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春韵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四(6)班 姚闵严 指导老师:胡晓芳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到处是春的气息,春的足迹。我建议大家去平湖城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春天别有一番滋味。春天去那里游玩,定叫你流连忘返。不信,跟我来! 我们从唐平湖的西门出发,走过一顶石拱桥,便看到一座皇家花园般的建筑,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曹俊艺术馆”。艺术馆外异石林立,让我们好好体验一番凌乱的美。再配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更有一番苏州园林的味道。沿路的两边各种梅花竞相开放,有的刚吐出花苞,像小姑娘般娇气;有的含苞欲放,想向别人绽放自己的美;有的露出一丝粉红,已迫不及待想展现自己;还有的绽开了花瓣,正如登台的舞者,舞姿曼妙。 穿过艺术馆向东走,你会看到一块硕大的石头,名曰“他山石”。顺着石头向湖中心望去,一座“八角亭”贮立于湖中,那就是唐平湖的“湖心亭”,远远望去宛如一仙子立于湖心。四周湖水荡漾,微风吹过泛起粼粼波光,真是美不盛收。 再往东走就来到“平湖朝晖”大广场,广场边上几株长满花苞的玉兰花映入眼帘。它毛茸茸的,从远处看是青色,走近看是黄绿色,这似青非青,似绿非绿,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顺着道路继续前行,我们便来到了小唐平湖。湖边的草坪上,小草从褐色的泥土里探出了翠绿的脑袋,呼吸新鲜空气。远远望去,褐色的泥土,枯黄的老草,翠绿的新草,交织出一条黑、黄、绿的地毯。河边的柳树爆出了许多绿油油的“V”型嫩叶,顺着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令我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优美诗句。 唐平湖最美要数夏荷,但如今的荷塘一片寂静,沉睡的荷仙子要为夏的到来梳妆打扮。待到六月我们再相聚,一起领略唐平湖的韵味。 《青少年日记》崔雅丽编辑点评: 植物的生长最能看出一个季节的特点,小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花的含苞待放,草地与柳树发出新芽等这些春天的特点来表现平湖春韵,文章语气活泼,语言文字优美,层次清晰,通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别有一番春的滋味的平湖花卷。
水中王国探秘 海南省海口市国科园实验学校 四(1)班 赵秋语 指导老师:伊萍 今天上午,妈妈、弟弟和我在小区里散步,我们走到一条水沟前,我们和水里的鱼、螺蛳的故事便拉开了序幕,开启了我对水中王国的探秘之旅。 这是一座漂亮的小木桥,它下面是我们小区里唯一一个干净却不流动的水源,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它的左边种着这不仅能挡住垃圾,而且还能净化水质的芦苇丛。左前方则是干涸的河床,以前在那里面的水娃娃大概都跑到天上玩游戏去了,这就围成了一个独立的水中王国。 在这个独立的王国里,有一群小鱼和螺蛳。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那些螺蛳有的一动不动,有的在缓慢爬行。其中有一只最大的螺蛳,妈妈称它为螺蛳爷爷,因为它的触角都好长好长了。它居然还会恶作剧,它爬的时候把一只比它小一点的螺蛳推下了大石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也一不小心摔了下去,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都死了,正要无可奈何地站起来时,它们又一前一后地爬上了石头,原来螺蛳不怕摔呀。 这个小小的水中王国为什么会有螺蛳?那些螺蛳为什么喜欢躲到阴凉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我回到了家。我在手机上查资料,原来螺蛳喜欢在凉风习习的天气觅食。所以有句俗话说:”太阳下山,螺蛳摆摊。” 这就是我的发现,一个关于水中王国的小发现。 《童话世界》陈敏捷编辑点评: 生活中,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处处皆有文章,小作者就是在小区的水沟前地仔细观察,才有了这样一篇精彩的文字。既写出了故事,又掌握了知识,两全其美!
