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堵之物于人心,而非钱也|疏敏钩沉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16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广播”的朋友,我是赵疏敏,一个喜欢用历史视角解读当下财经世界的胖子,今天咱们来讲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阿堵之物于人心,而非钱也|疏敏钩沉

魏晋南北朝时代,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这和整个上层社会不务实际,只崇尚清谈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钱本身并不俗,关键是你怎么使用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疏敏钩沉】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西晋人王衍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士。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群体崇尚浮夸和清谈之风,而对于世俗生活往往表现出厌恶,王衍就是那种清高的高雅人士。

他日常生活中从来不谈钱,提到钱字就很厌恶,用我们现在老百姓的话说:这个人有点装,你平时怎么可能不用钱呢?吃喝玩乐都会碰到钱。可他身上没钱没信用卡更没人民币,因为他觉得钱俗、脏,这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

阿堵之物于人心,而非钱也|疏敏钩沉

他老婆就觉得我老公王衍这个人是有点装,就多次试探他,非逼着老公说出钱字。于是,他老婆就想了一个馊主意,趁着王衍晚上睡觉的时候叫仆人拿了一堆铜钱把他的床给围起来。你想想看,那他们家是相当有钱,铜钱堆起来能把床给围住,王衍平时虽然不说钱但不代表他没钱。

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个人老说自己没钱,那可能是装的。王衍第二天早晨醒来,床边全是钱,那场景就和周星驰演的九品芝麻官的电影一样,一觉醒来周边全是钱,那种惊讶状是无以言表的。但是王衍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失底色,他想让仆人把钱给搬走,但他是高雅人士说话中怎么能带钱呢,他就跟仆人说:举却阿堵物。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把这个堵着路口的东西给我拿走。

在这种情景下他都不说把钱拿走,叫举却阿堵物,真是由表及里的装。这个典故后来就把“阿堵”这个词语代指钱。阿堵物最初的意思就是堵住路的东西,但是因为王衍这个典故,后人就把阿堵代指钱。一般有文化的人不说钱,叫阿堵物或者孔方兄。

阿堵之物于人心,而非钱也|疏敏钩沉

这一个历史小典故,反映出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上流社会崇尚清谈,不干实事,对于底层世俗的生活从骨子里是不屑的。只有底层老百姓才每天为了挣几个铜钱在那干苦力,我们怎能跟他们混在一块呢?

那个时代,整个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是脱节的。《世说新语》中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讲了一个关于钱的小典故,但他反映出整个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关系的紧张。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代,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战乱频发,先是八王之乱,后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我中华,然后南朝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这么多朝代,这个跟整个上层社会不务实际只崇尚清谈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我告诉大家,钱本身并不俗,关键是你怎么使用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疏敏钩沉》

第一财经广播推出的创新栏目,本栏目根据历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学经典人物片段等来剖析现今经济生活和现代企业管理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史鉴今。(更多第一财经广播的音频产品,您可在阿基米德中收听。)

17:50~18:00(重播)

主讲人:赵疏敏,沪上著名讲师,精通历史、金融、经济法学,同时受聘于全国各地企业教授公司管理和金融理财等课程。

往期《疏敏钩沉》精选作品:

有一种权利叫学习 | 疏敏钩沉

肆意涨价没有好下场 | 疏敏钩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