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外贸人都看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

 cpit58 2017-09-16

9月8日,中国海关发布报告:8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9,与上月基本持平。



什么是外贸出口先导指数?

在我国外贸出口活动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加工贸易进口、外商直接投资、经合组织领先指数、主要市场的需求变化等宏观指标,企业订单、信心、成本等微观指标,都对出口走势有提前预知作用。


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ELI)就是将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合成后的一个月度综合指标,用于预测我国未来2-3个月的出口走势,堪比外贸出口的“天气预报”。



编制出口先导指数有哪些步骤?




最新出口先导指数如何解读?

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44.7,较上月下滑0.2;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均下滑0.6至47.8、22.6,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回升0.3至50.9。


1、各型企业出口经理人指数下滑。8月份,大、中、小型企业出口经理人指数分别下滑0.1、0.5、0.3至48.4、41.3、39.7。


2、反映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加的企业比例基本持平。调查结果显示,31.2%的企业反映新增订单金额增加,与上月基本持平;39.3%的企业反映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减少,较上月增加0.9个百分点;29.5%的企业新增订单金额不变。


3、对未来2-3个月出口乐观的企业增加。调查结果显示,30%的企业表示“乐观”,较上月增加1.3个百分点;31.5%的企业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信心“不乐观”,较上月增加0.5个百分点;38.5%的企业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信心“持平”。


4、反映综合成本压力增加的企业增加。调查结果显示,60.3%的企业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较上月增加1.3个百分点;34.9%的企业出口综合成本同比持平,4.8%的企业出口综合成本同比下降。


从分项成本调查情况来看,有56.1%的企业反映劳动力成本增加,较上月减少0.9个百分点,55.2%、36.5%的企业分别反映原材料、汇率成本增加,较上月分别增加3.7个、1.5个百分点。



怎样看中国出口先导指数?

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从2014年4月起,由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负责按月度编制和发布。从历史数据来看,出口先导指数对我国未来2-3个月出口的走势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