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研究2011,31(4):508~512
BulletinofBotanicalResearch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072)和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0-4-20)
第一作者简介:王崑仑(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药学。
通讯作者:E-mail:zygorl@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1-02-18
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王崑仑赵修华祖元刚
李家磊李汶罡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摘要通过对药用植物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粉体粒度、电位、显微结构、红外光谱、溶解速度这几项理化
性质的研究,判定两种粉体的优劣,为三七总皂苷超微粉的市场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原粉经
纳米化处理后成为三七总皂苷超微粉,其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显微结构从条状的晶体变为由纳米球紧密排
列的不规则形态,其粉体平均粒径也从1122.4nm缩小到153.4nm,完成了从微米到纳米的转变,其水溶液也变为
稳定的胶体溶液。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条件下,发现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比三七总皂苷原粉早1
min完全溶解。说明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比三七总皂苷原粉颗粒更小,更易溶于水,更易与人体吸收。
关键词超微粉;三七总皂苷;理化性质;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X53;Q94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102(2011)04-0508-05
Comparisonof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yofPanaxnotoginsengSaponins
OriginalPowderandSubmicronPowder
WANGKun-LunZHAOXiu-HuaZUYuan-Gang
LIJia-LeiLIWen-Gang
(KeyLaboratoryofForestPlantEcology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MinistryofEducation,Harbin150040)
AbstractToasses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PanaxnotoginsengSaponinsoriginalpowderandsub-
micronpowder,andprovidebasisforthemarketingof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npowder,thephysico-
chemicalpropertiesoftwopowdersincludingparticlesize,electricpotential,microscopicstructure,infrared
spectrumanddissolutionvelocitywerestudiedTheexperimentalresultsindicatedthatP.notoginsengsaponinso-
riginalpowderturnedintosubmicronpowderafternanocrystallizationwithoutchemicalstructurechange.Itsmi-
croscopicstructurewaschangedfrombandedcrystaltoirregularlyshapednanospheresarrangedclosely,itspow-
deraverageparticlesizewasshrinkedfrom1122.4nmto153.4nm,finishingtheshiftfrommicrontonanome-
ter,itswatersolutionwaschangedfromtruesolutiontostablecolloidalsolution.UsingHPLC,underthecondi-
tionofsimulatedhumanenvironment,itwasfoundthat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npowderdissolvedcom-
pletely1minearlierthanoriginalpowder.Theexperimentresultsshowedthat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n
powderissmallerthanoriginalpowderinparticlesize,moresolubleinwaterandmoreusableforhumanbody.
Keywordssubmicronpowder;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hysicochemicalproperty;HPLC
三七(Panaxnotoginseng)又名田七,属五加科
(Aralia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草本植物
[1]
,
是中外闻名的道地性药材,清朝《本草纲目拾遗》
中评价其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2]
三七性温,味
苦回甜
[3]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4]
,用于呕血、咳
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扑肿痛、外伤出血等症
[5]
。
三七有效成分提取物三七总皂苷,更拥有凝血
[6]
,
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
[7]
,促进脑出血后脑内
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
[8]
,抗血栓和抗凝血作
用
[9]
。其主要制剂有: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
液、注射用血塞通、三七总皂苷胶囊等
[10]
。由于市
场上三七总皂苷原粉,水溶效果差,其注射剂多用
40%左右浓度的酒精溶解,使很多年岁大、易脑出
血、酒精过敏的患者望而却步,极大地局限了三七
总皂苷注射剂的推广。三七总皂苷超微粉,因自身
粉体颗粒为纳米级,粒径小,解决了三七总皂苷水溶
性差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比较
研究了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并运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两者在人体环境下的溶解速
度。现2010版药典中主要检测三七有效成分人参
皂苷Rb
1
、人参皂苷Rg
1
、三七皂苷R
1
,因此主要比
较云南云科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中人参皂苷
