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甘,性平,归于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药论】我国是山药的故乡,已有3000多年食用历史。它既可单独食用,又可配制粥和菜肴,还可入药,可称得起是“三栖明星”了。关于山药的性情,我们从它的叶子那里就可以知晓一二。山药的叶子像心形,其边缘弧度是比较柔和的,从这里我们就应该觉得它的性情是偏向平和的,由于对于它的茎来说,其叶子显得相对有点大,这当然是因为它本性属阴,喜受阳光的原因,但如果它的叶子是圆形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属于寒性的药物一类,但现在却偏偏是不圆不尖而是心形,可以说是比较折中的了。再者,如果此物是瓜果类,则即便它的叶子又大又圆也可以认为它不会是性寒之辈,毕竟它自己也是吸收过阳气的。但作为埋在地下吸纳阴气的山药来说,拥有这种心形的叶子是比较优胜的,否则如果是那种又大又圆的叶子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药性会偏于寒凉而难以成为现在的“三栖明星”了。当然,通过植物的叶子我们会得知其气态的流通情况,但有时候还不能绝对地得出答案。但如果你再品尝一下山药的味道,感知那淡淡的甘味,那么一切就可以给出定论了。
邹润安认为,山药这种药物,有皮有筋但以其肉最胜。其皮黄肉白,而其根与其肉的颜色相仿,这样又可以将厚肉里面的精华物质及其能量注在它的皮上面,并以为之体,而合皮(本为肺主而属金,色黄则土金相生而和合矣)与肉(本为脾之所主属土,色白亦为金土和合)之气注在它的筋里面,并以为之用。肺是行气的缘由地方,肝是发力的缘由地方,而气与力如果真正要得到受益,最终始终都脱离不了要补中这个关键的环节。而山药是药物肉最厚的,难道这还不能说它善于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吗?
张隐庵认为,凡是体质柔滑的物体,一旦伤损外皮,它就开始腐坏,但也有例外。例如,一般种植山药是将它切块,投于土中就可以生长了;百合则分瓣种之,就像种蒜那样;地黄就更加厉害了,由于它的根节比较多,你将它寸断埋在土地里面,它都能够生长。出现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百合得太阴之天气,山药、地黄得太阴之地气的缘故。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吸纳太阴之地气的能力方面,地黄大于山药,山药大于百合。于是就出现地黄补益阴精的能力比山药强,但却有着过于黏腻而有较大的恋邪弊端,山药就比较折中平和一些,所以说山药治病的机会不多,慢慢调养身体而却病的情况就比较被推崇了。当然,山药无论生品还是熟食,都会有一定的滑涎,也有一定的恋邪弊端,但一到实际应用,反而不必担心且还有其好处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参看张锡纯的两段原话就可以知晓。
张锡纯说:“下痢以山药滋阴,不惧其留邪,以山药性略迟钝,与参、芪迅速不同,待痢邪消尽,方大发补性。”又谓:“闻药气则呕吐益甚不能下咽者,治以清半夏一两。而必与山药作粥者,因粥有稠黏流滞之性,可以略存胃腑,而待药力之施行。其量亦是一两,以生山药之润和清半夏之燥而中安。”
张锡纯先生还说:“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宜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以其含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如此药食两用的天赐良物,真是现代人通病者(糖尿病亚健康一类)的福气啊!但值得一提的是,你可千万不要认为山药就什么都好,可以像大米高粱那样天天食用,据报道某妇人得知山药对身体很有益,于是把山药当饭来吃,最后搞到停经这么麻烦。为什么会停经呢?按山药味甘属土,土克经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