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经典 | 梁归智:《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klTaubechxe8hp 2017-09-16

来源:原文刊登于《名作欣赏》 2017年第9期


《三国志演义》对中华民族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用非常生动的艺术手段予以表现,发扬光大,这种文化精神就是对“知遇之感”“知音”“知己”的追求。

 

先看曹魏与东吴两方的“知遇”


1.曹魏一方的知遇故事


《三国志演义》是以蜀汉一方为“正统”的,刘备集团是占篇幅最多的主要描写对象。曹操被写成“奸雄”,他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样当然就无法把“知遇”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更多是从反面来衬托刘备一方。不过,也不是全无表现,文的方面,正面的有郭嘉、贾诩,反面的有荀彧,武的方面,则有典韦、许褚、张辽等。


郭嘉,字奉孝,是投奔曹操最早的谋士之一,他为曹操出谋划策,每有先见之明,可惜英年早逝,三十八岁就死了。小说写他跟随曹操“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病死前还留下遗书给曹操出消灭袁绍之子的计策,死后曹操亲自祭奠。第三十三回给出了盖棺定论的赞词:“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第五十回曹操赤壁大战失败而终于安全脱逃后,反而“仰天大恸”,众位谋士问他为什么痛哭,曹操说我哭郭嘉啊,他要是活着,一定不会让我遭遇这一次大失败。所谓:“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众位谋士听了说不出话,觉得很惭愧。这一个细节,把曹操和郭嘉之间的“知遇之感”表现得很生动。


还有谋士贾诩,自吕布时期就头角峥嵘,后归曹操,出谋献计立功,如离间马超和韩遂而破西凉兵(第五十九回),曹操死时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荀彧也是很早就抛弃袁绍而投奔了曹操,出过许多好计策,曹操甚至称之为“吾之子房”,就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第十回),给人是曹操“第一谋士”的印象。曹操还把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儿子。但第六十一回写荀彧因反对曹操加九锡,遭曹操忌恨,曹操派人送去一个空的食盒,意思是禄尽缘绝,荀彧被迫服毒自杀,但他死后曹操又有点后悔。这是一出虽曾“知遇”而未得善终的悲剧。


典韦和许褚是曹操手下两员最厉害的武将。典韦很早就为曹操而死,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本来已经投降,因曹操好色,抢来张绣的婶娘同床共枕,派典韦在帐外守卫。张绣设计偷走了典韦的双铁戟,那是威力很大的武器,再派兵偷袭曹操营帐,典韦虽然没有了双戟,仍然杀死敌人三十多个才被射死,曹操得以逃脱。在逃跑过程中,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被杀,但曹操后来却专门祭奠典韦,哭着说我损失了大儿子和侄子,都不感到很深的悲痛,就是哭典韦啊!所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第十六回)后面还写曹操回到许都,怀念典韦,给典韦立了祠庙祭祀,还收养典韦的儿子,封为中郎(第十七回)。


许褚号称“虎痴”,典韦死后成了曹操的贴身保镖。他曾“裸衣斗马超”,并在马超几乎要捉住曹操时“独奋神威”而救了曹操,都是著名的段子(第五十八、五十九回)。


写关羽一度投降曹操而终不忘刘备,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对“知遇之感”的精彩展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小说一开头就突出描写的,义结金兰,情深意重。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关羽被曹操大军包围,在张辽说合下,答应暂时归顺曹操,但提出三个条件,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一旦得知刘备消息,就要离开曹操去找刘备。曹操对这一条感到为难,对张辽说那么我要了关羽有什么用?这一条不能答应。所谓:“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张辽说丞相没有听说过豫让“众人”“国士”的说法吗?刘备就是对待关羽恩厚,丞相将来用更厚的恩来笼络关羽,还用发愁关羽不回心转意吗?原文是:“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云长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之不服也?”


曹操因此在关羽归顺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金银,送美女,而关羽始终不忘要重归刘备。曹操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关羽一再拜谢,曹操说我送你那么多财宝,你不拜谢,怎么送一匹马就这样,是不是轻人重马?关羽说因为赤兔马日行千里,将来知道了刘备消息,就可以很快见到。曹操听了感到既后悔又佩服。后来关羽终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而回到刘备那边。但也因为曹操待自己恩厚,后来曹操赤壁兵败,华容道遇关羽伏兵,曹操求情,关羽终于甘冒军令而放走了曹操。关羽因此被推崇为“义气千秋”,死后成神。关羽和刘备、曹操的故事立体地表现了“知遇之感”的神韵。


