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郑重的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一个数学学的很好的孩子,即使长大后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 那什么是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呢? 所谓数学的眼光,本质就是抽象,抽象使得数学具有一般性;所谓数学的思维本质就是推理,推理使得数学具有严谨性;而数学语言,主要是数学模型,模型使得数学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先给大家说说数学的眼光——数学抽象 我们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核心词,如符号意识、数感,甚至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都可以归到数学抽象这个素养中。所谓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图形与图形的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术语予以表征。简而言之抽象就是从现实世界进入数学内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 能不能说的在明白一点啊? 比如说:启发学生理解“数是什么?数的本质是什么?”时,一定要让学生感知“数”是一种符号表达,是对数量的抽象,我们可以用从两匹马、两头牛对应到两个小方块,然后在让两个小方块对应符号“2”,从而让学生理解数的基本概念、关系和规律,同时还要培养孩子们的“数感”。 “数感”是对数的感悟,让学生知道数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比如“2”这个数,我们可以带2元钱去超市买糖,但不可以带2元钱去买房子。 数学抽象说的再具体一点,比如说现实中没有抽象的“2”,只有具体的两匹马、两头牛,“2”这个符号就是我们抽象出来的。我们看到苹果、看到足球,感觉到一个圆,离开了苹果和足球,脑子里还有一个圆,同时我们能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这就是数学的抽象。 所以我们平时学数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数学素养,这才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 |
|
来自: 百眼通 > 《01总论-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