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甘,性微寒,归于心经。
【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药论】朱砂,又名丹砂,以其色红而得名。据宋代医家张杲的记载:患者钱丕,近几个月来整夜多梦,后来前往朝廷,与邓州地方官胡用相见,诉说“近日整夜多梦,虑非吉兆”。胡用说:“昔常如此,惊怕特甚,有道士教戴丹砂。”后钱丕在辰州求得灵砂双箭蔟而戴之,不过十天即可有效,四五年无复发。此事看似荒唐,其实不然。朱砂入心经,具有镇静安神之功效,故而善治失眠多梦,“戴丹砂”其实就是外治法。如果想再简单一点,则只需在额头前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西医言松果体,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第三只眼处)点上一点朱砂也能立刻收到很好的效果。
李时珍说:“丹砂生于南方,禀受离火之特性而生成,形成体阳而性阴的性质,所以它的外部呈现出红色而内部含真汞。它的药性为寒性,这是因为离火之中有水的原因。它的药味不苦而甘,这是因为离火之中有土的原因。丹砂无毒,吃坏了是因为一般人不懂其中的''玄妙’,经是好的,只是被某些和尚念歪了。”
朱砂其实并无毒性,它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大概是因为汞虽有毒,但硫却是最善化毒之物,合则性显无毒吧。并且,本品味甘,还具有一定的补益功效呢!《神农本草经》推之为上品,并谓之补益正气。问题是,作为物质基础的硫化汞,又怎会起到补益正气的功能呢?这里面就颇有意味了。《神农本草经》所谓朱砂益气,其实并非是指其以实质补益为主,而是针对它的药理功能而言的。徐灵胎谓朱砂重镇而善降气,气降则藏,藏则益,即指此意。
徐灵胎说:“丹砂正赤,为纯阳之色。心属火,色赤。故能入于心,而统治心经之证。其质重,故又有镇坠气血之能也。凡石药皆能明目。石者金气所凝,目之能鉴物,亦金气所成也。又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目大小眦属心,丹砂益目中心脏之精。”
邹润安说:“丹砂是取它的气与色作为药用的。丹砂体制刚硬是阳,内含汞则属于阴,它表现出来的药性属于寒是阴,而它的色纯赤则属于阳,所以此物的本性含义就是阳抱阴,阴承阳,一切禀自先天,没有再借用其他东西而有所作为。人在有生命以前,阴阳两精相搏即有神,神依附于精之后便产生了气,有气而后有生命,有生命之后则知识具以成其灵魂,鉴别昭以成其气魄。所以凡是精气失其所养,则其魂魄就会感到不安,如果想补养而使魂魄安定下来,那么如果舍弃这个最是阴阳紧相抱持、密相承接的朱砂,还能取什么药物来代替呢?”
水银、轻粉与朱砂其实就是汞及其化合物,所以它们的功效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区别也很大。陈士铎说:“水银,即丹砂火煅而出之者也,止可为外科之用。轻粉,又从水银再变者也,亦外科所需。此三物,至毒者水银,其次轻粉,又其次则丹砂也。轻粉之毒,非服丹砂,则毒不能出。盖轻粉即丹砂之子也,子见母即出而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