美丽的湾美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四(10)班 黄恺希 指导老师:王清忠 在我的家乡安溪,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绿树成荫的凤山公园;人声鼎沸的龙津公园;色香四溢的茶都广场……而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湾美。 湾美的植物品种可多了!春天,桃花开了,有的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迎春花开了,似乎在欢迎春天的到来。夏天石榴花红彤彤的,就像一把火,在夏日中燃烧着。秋天紫色的木槿,红色的芙蓉,白色的月季,黄色的菊花聚在一起,在秋日中玩捉迷藏。冬天,水仙花与人们在寒风中野炊,梅花在枝头上挂着,像一个个玫红色的小灯笼。 周末,是去湾美的好时间。到了那里看到:小朋友们在玩耍,放风筝、吹泡泡、捉迷藏……有的人在野餐;有的人在聊天;有的在骑自行车……当你走在上面的水泥路上,感觉可好了!旁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小草绿油油的,草里夹着五彩斑斓的小花,就像一条绿毯铺在水边。圆潭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们随着有柔美的音乐打太极。瞧一个小朋友在放他的老鹰风筝呢!他牵着线飞奔起来,“老鹰”越飞越高,他高兴地蹦了起来。 走在沿着河的石板路上向对岸大龙湖眺望着。大龙湖的中央有一艘大船在淘沙,更远一点,只见大龙湖旁边的沙地上有人坐在上面钓鱼,那个人钓了一大桶鱼,看样子是大丰收啊!看到对岸,人们在木栈道上观赏风景,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骑自行车溜达,也有的在遛猫遛狗。远处的风光太美了,令我向往不已。 啊!湾美,我爱你的风景,爱你的热闹,爱你的一切。 《童话世界》陈敏捷编辑点评: 四季的湾美,周末的湾美,在小作者的眼里,湾美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作者笔下,湾美被描绘得如诗如画,令读者也喜欢上了美丽的湾美!
我家乡的樱桃树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四(1)班 肖雅倩 指导老师:姜艳 我生长在美丽的大山乡村崂山北宅。北宅是樱桃的故乡,因此,北宅多了一个“樱桃之乡”的美誉。不例外,我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樱桃树。 每年开春的时候,樱桃树就会开出洁白无瑕的花,我站在阳台向一片又一片的樱桃花望去,仿佛自己就处在花海里。花香在身边飘来飘去,沁香迷人。成群结队的蜜蜂辛勤地忙碌于花丛间,既给樱桃树传播了花粉又酿造了人们喜欢喝的蜂蜜。放学的时候,我走在乡间的路上远远望去,山上连绵起伏的花海仿佛给大山披上了一条雪白的棉被。我爱家乡的樱桃树。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一年,我惊奇地发现:樱桃树是先开花,后发芽,再长叶子的。咦?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像大石头压在我的心里。 我带着好奇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找到了《植物大百科》这本书。这才发现,原来樱桃通常在3月份开花。一方面花朵比叶的要耐寒一些,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养分,樱桃结果比一般果树早,所以出现了先开花后发芽结果的现象。 哦!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人们都称樱桃为“北方春果第一枝”了。 诺爸点评: 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但是又不同寻常。雅倩小朋友从家乡聊到了樱桃树,简单介绍了樱桃树的花,然后话锋一转,一次偶然的发现变成了惊奇的种子,在阅读中释然。这是一种“刨根问底”的求知精神、科学精神,对中年级孩子而言,实为榜样。加油!
迷人的“亚洲第一坝”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镇西斋小学 四(3)班 王金雨 指导老师:侯芳 我的家乡风光优美,著名的洈水旅游风景名胜区镶嵌其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晶莹夺目。洈水水库的大坝全长9868米,雄伟壮观,被誉为“亚洲第一坝”,是众多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洈水大坝是一条人工土坝,是上一个世纪50年代家乡人民为抵抗洪水泛滥而修建的。几十年来,它默默地守护着家乡的安宁和幸福,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不仅美丽,而且也是家乡人民勤劳勇敢的见证。 远看大坝就像一条巨龙,环绕着洈水水库。水库里的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深得让你难以想象;水又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水下青褐色的石头 ,可以看见沉积在岸边的沙粒和轻轻摇曳的一条条水草。捧一口水喝到嘴里,甘甜可口,甜滋滋、凉丝丝的。洈水水库也是鱼、虾、蟹……的乐园,辛勤的渔民每天清晨撒下渔网,到了晚上,便可收获许多活蹦乱跳的鱼虾。 春天,大坝是孩子们放飞梦想的天空。孩子们带着形态各异的风筝来到这绿毯似的大坝上疯跑、嬉戏。威武的老鹰、斑斓的蝴蝶,迷人的“哆啦A梦”……在天空中飞舞。五彩缤纷的风筝、孩子们快乐的叫声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大人们也会禁不住停下匆匆的脚步,带着微笑静静地观赏。 夏天悄悄走来,这里又成了人们休闲游乐的场所。夕阳西下,草地上游人如织。穿着休闲服的人们轻松地散步;穿着运动衣的小伙子、姑娘们正在跑步,步伐矫健;孩子们呢,正在草地上和小狗一起打滚哩……微风夹杂着水雾迎面吹来,拂去了人们一天的疲惫。这时,水库的一边,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浴场。人们在水中尽情地游来游去,到处都是水花,到处都是人影, 欢乐的笑声在水面上回荡。 秋天,大坝展现给你的是一幅丰收的图画。大坝脚下一片片金色的稻田里,稻浪翻滚,微风送来一阵阵谷子的清香,让你也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黄澄澄的桔子你挤我碰,像小灯笼闪着亮光,像小星星眨着眼睛,正等着要你去采摘呢! 冬天,这里会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正像诗句中所说的那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下雪啦,大坝上白雪皑皑,如同一夜间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空旷的大坝上一片寂静,显得安宁而祥和。碧绿的湖水宝石一般静静地安卧在那里,没有了帆影,也没有了波浪。湖中的小岛,岸边的树林,高高矮矮的房子全都笼罩在白雪之中,让你感觉就像走进了一篇童话。 这就是我的家乡迷人的洈水大坝。欢迎你来观光、游玩。 湖北张新老师点评: 家乡处处有美景,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景区,也该有众多的景点,而作者仅仅抓住大坝这个景点来表现家乡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是一种巧妙的构思,站在这个角度,作者就获得写作的优势地位:可以从容地选取最好的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主题。作者正是这样做的:开篇点题,表明家乡的大坝是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结尾总结全文,以“这就是我的家乡迷人的洈水大坝”一句来照应开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正文部分,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大坝的历史成因和概貌轮廓,接着以四季为序描写它的美景,精心选择的材料,含着真挚的深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令人不禁为之赞叹。中年段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习作,可谓基础扎实,前景可望。好孩子,加油!
