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治疗小儿惊风方法

 偏方秘方验方 2017-09-16


概述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病因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

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使神明受扰,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

总之,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在西医 小儿惊厥的病因分类和特点

1 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期或极期。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2)颅外感染:非颅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发作。

1)热性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急性惊厥。

2)感染中毒性脑病:大多并发于败血症、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严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和细菌毒素导致急性脑水肿有关。


2 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

1)颅脑损伤与出血:如产伤、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伤后立即起病,反复惊厥伴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颅脑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先天发育畸形:如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神经皮肤综合征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幕上、大脑半球的肿瘤、囊肿或血肿等。

(2)颅外(全身性)疾病

1)缺氧缺血性疾病:如分娩或生后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疾病等。

2)代谢性疾病:包括:①水电解质紊乱②肝、肾衰竭和Reye综合征③遗传代谢性疾病④中毒

症状


1.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4.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古代灸疗文献

  1. 《太平圣惠方》巻一百·明堂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小儿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中横文约上动脉中,炷如小麦大。


  2. 小儿二三岁,忽发两眼大小眦俱赤,灸手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口陷者中,各三壮,炷如小麦大。小儿急惊风,灸前顶一穴三壮,在百会前一寸。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小麦大。


  3. 小儿但是风病,诸般医治不瘥,灸耳上人发际一寸五分,嚼而取之,率谷穴也。小儿睡中惊,目不合,灸屈肘横纹上三分各一壮,炷如小麦。小儿睡中惊掣,灸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1韭叶,各一壮,炷如小麦大。


2.《扁鹊心书》卷上·黄帝灸法急慢惊风灸中脘四百壮


卷下·惊风若睥虚发搐,或吐泻后发福,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三卜壮,服姜附汤而愈。


3、《幼幼新书》滔卜卜·惊痴噤病灸二十四痴第十庄氏集腧穴灸小儿二十四种痴法第一痴,牙关紧,口不开,灸耳门相对一寸,七壮,穴在直耳门近眼。第二鬼痴,手脚冷,眼不转睛,口中乱道,灸大拇指后纹,每指七壮,在大指节上。


第三獐痴,浑身壮热,两手如梳头,啼哭声促,灸两手心及项前一寸,各二七壮。


第四牛筋,弄唇撮口,灸鬼门穴,在乳下一麦粒地,七壮。


第五痴,浑身壮热,上气权肩,喘息不调,头足俱冷,肚胀,灸两肋头并发心,各七壮,两肋是章1穴。


第六虎痴,目不转睛,两手不开,乍寒乍热,灸百会穴,大拇指节上,各三七壮。

施灸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