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股骨干骨折
2017-09-16 | 阅:  转:  |  分享 
  
三、诊断1、伤后大腿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2、患肢有成角、短缩和外旋畸形。图(5)3、骨折处明显压痛,有骨擦音、异常活动。4、X片
显示骨折。图(6)四、并发症1、创伤性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症。3、血管、神经损伤。五、治疗(一)闭合复位、夹板固定、
持续牵引。股骨干骨折,除儿童外,无论骨折形态如何,均为不稳定骨折。因此,都应配合牵引治疗。1、各年令段骨折的治疗方法(1)3
岁以下儿童:双腿悬吊皮肤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3周后解除牵引,继续夹板固定1-2周。图(8)(2)4--8岁儿童:
单腿水平皮肤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4-6周后解除牵引,继续夹板固定2-3周。(3)较大儿童及成年人:骨胳牵引、配合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4-6周后解除牵引,继续夹板固定4-6周。图(9)2、患肢牵引整复时的位置(1)上1/3骨折:远端屈曲、外展、稍
外旋位牵引。(2)中1/3骨折:远端屈曲、稍外展、中立位牵引。(3)下1/3骨折:远端膝关节屈曲、中立位牵引。(二)
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成人骨折闭合复位失败者、陈旧性骨折。结束图(1)(返回)图(2)(返回)图(3)
(返回)股骨干骨折股骨干
骨折指股骨粗隆下2~3cm至股骨髁上2~3cm处的骨折,股骨干是人体中最粗的管状骨,结构坚硬,一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会造成断裂。本骨
折可发生于任何年令,临床以青壮年和儿童为多见。一、解剖生理1、股骨干前面光滑,有稍向前凸的生理弧度(约15度),后面有纵形隆起
的股骨嵴(股骨粗线),为肌肉的附着处,股骨滋养血管由此进入。2、股骨干周围有许多肌肉包裹:(1)前群:股四头肌、缝匠肌。图(1
)(2)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图(2)(3)内侧群:内收群肌(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等)。图
(3)3、血管和神经:(1)动脉在股骨干下1/3后方靠近骨皮质下行,故股骨干下1/3骨折,移位大者易损伤该动脉。(2)坐骨
神经位于大腿后方正中,严重的骨折,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图(4)二、病因病机1、上1/3骨折(1)近端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髂
腰肌、臀中、臀小肌和其它外旋肌牵拉)(2)远端向后、向上、向内移位(股四头肌、内收肌的牵拉)2、中1/3骨折(1)两断端互相
重叠移位,向外成角。(2)多数骨折近端外展、屈曲,远端向内、向上移位。3、下1/3骨折(1)远端向后移位(膝关节囊、腓肠肌牵
拉)。(2)易损伤动、静脉和坐骨神经。
献花(0)
+1
(本文系逝水流年hy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