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来,一起谈谈古代的教育问题!

 龙叔文馆 2017-09-15

来,一起谈谈古代的教育问题!
文丨谈知   图丨源自网络


1
教育历来受到重视

教育,对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从古到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

最有名的例子,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位中国母亲教育子女的生动写照。还有,比如京剧《三娘教子》,更是从细节上描写一位母亲怎样教育孩子的。此外还有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等传说故事,也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典型例子。父母教育子女,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本写不完的长篇巨著。
说来有点奇怪,这些有名的教育子女的故事,主角都是母亲,那么当爹的呢,有著名的子女教育专家么?也有,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他的家书现在都成了鸡汤书了;还有个颜之推,好像没听说过,《颜氏家训》听说过么?那就是他写的家训。在古代,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是当爹的承担的,之所以有名的例子都是母亲,那是因为这几位母亲都是寡妇,她们的丈夫去世了,她们只好担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她们付出了比做父亲的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才把子女培养出息了,有名了,她们因此也被历史记住。可以看到,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小到生活习惯,大到思想行为,都是和母亲息息相关的。咱们最近一直在闲撩汉朝的女人们,所以这次也把两个女人、两个母亲拎出来看看她们是怎么教育子女的。


2
不一样的子女教育,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要拎哪两个女人呢?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后吕雉,一个是汉明帝刘庄的皇后明德皇后马氏。为啥要选这两个女人呢?因为有强烈的对比。这两个女人不仅自身条件的对比很强,就是她们的教育后果也有强烈的对比。

吕雉
V
S
马皇后
吕雉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她爹吕公可能也做过一些小官吏,因为要逃避仇家,正巧吕公和沛县县令熟识,就搬到了沛县,因此得识刘邦,两人结为夫妻。

从吕雉的出身看,她应该没怎么读过书,文化水平不算高,但她“为人刚毅”,性格非常坚强,争强好胜。嫁给刘邦十几年,没过过好日子,生了一子一女,在家里一直都是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直到刘邦兴兵反秦。

刘邦咱们不必详述,可以简单点把他认为是个流氓混混,不事生产,整天和一帮流氓哥们混一起,更别指望他去教育子女了。吕雉呢,不好说,应该有教育,但是不足,不系统,仨瓜俩枣的教育一点。况且她性格坚毅,一般这样的人比较严厉,也不善于和人沟通,通常孩子都怕这样的妈,估计她儿子刘盈小时候没少挨板子。从刘盈长大后的表现来看,她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应该说不算融洽,强硬的母亲最终造就的是软弱的儿子,最终刘盈早死,子孙尽被屠灭,这也是吕雉的人生悲剧。

马皇后相比吕雉,出身就要好的多。她的父亲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她家的祖上也是官宦人家。马援本人就能文能武,马革裹尸,画虎不成反类其犬这两个成语就是马援说的。

马皇后从小受家庭环境熏染,“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这些书,放到现在,读的懂的人恐怕也不多吧。马皇后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做事能力也是一流。“兄客卿惠敏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十岁的小姑娘就能把几十口人的大家庭料理的亭亭当当,扪心自问,我十岁在干啥呢?人比人气死人啊!

同时,马皇后的情商也特别高,她十三岁被选入皇宫,成了太子刘庄的侍妾,“奉承阴后(太子的母亲阴皇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见宠异,常居后堂。”学问好,能力强,情商高,相貌美,这样的女人可算是十全十美了吧?然而,马皇后不能生育,这也是一个女人巨大的悲剧。他的丈夫汉明帝就让她抚养贾贵人生的儿子刘炟,马皇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汉章帝刘炟)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瞧瞧这样的养母、养子,比亲母子的感情都好,不得不说马皇后是个成功的教育家。


 
可以看到,吕后和马皇后这两个母亲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以后的命运结局。吕后如果不嫁给刘邦,可能最后结局还好一点,顶多儿子懦弱,但还不至于子孙尽灭。而如果马皇后不嫁给汉明帝,相信一样也是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啥原因呢?我的理解是个人素养。个人素养不等于学识,学问高不等于素养高。素养当然要包括学识,但更重要的是思维、行为。吕后的问题在于思维混乱,行为失序,而马皇后胜在思维清晰,行为有度。

3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可估量
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吕雉一直没有跟着刘邦,是刘邦的另外一个侍妾戚夫人陪伴左右。戚夫人比吕后年少貌美,刘邦甚是宠爱,虽然建立汉朝以后以吕雉为皇后,但其实心里已经厌弃这个中年妇人,并且一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刘如意,因此吕后恨不能把戚夫人生吞活剥。

刘邦做了几年皇帝死了,十六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强势的吕后马上下令逮捕戚夫人,让她穿囚犯的衣着刑具,罚做舂米苦役。戚夫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的儿子能救自己,她在服刑的时候唱一首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后听说戚夫人还指望她儿子救她,勃然大怒,立派使者到赵国征招刘如意。三番两次之后,刘如意不得已来到长安。

汉惠帝刘盈非常仁爱,知道自己的强势妈非得弄死自己的弟弟,因此他赶出长安城外迎接赵王刘如意,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不让他远离自己,这样吕后要害他就无机可乘了。可防的了初一,防不了十五,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惠帝要去打猎,刘如意年幼,不能同去,吕后便趁惠帝不在的时候,派人毒杀了刘如意,等惠帝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已经是一句冷冰冰的尸体。汉惠帝心里知道这一定是吕后所为,可是面对如此强势的妈,做儿子的能怎么办?惠帝的天性是仁爱的,在外人眼中是懦弱的,可吕后的感觉是恨铁不成钢,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就这么柔弱呢?吕后决定要让儿子变得铁血起来。

