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努力”毁了你的人生

 输入正确思维 2017-09-16

小乔是我们公司公认的拼命三娘。

每天分秒必争,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晚上总是熬夜加班,有时候甚至到十一二点才离开,就连周六周日休日时间,她也总是主动来到公司忙工作。

然而这样敬业辛苦的小乔在公司待了整整3年,却始终没有得到老板赏识,依旧是个小职员。小乔觉得老板对她有意见,故意无视她的辛苦付出,带着委屈和不满辞职了,逢人便说这个公司和老板“欺负人”“压榨劳动力”“无视她的努力”.....

后来老板跟我们说:虽然小乔很努力,但是她的努力并没有提高她的能力。明明可以2个小时做完的工作,却要拖成6个小时;明明可以借助科技进行数据分析,她却不愿意学习利用;客户对策划不满意,她永远都是着急的重新再写一份,而不是花点时间和客户好好沟通

......

这让人忍不住想起《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陈雄奇,在公司工作兢兢业业打拼12年,没日没夜,天天加班,然而结果却依然是公司可有可无的人物,唯一的祈求就是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分上,不要被开除。

不管是小乔,还是陈雄奇,就像影视剧《Legal High》中的一句台词一样:越是工作做不好的的无用之人,就越是会主张自己有多努力。

没有提高你的能力,提升你的价值的低质量努力,是这个世界上无比廉价的事物,除了感动自己和他人之外,只会让人生陷入庸庸碌碌之中——穷忙,瞎忙,无事忙,而一事无成。

播放GIF

高质量努力和低质量努力

摆脱低质量的努力,建立高质量的努力方式,才是在职场立足,使人生进阶的第一步。而建立高质量的努力方式,其实没有你想得那么困难与复杂。

01

找到努力的方向

比努力的程度更重要

我认识一个从专科院校出来的男生,刚毕业时因为没有经验和优秀学历,和室友一起在一家很low的公司推销很low的产品。室友总是告诉他: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一定能量变引起质变。于是两个人每天朝六晚十,勤勤恳恳,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的时间,累到爆炸的男生却发现除了累,自己的能力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公司只要求多跑业务,身边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大家似乎都成为了麻木的推销机器。在考虑很久之后,男生决定辞职,然而室友对他的决定却连连摇头: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怎么能轻易放弃,坚持努力就是胜利

离开了公司之后,男生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做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性格选择了另一个行业。这一次他没有匆匆忙忙随便找一家公司就去上班,而是选择了去行业内很有名望的一家公司当实习生。虽然拿着很少的工资干着很杂很低端的活,但男生利用一切机会吸收知识,并积极和同事沟通,结交人脉,对这个行业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样是累,但这一次,男生觉得累是值得的。

2年后,不断的经验积累和人脉积累,让男生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职员成为了公司的项目经理。而他之前的那个室友,一直到公司倒闭都没有换过工作,后来他又匆匆忙忙去了一家公司继续干着推销的活儿,一直到今天依然每天拼到不行,但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我们都知道成功没有捷径,但却忘了成功是有方向的。一旦方向错了,即使付出再多努力,除了感动自己,也只能是消耗自己,徒劳无功。

于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写道: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出努力,在我看来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别让你的努力输给了方向感。

02

没有深度思考

努力只是奴役

职场上有一种“巨婴”,身体成年了,心理上却依然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只知道服从命令,机械的劳动。

朋友跟我说过他的一个故事:

在他们的公司里有一个很勤奋的小姑娘,能力很强,性格也好,但不到3个月就被公司辞退了。原因很简单——太沉迷于无效的勤奋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姑娘在公司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报表,因为工作量大,每次都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处理完,但她从来不抱怨一句,只是认真做事。

“她努力的精神是好的,但这种努力效率却太低了。”朋友告诉我,“明明可以利用一些数据处理工具去减轻重复性工作量,我们也都推荐给她一些软件让她去摸索学习,但她却一个劲地把时间耗费在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上,觉得与其花时间学习软件,不如踏踏实实干活。”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职场中是走不远的。”朋友最后这样说道。

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去,不愿意想办法解决;

对领导的意见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

宁愿一直辛苦,也不肯寻求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来不愿意去思考努力的价值,怎样的努力可以事半功倍,错过了思维升级的机会。

......

曾看到一个很成功英语老师说的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

走到今天,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深入思考后的结果。这种深入思考,保证了我每一秒的勤奋,都是高质量的,都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爱因斯坦也强调过思考的作用: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思考的努力,只是被工作奴役,一文不值。深入思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03

利用人工智能

提升自己的价值

在这个以AI为代表的技术爆炸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等前沿技术相继出现。然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却是陷入深深的担忧:

我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的知识肯定不如人工智能,我该怎么办?

人工智能只有少数人能用,我们肯定用不了

.......

“为什么要感到恐慌呢?”当我将这些人的担忧跟一位认识的营销人员说的时候,他不解地反问道。

他告诉我,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营销方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单靠个人努力已经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却给他乃至整个公司带来了机遇。

借助Watson Analytics (基于Watson认知技术构建的一个创新云分析平台),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分析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也让他打破固化的思维方式,学会从新的角度进行探索分析,帮助品牌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

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在最开始确实让他感到不适应,但慢慢的,他发现人工智能、云平台这些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数字智能、计算能力和访问途径等,正在帮助他转型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增强了自己在职场的稀缺价值

与其心存恐惧,不如创造惊喜;与其被动等待,不如积极拥抱。我们应该懂得利用既有的条件,让自己的努力更具有价值。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让自己的努力更具有价值,从低质量的勤奋中走出来,作为百年B2B商业科技品牌的IBM,也许能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医院医学研究人员能快速发现致病基因律师将更少的时间花在调查上,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客户上;教育家能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在如今50多个职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IBM的应用,人工智能帮助这些职场人在各自的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成就。

IBM希望将新技术——尤其是商业AI的赋能基因传递给每个有追求的职场人士,成就每个人的无限可能

而针对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依然不理解,甚至心怀抗拒的现状,IBM也联合职场大牛,展开了一场极具特色的直播发布会。

摆脱低质量努力

建立高质量的努力方式

走好职场进阶第一步,也许就从这里开始

(ps:拉到最后,还有惊喜哦)

AI vs 职场人士,究竟是敌是友?

针对当代人的担忧,你熟悉的辩论大神:马薇薇黄执中、邱晨....将给你带来一场“世纪之辩”。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AI时代已经到来。

《A.I.时代职场趋势洞察》的分析,让你对AI和职场的关系有更清楚的理解。

如何在AI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这无疑是许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而此次营销女神、中国合伙人、硅谷数据帝、医界名匠、创作鬼才等职场超级大咖也会来到现场,通过自身实际经历向你讲述对于AI和职场的理解,助你成就职场神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