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农药不知道真假?瓶上的标签隐藏着秘密!

 real1267 2017-09-15

点 击 上 方 蓝 色 字 关 注 我 

 在农药产品质量抽检中,有不少农药因标签问题而被抽检不合格,甚至被列入假冒伪劣产品黑名单,农药标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假冒登记证、擅自扩大适用范围和对象、毒性标识不符合规定、套证等最普遍。



农药标签应该标注哪些内容?


       根据农业部最新发布的《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农药标签上应标注以下十项内容:

      (一)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农药名称应当与农药登记证的农药名称一致。

      (二)农药登记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俗称“三证”,应印在标签显著位置。

       (三)农药类别及其颜色标志带、产品性能、毒性及其标识。其中,除草剂用、杀虫(螨、软体动物)剂、杀菌(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分别用绿色带、红色带、黑色带、深黄色、蓝色带表示。农药类别的描述文字应当镶嵌在标志带上,颜色与其形成明显反差。其他农药可以不标注特征颜色标志带。

产品性能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性质、主要功能、作用特点等。对农药产品性能的描述应当与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相符。

        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个级别,各级别标识应当为黑色,描述文字应当为红色。

        由剧毒、高毒农药原药加工的制剂产品,其毒性级别与原药的最高毒性级别不一致时,应当同时以括号标明其所使用的原药的最高毒性级别。

       (四)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其中,使用范围主要包括适用作物或者场所、防治对象。

        使用剂量以每亩使用该产品的制剂量或者稀释倍数表示。种子处理剂的使用剂量采用每100公斤种子使用该产品的制剂量表示。特殊用途的农药,使用剂量的表述应当与农药登记批准的内容一致。

        使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施用条件、施药时期、次数、最多使用次数,对当茬作物、后茬作物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以及后茬仅能种植的作物或者后茬不能种植的作物、间隔时间等。限制使用农药,应当在标签上注明施药后设立警示标志,并明确人畜允许进入的间隔时间。

        注意事项应当标注以下内容:对农作物容易产生药害,或者对病虫容易产生抗性的,应当标明主要原因和预防方法;对人畜、周边作物或者植物、有益生物(如蜜蜂、鸟、蚕、蚯蚓、天敌及水生生物)和环境容易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明确说明,并标注使用时的预防措施、施用器械的清洗要求;已知与其他农药等物质不能混合使用的,应当标明;开启包装物时容易出现药剂撒漏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标明正确的开启方法;施用时应当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国家规定禁止的使用范围或者使用方法等。

       (五)中毒急救措施。

文章来源:网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