亲自在节目中吐槽薛之谦耍大牌。


2. 刻意煽动网民情绪和炒作

一个在公众场合都口无遮拦的公众人物,老实讲,我很难想象其在私下里会怎样。

 

口出脏话地骂人,通常都是在情绪激动和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情绪平稳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讲道理。

 

从薛之谦在微博上不时情绪激动地骂人来看,要么,他人前人后逻辑一致,本人在私下里也是一个很容易情绪化的人,一情绪化就骂人,而且可能很难听;要么,他人前人后逻辑不一致,在私下里其实是个情绪稳定,讲文明讲礼貌的谦谦君子。那些极端的脏话、情绪化的正义感,都不过是“行为艺术”,是一种“舞台化的表演行为”。

 

薛之谦究竟是哪一种?

 

从这两天不断被揭的所谓“黑料”看,薛之谦有可能的确私下里就很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发飙”。

 

比如2014年的两次“医闹”风波。他曾两度大闹医院,一次为了83岁的奶奶,一次据称是为了李雨桐。一边是他拍照,在微博上曝光、谴责医护人员的劣行;

另一边,医院和工作人员却称他歪曲事实,自己情绪激动、无理取闹,甚至威胁医护人员,叫嚷着要在微博曝光等等,有一家还说,有医院视频为证。

而在李雨桐的指控里,我们看到她说,


“甚至有过我一提出分手他就把公司的家具电脑都砸烂的极端行为”。


孰是孰非,目前单靠一面之词,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证伪。但是,我个人倒是觉得这个描述,与薛之谦在公开场合里表现出的言行逻辑是前后一致的。

 

如果以上两个指控都不实,薛之谦在私下里还真是个情绪稳定的谦谦君子,那么他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个性”和“极端化行为”,就更细思极恐了。

 

而无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他在用自己的情绪化,刻意煽动网民与看客的情绪化,目的是为了赚取注意力,吸引关注。

薛之谦一直长于此道。开网店需要赚眼球和流量,做歌手需要人气,开火锅店也需要。


求生的本能、对成功的渴望,锻炼出了他对互联网的敏锐嗅觉——他的确善于把握互联网的特点与风向,懂得如何在网络时代吸引注意力,如何精准地调动情绪,如何制造一次又一次的网络狂欢与高潮。

社交媒体时代,情绪是最容易被传播、扩散的,因为容易点燃。用情绪去影响大众,要比用思想影响大众要快捷有效得多。

 

薛之谦是社交媒体成就出的大V,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他自己凭借“过人的注意力吸引之技巧”得来的。

 

而从李雨桐14日最新爆料看,薛之谦早前就涉嫌炒作自己的泰国车祸,而且还将李雨桐的伤腿照片伪造成自己的。

在这份新指控里,薛之谦被指一是撒谎,明明是自己开摩托超速导致车祸,却谎称是开碰碰车导致;


二是车祸事发后,第一反应是电话自己的经纪人,报道车祸事故;


三是让李雨桐隐瞒自己也受伤的事实。

这当然又是一个尚不能完全证实的一面之词,但李雨桐也贴出了聊天截图。如果截图为真,至少证明了李雨桐的确是一起受的伤。

再一次的,在李雨桐的此番描述中,我个人还是认为,在“炒作”这个层面上,它与薛之谦一贯的行为逻辑对得上。


3. 鼓励网络暴力

在北京地铁事件中,薛之谦直接在微博上鼓励“人肉”这一网络暴力行为一——“让他(骂人男)成为终极网红”。

 

对此,我直接贴一段我此前的文字:


薛之谦深知自己的影响力之巨,以及自己影响力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前已有太多网络暴力、终极人肉的先例,但他仍然有意地使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去鼓励这一行为。


结果,如他所愿,男孩的个人信息隐私被扒了底朝天,女朋友也未能幸免,女孩的头像在网上四散。而男孩未满18岁,今年17,女孩很可能比他更小。

 

“骂人男”固然该被批判,甚至被处以刑罚,但对其个人展开全面攻击,扒出其住址、电话等私人信息公开,并波及其与此事无涉的女友,显然也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并且是严重侵犯。而且,这会严重影响这个17岁男孩今后的人生。

