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保险业务已经圈地完成,保险行业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尤其是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将成为打开保险行业增量市场的重要变量,保险行业将逐步从代理人驱动、资本驱动过渡到技术驱动。 面对一大波新技术,保险业真的准备好了吗?这可很难说。此刻,保险行业需要尽快从“保单制”进入实人制,以“人”为中心,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 科技倒逼保险转型 “当前保险科技运用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也面临着诸如商业模式的改变、数据技术与监管等方面的挑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黄睿智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保险业痛点非常多,保险领域的技术化驱动可能是未来三到五年内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保险业的运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平安、太保等公司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实现了承保、核保、定损、理赔和客服服务功能的智能化。科技,在保险当中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保单的烙印太深 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总经理邵海峰表示,未来保险业需要迈过几个坎。邵海峰称,不以“人”为中心的“保单制”管理方式,是保险业的先天不足。移动互联时代追求的是远程在线、实时。保险公司要想同时实现对真实的人、证件以及保单的判断,就需要从保单制跨越实名制,进入实人制。第二个坎是数据。现有的保险业数据,与一个人在消费、理财、生活等不同场景的维度比,还只是沧海一粟。 众安保险副总经理兼首席营销官吴逖也表示,从保单管理到用户管理,将是保险行业本质性的跨越。目前,保险公司有多少用户、保了多少台车,涉及多少家庭,并不容易厘清,因为保单的烙印太深,以至于整个行业围绕的都是收入、产品。“保险公司要在新的时代里面反观自身,把自己管理的体系扭转过来。 |
|
来自: greatwallinsur >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