如果说这次毒杀刘如意吕后还顾忌汉朝的法度和刘邦以及惠帝的情面,有理性的成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证明吕后已经疯了。刘如意死了,戚夫人再也没有依靠了,吕后可以放心大胆的收拾她了。吕后派人挖去戚夫人的眼睛,削去她的鼻子,砍去她的四肢,割掉她的舌头,用药熏哑她的喉咙,用竹签戳聋她的耳朵,把她扔在厕所里,把她叫做“人彘”。吕后请惠帝来看人彘,惠帝看后问这是谁,左右答曰戚夫人。惠帝当场大哭,并因此大病一场,一年多都不能下床。惠帝对吕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做儿子的说当妈的不是人,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了。

从此惠帝寄情于酒色,再不理政事。吕后把儿子折腾废了,可她的魔怔还没完,为了能让自己的权力继续延续,她力主把外孙女张嫣嫁给惠帝做皇后,这种外甥女嫁给舅舅的荒唐婚姻,也只有吕后这个疯外婆能干的出来。惠帝此时好比行尸走肉,拗不过吕后,只好任由吕后摆布,但心理上是非常排斥这样的婚姻的,并未与外甥女有实质婚姻,直到张嫣死后,人们才发现她仍然是处女。

惠帝在吕后的高压强迫下饱受心理煎熬,并自暴自弃,数年之后便去世了,只有二十三岁。儿子的死不能改变吕后的刚愎自用,之后她更加变本加厉,大肆分封吕氏,也不注重培养自己的第三代,终于在她死后,刘邦的功臣们造了反,不仅把吕氏宗族屠灭,还把刘盈的儿子们尽数杀绝,她自己的直系后裔就被尽数铲灭。惨啊!
再说马皇后,展现出来的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她十三岁入宫,侍奉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明帝,和汉明帝的感情很好,而她因为贤德也得到她的婆婆阴丽华的赞赏,即便不能生育,但阴丽华认为她“德冠后宫”,力主让她成为皇后,即使阴丽华自己的侄女也是汉明帝的妃嫔。汉明帝的另一个妃嫔贾贵人生了儿子刘炟,但不善抚养,于是汉明帝就让马皇后抚养刘炟,马皇后对刘炟恩养备至,母子关系非常和睦,以至于刘炟继位之后只以马氏为外戚,而不以贾氏为自己的舅家。马皇后不争风吃醋,她认为汉明帝子嗣少,就举荐左右给汉明帝,以广皇嗣。此外,马皇后还经常参与政事,和汉明帝一起分析,“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每于侍执之际,辄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而未尝以家私干。”不以私情干预公事,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明德马皇后担当得起一个德字。

汉明帝死后,刘炟继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升级为皇太后。按照当时制度,汉明帝的女眷们是要迁到南宫居住的,“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杂帛二千匹,黄金十斤。”这份胸怀,比之吕后,不知要大出多少个太平洋了。

汉章帝继位时十八岁,马皇后没有临朝称制,也没有滥用权力,反而更加管束自己的家族,不让马家外戚干预政事。汉章帝为报母恩,执意要封几个舅舅为侯,马皇后执意不肯,她对汉章帝说:“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今祭祀则受四方之珍,衣食则蒙御府余资,斯岂不足,而必当得一县乎?”不仅如此,她对亲族们也要求十分严格。“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其美军服不轨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吕后要是看到二百年后她的n代孙媳妇这样的高风亮节,是不是也要自惭形秽了呢?马皇后母慈子孝,生活美满幸福,这样的女人没有得到幸福,那简直是没天理。马皇后死后,马氏家族仍然保持了显爵厚禄,虽然有小的波折,但比吕氏家族灭门不知要好几万倍。

4
龙生龙凤生凤,培养孩子,先修炼自己
吕后和马后两位皇后,两位母亲,相同的身份,截然不同的命运,她们的子女也是大相径庭,抛开“命运天注定”这个观念不谈,她二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是她二人的个人素养决定的。

吕后思维偏激,牛不喝水强按头,对子女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行为上又为所欲为,恣意而行,无规矩,无底线,葬送了自己的儿子,最终也葬送了自己,葬送了家族。如果吕后但能思维正常一点,行为收敛一些,最终结果绝对没有这么糟。有一个皇帝儿子,这么高的起点,而没有教育好,却亲手毁了他,不能不说吕后是个二货,拿着一手好牌却玩成了输家。

马后应该说是遵循“道法自然”,不违背规律,顺着趋势发展而动。她思维清晰,凡事循循诱导,不急不躁,行为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子女恩养备至,自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家族子弟,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有非常好的标杆示范作用。虽然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应该说马后的牌并不是非常好,但马后最终得到儿子的认可,历史的认可,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

说了这么多,那咱们得从她们身上学到点什么吧?吕后的教训,马后的成功,从我的感觉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思维明朗清晰,行为进退有度,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的言传身教里面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中国人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要想子女成龙成凤,看来关键是自己就要是龙是凤。做父母的素养高,子女才会有更高素养的可能。还是那句话,素养不等于教育,但是教育绝对是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要终身学习,自我反馈,提高自身素养。自己写完这句话,感觉做父母真是难啊,活的好累,可是,没办法,谁让咱为人父母了呢。努力!


  谈知 专栏 
 
谈知
一枚混迹于上海的IT民工。学IT,精于大数据,可他偏偏要跨界。喜欢地理,研究历史,各个朝代名人轶事信手拈来,全国再旮旯角的小县城都能叫得上名字。发誓绝不做一个只会编程的码农,更要码字撩历史,希冀撩出一片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