 

法律惩罚犯罪的人,监狱惩戒罪犯的同时还有教育、帮助悔过自新的职能,最终仍是要鼓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


可现在的网络暴行,却恨不能一件事情就将人彻底盯在耻辱柱上,最好永世不得翻身。

 

不知道薛之谦是否思考过这一点。


鉴于以上之种种,且不说薛之谦是否真的骗财骗色,是否有卖情深、秀拼搏、秀正义感等卖人设之嫌,我也不认为他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优质偶像。


2

关于李雨桐的指控风波

 

在新浪微博上拥有3692万粉丝的薛之谦,前几日还因与前妻的高调复合被各媒体盛唱“深情”,如今,因为李雨桐的指控,他涉嫌“骗财骗色”的风波已闹得满网风雨。这里我也不再赘述细节。

 

到目前为止,薛之谦和前妻高磊鑫尚无任何回应。在真相尚未明晰之前,不就此事发表过多看法,但下面两点,我想说说。

 

1. 针对事件:涉嫌协同李雨桐做伪证

在目前由媒体报出来的料中,有一个李雨桐与前经纪公司久尚模特公司之间的纠纷官司和法律判决书。

 

李雨桐2011年8月与该公司签约,合同期4年。但久尚称李雨桐2012年3月开始,就各种推诿公司通告,到5月,基本拒接公司安排的一切工作。


结果,李雨桐自己却接私活,甚至自己开淘宝店。而这个淘宝服装店被指就是李雨桐和薛之谦合开的UUJULY——2012年3月试运营,6月8日正式开张。

久尚称这个淘宝店有上千万高额营收,以此为据向李雨桐索赔150万元违约赔偿金。

 

为了证明李雨桐只是轻度违约,李雨桐和薛之谦都给出了同样的证词:李雨桐没有参与开店,只是该店的平面模特,且每月只有6000元工资。

 

结果呢,久尚方举证,李雨桐自己的微博里,曾写自己是总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说自己是总经理,还是造型总监。

媒体又扒出来李雨桐早年间与另一位微博粉丝几百万的网红张大奕的互动,李雨桐对店的深度参与,至少绝非是一个平面模特那么简单。

 

那么,李雨桐和薛之谦,就都涉嫌对法庭做了伪证。

 

先撇开李雨桐到底是不是股东不谈——虽然李雨桐贴出了合同照片,但合同和照片的真假,还没有被确认。但李雨桐即便是仅仅作为UUJULY网店的平面模特,在2012-2013年期间,仅仅拿6000元每月的工资,这恐怕对稍有常识的人来讲,都听起来像一个笑话。


网红模特的薪酬,都这么低,还有那么多人挤破头要去做网红吗?

所以,薛之谦虽一贯表现出正义感十足的姿态,但,在一些十分重要、甚至是涉及底线的原则性问题上,比如不能对法庭做伪证,他却极有可能撒谎了。


2. 针对评论:人品问题和爱不爱无关

在李雨桐微博发声之后,有各种评论出来,我不想站队,但对其中一种评论调子,忍不住想表达下自己的意见。

 

有评论说,从李雨桐的描述看,不过是薛之谦不爱她,所以对她渣,因为真爱高磊鑫,所以对真爱则特别暖,并以此为薛之谦开脱,此事无关品德,关乎真爱与否。

 

好吧,现在无法断定李雨桐控诉的真实性,但如果为真,这事儿就绝不是爱不爱的问题,它当然首先是一个人的人品问题。


不够爱一个人,你当然有权选择离开;但是,你不该拿着她的钱,去给你所谓真爱的女人。


这还不是渣男行径,是什么?

 

为偶像开脱,也不是这么开脱的。


3

一点其它的反思

 

1. 为什么一个并不优质的偶像会吸引几千万粉丝?

从3月份真正关注薛之谦开始,我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一个并不真正优质的偶像竟会吸引几千万粉丝的关注,而且在各类媒体上被一片盛赞,此前几乎鲜有质疑。

 

薛之谦最初并不是靠作品红起来的歌手,是段子、微博噱头吸引来的注意力,加上他快被翻炒焦了的“苦情追梦”励志故事,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他的音乐,并接受和认可,属于人红歌才红的典型。

然而,他一直以来在社交媒体表现中的污点和问题,大家为什么都假装看不见,只是一面倒地赞美?