顺便说一下,云长的“长”其实应该读“成长”的“长”而不是“长短”的“长”,字云长,名羽,云长风积羽翼才能高飞,意义相连,如庄子《逍遥游》中所写的大鹏鸟一样。不过从《三国志演义》里有关诗句的平仄声调看,那时已经读“长短”的“长”了,约定俗成,也不算错。


义气千秋关云长,知遇万岁放光芒。


2.东吴一方的“知遇之感”


东吴一方,“知遇之感”的故事也不少。比较早的有太史慈,他和孙策“不打不成相识”(毛宗岗评点),有专门的“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第十五回),后来擒获了太史慈,孙策“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就是亲自给太史慈解开捆绑的绳索,并把自己身上的锦绣袍子脱下来给太史慈披上。太史慈感动,就投降了孙策。后来《水浒传》中宋江对被擒获的朝廷战将经常这样作秀,是不是向孙策学的?太史慈刚投降了孙策,就去收拾散去的兵卒,众人怀疑太史慈不回来了,而孙策坚信太史慈是“信义之士,必不背我”。太史慈按期归来,“众皆服策之知人”。“知人”就是两个人的“知遇之感”。


孙权和诸葛瑾相知的故事也很感人。第八十二回写关羽死后,刘备大举攻吴,大兵压境,诸葛瑾作为东吴的使者,去见刘备劝和。孙权手下的谋士张昭对孙权说,诸葛瑾见刘备那边势力大,一定是以劝和做借口,“背吴入蜀”,这一去就不回来了。张昭这样猜疑,有一个前提,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和丞相。但孙权却对张昭说,我和诸葛瑾,“有生死不易之盟”,我不会怀疑他,他也一定不会背弃我。当年赤壁大战时,我想让诸葛瑾劝诸葛亮留下来,诸葛瑾回答说,我弟弟已经跟从刘备,义无二心,我弟弟不会留在东吴,就像我不会背弃东吴去投奔刘备。说话之间,诸葛瑾就回来了,张昭则“满面羞惭而退”。


东吴方面“知遇之感”表现得最动人的,是周瑜。孙策死时对接班的弟弟孙权说“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第二十九回),周瑜和孙策、孙权两任主君,都互相“知遇”。第二十九回周瑜对孙权说:“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这在赤壁大战中表现得最生动。是周瑜坚定了孙权抗敌曹操的决心,而孙权对周瑜完全信任,授予全权指挥赤壁大战,保住了东吴鼎立三分的江山。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面对曹营说客蒋干,周瑜有一段表白,可以说把“知遇之感”表达得很充分。他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就是说我遇到了孙权这样能知遇的领导,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亲戚关系——周瑜和孙策分别娶了小乔和大乔,是连襟,领导对我非常信任,言听计从,共同承担风险,一起享受成功。人生有了这样的机遇,就是古代那些最厉害的说客苏秦、张仪等人来游说我,哪怕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哪里能够打动得了我呢!周瑜还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知遇之感”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审美,一种意境。此外,写孙权和鲁肃、吕蒙、陆逊、周泰等,无不贯穿着“知遇之感”的精神。

风流雅调说周瑜,赤壁大战显知遇。

 

再看刘备一方的“知遇”故事


1.桃园结义


刘备与“五虎将”,都演绎了“知遇”故事,虽然也有描写篇幅的多少和程度上的不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开篇第一回就大书特书的。所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义结金兰”的盟誓,从此成了江湖社会的样板语言。毛宗岗评批说:“千古盟书,第一奇语。”结盟在“花开正盛”的“桃园”进行,大好春光衬托青年英杰,桃花如火,青春如火,友情如火,十分动人。同时,桃园结义有意突出了政治目标的一致:“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就比曹操一方和东吴一方多了“政治正确”的光辉,这自然是《三国志演义》的“倾向性”。


这以后,对刘、关、张之间的生死之交,反复渲染,如前面讲过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以及关羽和张飞的古城会,特别是关羽和张飞之死,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而大举伐吴,等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情节,大家都耳熟能详。当然,大多是文学渲染,历史真实要复杂得多,那是另一回事。


2.赵云和刘备


虽然历史上赵云受到了刘备父子的不公平待遇,在五虎将中地位最低,但小说却虚构了不少刘备和赵云的“知遇”情节。第七回赵云出场时是公孙瓒的部将,但一见刘备,就写二人互相欣赏,描写“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而赵云也有弃公孙瓒归刘备的心思。不久,第二十八回,赵云就正式投奔刘备,赵云说自己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没有一个如刘备能让自己倾心,“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这是典型的“知遇之感”的情景。