Rb
1
、人参皂苷Rg
1
、三七皂苷R
1
在人体环境下的
溶解速度变化曲线,为市场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
1.1仪器
1525-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
司);色谱柱DikmaC18(250mm×4.6mm,5μm);
美国BrookhavenZeta激光粒度仪,BS110型电子分
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Quanta200型电子显
微镜(SEM,美国FEI公司);IRAffinity-1型傅立叶
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HZQ-F160型恒温摇
动培养箱(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有机微孔滤膜(0.45μm,上海新亚净化器件厂)。
1.2试药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人参皂
苷Rg
1
(批号:110703-200424)、人参皂Rb
1
(批号:
110704-200420)和三七皂苷R
1
(批号:110745-
200415);色谱纯乙腈(美国Fisher公司);色谱纯
甲醇(美国Fisher公司);BOSTER牌PBS缓冲液
(pH7.2~7.6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三
七总皂苷原粉(云南云科);三七总皂苷超微粉(自
制);去离子水(自制)。
2方法
2.1粒径的比较
把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用丙酮配成适当
浓度的溶液,利用美国BrookhavenZeta激光粒度
仪
[7]
比较三七总皂苷原粉溶液和三七总皂苷超微
粉的颗粒粒度,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重复性好,测
量精度高
[11]
。
2.2电位的比较
利用美国BrookhavenZeta激光粒度表面电位
分析仪分别测定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水溶液
的电位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2.3显微结构的比较
借用Quanta200型电子显微镜(SEM,美国FEI
公司)观察三七总皂苷原粉溶液和三七总皂苷超
微粉的显微结构
[12]
。
2.4红外光谱的比较
利用IRAffinity-1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比
较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红外光谱,观察两者
红外光谱图间的异同,鉴定两种粉体性质的异同。
2.5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
色谱柱DikmaC18(250mm×4.6mm,5μm);
以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水,按表1进行梯度
洗脱;流速每分钟为1.0mL检测波长为203nm。
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
1
峰计算大于6000;人参
皂苷Rg
1
峰和三七皂苷R
1
峰的分离度大于2.0。
表1HPLC梯度洗脱
Table1GradientelutionprogrameforHPLC
时间
Time(min)
流动相A
MobilephaseA(%)
流动相B
MobilephaseB(%)
02080
204060
212080
262080
2.6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2小时的人参
皂苷Rb
1
、人参皂苷Rg
1
、三七皂苷R
1
对照品适量,
加90%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b
1
1.5mg、
人参皂苷Rg
1
1.5mg、三七皂苷R
1
0.4mg的混合溶
液,4℃贮藏备用。将混合溶液稀释2、4、6、8、10倍
制成标准曲线溶液
[13]
。
2.7用高效液相法比较粉体溶解速率趋势
分别称取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200mg,
倒入50mLPBS缓冲液,在模拟人体条件下,放入
37℃HZQ-F160型恒温摇动培养箱中,匀速摇动在
0.5、1、2、3、4和5min时取溶液1mL并及时补添
PBS缓冲液1mL,使溶液总体积保持不变,利用高
效液相色谱测量取出液的含量,绘制比较两种粉体
的溶解速率趋势。
3结果与分析
3.1粒径的比较分析
利用美国BrookhavenZeta激光粒度仪分别测
定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粒径,结果见图1,2。
由图1,2可知:三七总皂苷原粉的粒径分布在
1100.7~1161.3nm之间,平均粒径为1122.4nm;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的粒径分布在152.5~154.5
9054期王崑仑等: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nm之间,平均粒径为153.4nm,无大于1000nm
的粒子。说明三七总皂苷超微粉体粒径达到纳米
级别,且粒径分布集中,而三七总皂苷原粉的粒径
主要集中在1.1μm左右。
3.2电位的比较分析
分别配制适当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
粉水溶液,利用美国BrookhavenZeta表面电位分
析仪比较两种粉体水溶液电位上的差别,结果如图
3,4。由图3,4可知:三七总皂苷原粉水溶液表面
带负电,电位为-5.11e±0.0mL,电位接近于0,
说明其水溶液不稳定。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水溶液
表面带负电,电位为-10.77±1.64mL,说明其水
溶液为稳定的胶体溶液
[15]
。
3.3显微结构图谱的比较分析
通过Quanta200型电子显微镜(SEM,美国FEI
公司)观察如图5,6所示,三七总皂苷原粉的显微
结构呈:规则的条状晶体形态。三七总皂苷超微粉
的显微结构呈:纳米球紧密排列的不规则形态。说
明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是纳米化地三七总皂苷原粉,
是以纳米球形态存在的
[14]
。
3.4红外光谱的比较分析
由IRAffinity-1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得
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红外光谱结果,如图7
所示:两种粉体的红外图谱完全一致,说明两者是
一种物质,只是粉体物理结构上不一致,化学结构
完全一致
[16]
。
015植物研究31卷
3.5标准曲线
利用1525-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三七
总皂苷标准曲线溶液,得到各峰面积,以浓度(C,
mg·mL
-1
)为X轴,吸收峰面积(A)为Y轴,绘出
三七皂苷R
1
、人参皂苷Rg
1
和人参皂苷Rb
1
的线
性回归方程
[17]
分别为:
y=3312731.8594x+21836.9167(R
2
=
0.9994);y=3440871.7374x+102567.1667(R
2
=
0.9996);y=2624248.7648x+71953.8611(R
2
=
0.9995)。
3.6粉体溶解速率趋势比较及分析
根据1525-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三七总
皂苷原粉和超微粉在PBS缓冲溶液中各主要有效