家乡的山 云南省会泽县马武小学 四年级 李锦玥 指导老师:王凤 家乡的山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没有香山那样的红叶,但它却有着不同风格的美。 家乡的山,像爸爸那宽大的肩膀,保卫着家乡。家乡的山像妈妈那温柔的手,托着小树苗们快乐的成长。我最喜欢到我家乡的山上去放牧。 春天,小草从地里探出脑袋,小树苗发芽。家乡的山就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新的,还穿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裳呢! 夏天,树郁郁葱葱、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股泥土清香扑鼻而来。家乡的山就像一个小女孩、穿着深绿色的衣裳裙。她正快乐的笑呢!我兴高采烈地跑去放羊,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是个小牧民。手拿着羊鞭多自豪,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心里喜在心……” 秋天,瓜果飘香、树叶飘落下来。正在飘落的树叶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虽然树叶落光了,但有几十棵松树还在绿着、好似在那黄色的裙子上增添了几点新的颜色。 冬天,雪花像白披风一样,给家乡的山披上了白毛毯。看到这种景观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这位诗人如同我一样,看到了这种景观,就写下了这首诗。 我家乡的山,美丽吗?您想来吗?让我为您当导游。 诺爸点评: 小作者借家乡的山,赞美家乡,表达对家乡的喜爱,这是一种乡情,更是一种大爱。值得肯定!其次,作为中年级的孩子,有条理地叙述家乡山的四季,也是一种写作思路。最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丰富烂漫的想象,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的方法,还联想歌曲和诗句,这样能把文章写得很有灵气。
唐代金窟“探宝”记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小学 四(5)班 邹卓航 指导老师:赵文芬 出发喽,出发喽!七月十三日,我们在唐代金窟“探险”。 走进唐代金窟,好像天暗了下来,我们所有人觉得天昏地暗。 大概走了十来分钟,眼前的视野内没有了狭窄的通道,出现的是一个巨大、昏暗的“广场”。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这里的“洞”十分多。所谓的“洞”,就是烧爆炕,就是在目标下方做一个灶,然后放上易爆物并点燃,最后再泼上冷水形成的。那么这样大的洞窟都是爆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古代人民多么坚持不懈啊! 再向内走,一个个烧爆坑和一根根木桩,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形成的啊!等等,木桩?干嘛的?起初我认为是起到支撑作用的,但是我错了,它的真正作用是攀爬!而且几根木桩怎能支撑那么重、坚硬的石头啊! 跟着队伍,随着灯光,一阵光缓缓地走进我的眼睛。啊!自由了!重见光明了!这时,导游说我们刚走的是排烟道。因为烧爆灶爆好会有烟嘛! 古代人的智慧与汗水变成了美好的今天。唐朝金窟,我下一次来还会来“相约”! 诺爸点评: 冒险,寻宝,是孩子的天性。随着天性去游历,去写作,能真实地表达,能自然地流露,这对中年级孩子而言,不做作,很重要。“探宝”的经历,卓航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读者跟随着你的脚步,也仿佛身临其境般游览了一番,还了解有关“烧爆炕”的一些知识。从游历想到背后付出的人们,这个思维方式值得同龄人学习。若能就题目中的“唐代”和“金窟”作一些补充说明,会更好! ——上述文章选自此平台出版的《立地小书橱》一书 你能看到此文,缘于他人的无私分享。 儿童立场 教师视野 扬起风帆 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是一个专注儿童作文的公众平台 |
|