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竹———润肺养胃兼美容

 包羲老子 2017-09-15

 
 


【性味】味甘,性凉,归于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药论】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宫生活而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物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六十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又按记载,西汉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传说入宫前常吃玉竹而使她身体如燕,体态婀娜,因此获得皇帝宠爱而立为皇后。

上述这两个故事记录的内容不同,但都着重强调玉竹具有“轻身”这一功效。“轻身”不是说什么会轻功之类的东西,而是特指减肥。现代也有“玉竹减肥茶”之类的瘦身产品,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书籍都没有明确关于玉竹能够减肥的记载,倒是《神农本草经》有“好颜色”一词,也就是美容的意思。由于玉竹能够使得体内停积的水液开通流畅,且甘凉也善生津养精,所以能够使得人体有实可泻,有虚能补,气血充实通畅,所以能“好颜色”,则尚易理解,至于是否能够减肥,则也确有间接功效。

玉竹茎干强直似箭而有节,节上有须毛,茎上有斑点。李时珍说:“各处山里都有本品,其根横生像黄精,只是稍微小,色黄白,柔软多须,最多脂液而难干燥。其叶像竹,两叶对生。也可采根栽种,极易繁殖。”

邹润安说:“凡有节有液之物皆能通。故竹沥通风火阻经,菖蒲通风痰阻窍,

(即玉竹)则通风热阻络也。”邹润安说玉竹通风热阻络,这一点与古代的记载有关,以前有很多用生玉竹治疗风温的例子,如《通俗伤寒论》里面有个加减葳蕤汤就是取这个道理而组方的,前辈们认为此物不仅可以作为滋阴药,而且兼有解表的作用,但现在一般的感冒不会再用这些滋腻之品。余曾患风热感冒,就曾试过用大剂量(30克)的玉竹而没有配伍其他解表的药物,并没有发现玉竹有什么解表的作用,难道是由于运气的不同而引起了药物性能的改变了吗?这真是无从考证了,但玉竹善于“通风热阻络”倒还是有其实效。

玉竹色白而柔润多脂,其能润肺止咳之义不喻而明,惟其养胃生津者则有多解。其色白而微黄,既入肺而亦入胃,入肺则能开通华盖以行水,入味兼且味甘即善补益,所以养胃。其味甘而性凉,所以善于生津,这就是“甘凉生津”的道理。如果以物性的道理来推论,则玉节有节也有液,节者常作为连接之用,液者是为引水之用,口渴是由于津液中断而不能上朝所导致的,玉竹既有液所以能引导它,既有节所以能连接中断处,这就是玉竹之所以善于生津的道理。似乎凡物之有节有液者都能生津,也均能利尿,且以兼具味甘者更佳,大概是因为土实才能更好地疏导水液吧。

而我们平常吃的甘蔗,正是因其有节味甘而津液更丰,所以更善解渴。关于甘蔗一物,唐容川说:“甘蔗有青、红二色,天下之蔗皆青,惟四川出红蔗更甘润,因四川在西,得七赤之气。至闽广之青蔗,又较别省为盛,以闽广位在东南,得先天兑气,故亦有甘泽,然终不敌川中赤蔗。因东南先天兑卦,已变为后天巽木,故色青不纯甘。四川赤蔗纯得兑泽,兼含有先天坎水之气,故色赤液多,为更佳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