成分在不同时间段的浓度参数(表2)。绘制出三七
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在PBS缓冲溶液中溶解的浓
度曲线。经OriginLab8软件分析浓度曲线计算出
两种粉体各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时间段的浓度曲线
面积和倍数关系(表2)。由表2可知三七总皂苷超
微粉在3min时浓度曲线达到最高点,说明三七总
皂苷超微粉在37℃PBS缓冲溶液中3min时完全
溶解;而三七总皂苷原粉则在3~4min时达到最
高点,说明其在37℃PBS缓冲溶液中3~4min完
全溶解,前者比后者溶解速度快,更易被人体吸收。
4讨论
本实验从粉体粒度、电位、显微结构、红外光
谱、粉体溶解速率这几方面研究三七总皂苷原粉和
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比较两种粉体的优劣。三七总
皂苷原粉和超微粉从粒度上比较,前者的平均粒径
为1122.4nm远大于后者的平均粒径153.4nm,两
1154期王崑仑等:三七总皂苷原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表2不同时间段粉体溶液浓度测定结果
Table2Resultsofpowdersolutionconcentrationsatdifferentperiods
名称
Name
浓度Concentration(mg·mL
-1
)
0.5min1min2min3min4min5min
浓度曲线面积
Concentration
curvearea
倍数
Multiple
三七总皂苷原粉R
1
P.notoginsengsaponinsoriginalpowderR
1
0.14430.17740.25120.27800.29490.20521.09590.78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R
1
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powderR
1
0.20320.26750.29490.36910.34980.29551.4129
三七总皂苷原粉Rg
1
P.notoginsengsaponinsoriginalpowderRg
1
0.73810.92331.22931.40131.47181.01183.03530.55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Rg
1
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powderRg
1
0.94201.22891.35231.68901.59411.49175.4852
三七总皂苷原粉Rb
1
P.notoginsengsaponinsoriginalpowderRb
1
0.81161.02941.34131.51851.32741.10995.71711.04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Rb
1
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powderRb
1
0.76711.02221.16711.44091.34091.22895.5218
三七总皂苷原粉总量
TotalofPanaxnotoginsengsaponinsoriginalpowder
1.69402.13012.82183.19783.09412.32699.97000.81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总量
TotalofP.notoginsengsaponinssubmicropowder
1.91232.51862.81433.49903.28482.922312.2982
者不在同一个级别,后者更易溶于水。三七总皂苷
原粉水溶液的电位接近于0mV,说明其水溶液稳
定性差,而三七总皂苷超微粉水溶液的电位为
-10.77±1.64mV,说明其为稳定的胶体溶液三
七总皂苷超微粉的水溶性优于三七总皂苷原粉。
两种粉体的显微结构图也证明了这一点,三七总皂
苷原粉体的显微结构为长条型晶体,三七总皂苷超
微粉体的显微结构则为整齐排列的纳米球。两者
的红外光谱图也说明三七总皂苷原粉经纳米化处
理成为三七总皂苷超微粉后,其化学结构没有发生
变化,只是物理形态的变化。通过对三七总皂苷原
粉和超微粉在模拟人体环境情况下溶解速度的比
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后者比前者溶
解速度快了1min。综上所述,三七总皂苷超微粉
体颗粒体积更小,更易溶于水,更易被人体吸收。
三七总皂苷超微粉不但解决了市面上三七总
皂苷原粉水溶性差的问题,使三七总皂苷制剂不用
添加酒精助溶,扩大了适用人群,还大大提高了三
七中皂苷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高、
药效持久等优点。因此三七总皂苷超微粉具有相
当好的市场前景,为三七总皂苷制剂在临床上的应
用开拓了新领域。
参考文献
1.王朝梁,陈中坚,孙玉琴.秋水仙碱诱导三七多倍体的初
步研究[J].中医中药杂志,2007,32(12):1222-1224.
2.苏雁涛.诌议三七[J].当代医学,2009,15(13):2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冯陆冰,潘西芬,孙哲玲.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中医药师,2008,11(10):1185-1187.
5.张华.药材三七的真伪鉴别[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19):2932-2933.
6.郑永昌.三七总皂苷对断指再植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J].海峡药学杂志,2010,22(12):156.
7.孟琼,陈治宇.三七总皂苷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进
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2):198-201.
8.张剑峰,张丹参.三七总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
医中药学志,2007,13(6):472-474.
9.张建平,司银楚,朱培纯.三七总皂苷促进脑出血后脑内
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J].中成药,2010,32(5):
844-846.
10.唐敏,唐晓玲,陈荣.三七总皂苷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
究进展[J].中国中医信息杂志,2006,13(9):93-96.
11.李向召,谢康,黄志凡.激光粒度仪的发展与展望[J].
现代科学仪器,2009,4:146-148.
12.黄利坚,汪尔康.电子显微镜技术表征聚乙二醇包覆的
银纳米线的显微结构特征[J].研究快报,2010,38(2):
149-152.
1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4.李战军,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6,25(2):30-34.
15.祖元刚,苏鹭,赵修华,等.干姜挥发油纳米乳的制备与
表征[J].植物研究,2010,30(5):637-649.
16.刘雪松,程翼宇.用于中药药品质量快速检测的近红外
光谱模糊神经元分类方法[J].化学学报,2005,63
(24):2216-2220.
17.邓雯,夏荃,詹若挺,等.三七超微粉与细粉中三七皂苷
R
1
及人参皂苷Rg
1
、Rb
1
的含量比较研究[J].制药工
艺,2007,21(6):50-53.
215植物研究31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