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克斯你会吹几个调(附视频-刘家亮-那片海)

 太公钓鱼zz6gl2 2017-09-16


关于调式的基础训练——会两三个调的指法和会八九个调的指法是没区别的!

很多人认为“学几个常用调”就足够了,其实这还是民乐思维作怪,走不远,记住:会两三个调的指法和会八九个调的指法是没区别的!永远陷入“手艺人”的怪圈,这种民乐思维真的是很局限很“业余”,会和“音乐人”的道路越走越远。

特别对于小孩、小年青的初学者,无论当玩玩萨克斯也好或者立志学个名堂也好,基于人生精力的投入成本、基于现代音乐的发展,一定一定得练习12个调的各类音阶、模进等等。

不要把萨克斯当成普通的乐器玩具,而要把萨克斯作为桥梁成为学习音乐的工具!

反正得练长音,何不练习12个调的长音!!!只练本调长音或半音阶的长音,那是人生最惨痛最巨大的资源浪费!!!,嗨,我又得意了。

以业余为理由不练12个调,又要拼死拼活青筋毕露练长音?!这啥逻辑啊?这不是懒,这这会走弯路!

练习12个调的同时,顺便也练练II—V—I。只要基础全面了,今后遇神成神,遇仙当仙,最不济也可“军书十二卷,调调有爷名”,12个调都玩得开。否则的话,调里来,调里去,
会三个调的优越感会两个调的,会十个调优越感会八个调的,五十步笑百步。调来调去,调东调西,一辈子始终踏不进音乐的门。

人进步的本质是借鉴模仿并消化吸收为自己的养分,而不是固守于自我认知的标签并且拉一大帮群体来背书。文首的曲谱练熟了,玩流行的还是玩流行、玩古典的还是玩古典、玩民乐的还是玩民乐,没冲突。

但是,

一旦遇到音乐高手、编曲高手、作曲家、流行高手、爵士高手(不一定是萨克斯高手),那您随时可以在“音乐”层面进行沟通交流:如,这首歌旋律连接怎样?某个空档插进II-V-I怎样好听?和弦内音加个经过音等等。而非只能在“乐器”层面进行交流,如,萨克斯是黄铜的多吧!你这笛头是金属的吧?哨片还有树脂的呀诸如此类。

更重要的是,

在“音乐”层面擦出火花,就能激发人天生的好奇心,创作潜能。

您别告诉我,“我就爱吹歌,就爱北国之春,就爱邓丽君的歌......”,好吧,你赢了......

那同学们、邻居们、同事们闲聊长短时,会不会竖起耳朵听?

肯定会听,哪怕有意无意。天生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弃之不去。

哼歌哼着哼着都会哼到好听不停。在追到手的姑娘面前随手来个销魂动作,别提多即兴了。

由无谓的练习浪费到有目的、有序的高效率练习,激发人的创作潜能,这样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就不再单一,离百花齐放就不远了。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象目前状况:一方面羡慕欧美音乐多姿多彩、花样百出;一方面又以“业余爱好者”自居,固步自封;更悲凉的是惨痛的练习浪费,自己却懵然不知,还在以“业余”为由堂而皇之自我开脱。

一般情况下,以零基础为例:

第一年,本调练习打基础;

第二年,12个调练习打“全面”基础。

期间,可能为首调、固定调混淆,思维打架,不要紧,用一种方法狠狠的练下去即可;还有,有时候乐理问题一仔细思考,又会犯迷糊,也不打紧,参照前句。

期间,保持有两三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随时在班级、学校、小区、单位等脱谱跟伴奏演奏即可。

这样的话,就算60花甲始学萨,也存在发展的可能!!!

况且,人的技能是向下兼容的:回头在小区文艺晚会上吹首《小星星》,又如何?!

至少,人总得大概也得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首歌?!

至少,还能倒逼在职的、将来走上教师岗位的萨克斯老师们进步!

所以,一看到文首曲谱,要思考、要吸收、要变通。

说到变通,不说吹萨之内的,说说吹萨之外的:

就拿吹萨克斯时擦手汗来讲,

有人会在身上胡擦几下,还有人习惯在裤子臀部擦几下,左手擦完右手还来,穿条牛仔裤,左右两边屁股都摸完了,哇咔咔。

而有的人,却假装整理一下衣角,优雅地、高尚地、不露痕迹地擦擦手汗。

或者拿吹奏前润湿哨片动作来讲,

有的人含着笛头,舌头在嘴里稍动动,润湿哨片;

有的人却象吸奶头一样,吮着笛头吸一下、再吸一下、还吸一下......(大胡子叔叔的嘴巴还要嘟起来)。

瞧啊,人的细节!

说远了,但其实还是说,业内业外皆要思考。

最后,

没有最后,路在前方.


刘家亮-那片海-中音萨克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