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是个既热爱本职工作,又热衷于绘画艺术的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会员;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联美术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艺术研究委员会理事。 一系列的头衔挂在他头上。 而真正让我感到诡奇的,是他的古建筑系列。 《朝朝暮暮》 在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色彩发挥着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中国古建筑群上的油彩,既为保护木质建筑构架抗风吹雨淋,又增加着人们视觉欣赏时的审美趣味。 中国的古典建筑艺术,从结构形式到色彩涂绘的配置,无一不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和谐理念,进而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魅力所在。 《福临门之一》 《福之一》 李冬以中国古建民居为绘画题材的切入点,强调色彩与墨点、墨块在绘画空间中相辅相成的互为依托作用,亦重视古建风格在画面中的形式构成因素。 《红木楼》 《黄灯笼》 他用纯粹的中国画材料纸张,将欧洲印象画派画家修拉的“点彩”式画法运用到创作手法上。 使色彩光学原理在水墨中达到恰如其分的视觉效果;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以点带面的画理,充分发挥“点”的作用,用“点墨”式笔触,将东西方绘画元素融汇贯通,用积墨积彩、点墨点彩的营造方式,呈现给人们一幅幅墨彩浑然一体,光色斑斓璀璨的艺术画卷。 《过街楼》 《街》 李冬的水墨画作品,在现代社会里带给观众一个新的视觉艺术诠释。 《天阶》 细品慢观,我们不仅是从画幅中看到中国古典建筑历史的印迹,也更能够感受到蕴涵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年复一年》 李冬水墨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往昔的记忆,是历史的文脉,是一部凝固的史书,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再现。 《墙外云涌》 对中国古建的精神感怀,使李冬的绘画创作来自生活,80年代中期李冬开始关注中国民居建筑形式,多次涉足祖国的西北、华北,对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的民居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而足迹大江南北,多少年来对不同民族,各种形式,不同功能的传统建筑,尽所能地写生收集整理,获得了大量用于绘画创作的资料。 《水乡清韵》 《清江晨韵》 无庸置疑,中国建筑是世界建筑体系中灿烂的一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延续历史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无以伦比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建筑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形象。 《天井》 《石榴花开》 而李冬的水墨绘画作品,恰如其分地印证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的三大特点: 第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 第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 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这一切促生李冬从事建筑题材创作的动机和信念。 《百年一眸》 《影》 中国人讲求人与自然的依附共生理念,善于在体现居住性的同时强调自然情趣所带来的观赏性,强调居住环境中 “山水林泉之乐”的作用,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境界。 在曲折轴线延续中,造景、借景移步换景,小中见大。 《老院之一》 《老院之二》 面对天地之间,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情趣。象一幅中国画长卷,以此强调抑扬顿挫的空间序列,产生迂回、互补、含蓄的空间意象的美。 由此,观李冬的水墨作品,便可以从中感悟到中国人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理想追求。 《凝固与永恒》 《逝去的古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