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共同成长888 2017-09-16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的药用功效与作用:杜鹃花的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治咯血,治风湿,治跌打损伤。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红肿者,也可用杜鹃花嫩叶捣烂,加人乳,外敷患处。

杜鹃花治皮肤病,治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经闭干瘦者。

杜鹃花治痰饮咳喘:本方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平喘逐饮之效。适用于久咳不止,痰涎壅盛,胸胁停饮,咳喘不能平卧、胸闷气短、颜面浮肿、口唇青紫等。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据药理活性显示,镇咳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祛痰、平喘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从挥发油中得到的单体杜鹃酮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口服杜鹃酮160mg/kg(1/5LD50)与口服可待因60mg/kg的止咳作用相当。满山红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杜鹃素,具有止咳、祛痰之功效。杜鹃素能促进兔气管黏膜的纤毛运动,还能使大鼠寒冷性慢性气管炎的气管黏膜下腺体中黏液腺比例呈下降趋势。香豆素成分莨菪亭则有喘、祛痰作用,莨菪亭(0.02mg/mL)能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或5-羟色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其作用与氨茶碱相当,对静止气管也有松弛作用。

2、抗菌作用

满山红水煎剂对11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伤寒杆菌、甲、乙舒密茨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菌作用,其抗菌作用与黄连相似。

3、抗炎作用

杜鹃素显著抑制大鼠烫伤性炎症渗出,表现为皮片水肿程度减轻,染料渗出减少。杜鹃素对抗炎症渗出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腹腔注射杜鹃素400 mg/kg大致相当于注射水杨酸钠200 mg/kg的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满山红挥发油对离体小鼠心脏有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显著提高大、小鼠急性减压缺氧的耐受力,增加狗颈内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

杜鹃花萃取液:杜鹃花酸对正常皮肤和痤疮感染的皮肤有抗角质化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减少滤泡过度角化去角质,减缓角质细胞的成长,同时分解黑色素在真皮的沉着,而令肌肤晶莹细致,红润,白净无痕。另外,通过有效阻断脂肪酸的合成,调节皮肤PH值的平衡,排除皮肤深层污垢和毒素。

除药用保健功效之外,杜鹃花在园林及工艺品中也有应用:

杜鹃花除作观赏,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花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

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映山红的花味酸无毒,可生食;大白杜鹃、粗柄杜鹃 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优美蔬菜;用羊踯躅的枝、叶、花浸泡沤制,可作杀虫农药;兴安杜鹃等,可制药。

有些种类的树皮、树叶含丰富的蘸质,可提取栲胶;杜鹃花的木材、根兜,质地细腻、坚韧,可制碗、筷、盆、钵、烟斗、根等日用工、艺品。杜鹃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医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去风湿,调经和血,安神去燥,民间常用此花和猪蹄同煲,可治女性白带赤下。长期饮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推荐阅读:

虾脊兰的栽培管理要点

怎样选择插花盛器

盆景欣赏——奉献

根雕——香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