此后赵云长坂坡大战,截江夺阿斗,演绎了许多不顾生死相报“知遇”的感人故事。直到最后刘备在永安宫去世前,除了托孤于诸葛亮,还对赵云说自己与赵云“患难之中,相从到今”,嘱托他尽心辅助刘禅,而赵云哭着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3.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和诸葛亮的“知遇”,那更是全书用了十二分气力予以表现的。首先,是用徐庶作引子,徐庶就是衬托诸葛亮出场的一个序曲。在刘备危难之际,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引下,徐庶化名单福,投奔刘备麾下,出谋划策,杀了曹操手下的吕旷、吕翔,又打败了大将曹仁,神机妙算,布阵排兵,俨然就是一个小诸葛亮。刘备在水镜先生家中听到徐庶与水镜的隔壁夜谈,水镜说徐庶“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王佐之才”就是能给帝王当主要辅佐的人才,也就是军师、丞相一类,正是后来诸葛亮的角色。“择人而事”就是要选对领导,实现“知遇”。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天下奇才是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并不是徐庶,文章写得迷离恍惚,引人入胜,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秘密武器”吧。


后来曹操制作了徐庶母亲的假书信,骗走了徐庶,刘备与徐庶分手时特别描写刘备说要砍光眼前的树林,因为树林遮挡了遥望徐庶的视线,这个故事成了典故,正是表现“知遇之感”多么珍贵。当然,“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六回),徐庶又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才最终离去,所谓:“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后面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也是《三国志演义》中最优美的一段。这一段吸引人,主要是故事表现出的境界,既有道教和佛教出世的风流潇洒,又有儒家主臣双向选择的难能可贵。在“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作为有才能的士人,在没有遇到合适的“英主”时,只能隐居以等待机会。但要在众多的“有志图王者”当中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是很不容易的,有点像赌博,看错了,跟错了,赌输了,可能血本无归,甚至搭上性命。《三国志演义》中这方面的故事也不少,后面再讲。“知遇之感”弥足珍贵,这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选择和“遇”是双向的,臣选择主,主也选择臣,“真命天子”要“遇”到自己的“股肱之臣”和“谋主”而且能“知”,而收为自己的辅弼,彼此信任,建功立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刘备三访诸葛亮的故事,把千百年以来反复上演的“知遇”的内涵和外延都丰富到极致也单纯到极致,这样一个人生主题、历史课题、情商命题、智商话题,被凝聚成一个魅力永存的审美“终极版”,这就是《三国志演义》作为“文学经典”的体现。


刘备二访诸葛亮时,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唱给刘备听的那首歌就是一个审美的表达:“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凤凰比喻士人,梧桐比喻英主,也就是战国时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三国志演义》中也几次提到这两句话,如第十四回满宠说服徐晃归顺曹操时就这样说。没有真正“知遇”时,宁可隐居等待。“躬耕陇亩”“寄傲琴书”后来都作为成语使用。后面诸葛亮一生的奋斗,都是报答刘备“知遇之感”的艺术体现。许多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用举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死五丈原,没有能实现功成身退,但也把“知遇之感”的悲剧美表现到了极致。


“知遇之感”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中被呈现得如此完美,感动了多少代的中国读书人。当然诸葛亮的事迹和形象早就被美化流传,诗词歌赋,咏叹不绝。最有名的是杜甫的诗,佳句很多,千古传诵。“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三国志演义》的描写,更把“知遇之感”通过诸葛亮的故事推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峰。毛宗岗有一段对诸葛亮的评点十分精彩,说诸葛亮“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六出祁山,七擒八阵,木牛流马,鬼神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管、乐”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和燕国的乐毅,管仲能治理国家,乐毅能领兵打仗,诸葛亮曾自比管、乐,是自许文武全才。“伊、吕”指商朝的宰相伊尹和周朝的宰相吕尚,吕尚就是姜子牙。毛宗岗精彩地概括了诸葛亮体现“儒道互补”和“知遇之感”所能达到的艺术表现的高度。


儒道互补诸葛亮,如鱼得水创辉煌。


作 者:梁归智,辽宁师大文学院教授,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元曲研究和传统诗词创作方面成绩显著。作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红学研究影响广泛。已出版学术文化著作《石头记探佚》《神仙意境》《箫剑集》等。


编 辑:张勇耀 mzxszyy@126.com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