 

我的分析是,第一,薛之谦本身很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营销,他一直主打的是草根形象,试图吸引的也主要是年轻的、相对容易被煽动被影响,或者说易被操控的粉丝。


所以,无论是他逗乐的段子,还是用正义感来包装的煽动性表达方式,都是容易凑效的,也往往更容易吸引此类人群。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的。

如我前面所说,社交媒体时代,情绪是最容易被传播、扩散的,因为容易点燃。


用情绪去影响大众,要比用思想影响大众要快捷有效得多。而大V煽动情绪式的表达方式,只会培养出更多站队型粉丝,而不是思考型粉丝。


这部分粉丝,一旦接受起一个人来,只动右脑,不动左脑的。他们喜欢唱的是,既然爱一个人,就要毫无保留。

而真正不容易被影响、被操控,更理性的另一部分人群呢?在数量已然庞大、而且音量洪大的薛粉面前,都“被沉默螺旋”了。谁没事儿去惹骂呢?忙的人,都很忙的,没空在社交媒体上打口水仗。

 

第二,既然薛之谦在微博上已然给自己造成了巨大声势,成为意见领袖,而咱们这个时代,是只以成败论英雄的,也向来喜欢塑造“正面典型”。


人要伟光正,还得给你“封神”,于是,各种一面倒的赞美贴就出来了。缺点被自动屏蔽。


当然,这与很多观众有看神话、看传奇的习惯和心理渴求,也有关。

说到这里,顺便说下薛之谦在《明日歌手》的摔话筒退出事件。


看似怒揭黑幕,问题是,既然评委的职责是独立地、力求公正公平地给每一个歌手打分,为什么你先前会答应接受节目组的协调,按节目组的意见投票?


在一个评委接受“协调”,没有按照自己的独立意志去公平地投票时,就已经跨过了底线。


幕,如果有,在你第一次甘愿“被协调”时,已经开始,而不是从你“发现被忽悠”开始。

只是,这样的行为,再一次地引来狂欢般的赞美,铺天盖地,从网民到媒体。

 

薛之谦的确是成功地行销了自己的人设,并和中国互联网网民的集体情绪之间,搭建起了一种神奇的链接。


如果不是这次的爆料实在太猛,太挑战大众的底线和敏感神经,恐怕质疑薛之谦的声音,还要来得再晚些。


2. 为什么我们的粉丝要如此捆绑道德与演艺?

关于薛之谦事件,我还有另外一点思考。


薛之谦之所以如此喜欢卖各种积极正面的人设,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大众自己喜欢传奇,并且缺乏一分为二的理性态度。而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也一直有公私界限不清的特点,不太能把一个演员/歌手/公众人物的作品/职务行为和他的为人分开。

 

在美国,克林顿出了莱温斯基案那档子事儿,还能照当总统;


小李子在《泰坦尼克号》里尽可以扮演深情的杰克,却在现实中走马灯似地换女友,而这完全不影响他接好片、上好戏,直到拿奥斯卡奖;

暮光女拍片时移情别恋已婚导演,但这也不会影响她的星途,她照样能上李安的戏。


但是在我们这里,文章出轨至今不能翻身,白百何至今还未有任何复出的消息。

我是想说,其实,公私可以分开。判断哪一个维度的事情,就用哪一个维度的标准。不必混淆。


这样,大家都可以更自在地做自己,不用那么费心费神地扮演“双面人”,最后弄出“人设坍塌”的滑稽戏来。

就像薛之谦,从偶像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他不是优质偶像,我不欣赏他作为公众人物和意见领袖的一面。但是,我同时也认为,这些与他是否是个优质歌手无关。

 

我没听过他任何一首歌,无法判断他的创作与演唱水平,但是,如果你真心喜欢他的歌,也可以不必将他的作品和人品做一个强行捆绑搭售。

 

让喜欢韭菜的买韭菜,喜欢青菜的拿青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